第一百二十四章 卑劣和高尚是会各自聚拢的(2 / 2)

加入书签

两三口将面吃完后,王丁继续拿起书,他为自己的儿子所追求的目标感到自豪,但同时也感到担忧。虽没有完全理解,但是从这一星半点就能看出这是一条布满了荆棘的道路,要想走到终点,路上毕将会伏尸百万。

王丁现在做得就是要尽快搞清楚这群人到底想要谋求什么,将会带来多大的威力。

清晨鸡鸣,大门打开,王丁在王夫人的陪同下朝门外走去。今天还是像往常一样,带着人继续去查收粮食。

王夫人站在门口忧心忡忡地看着远去的丈夫。

昨天王丁一晚都没有回来睡,她本以为这个木头脑袋真得在书房睡了一夜,可结果一大早她去看时,只见书桌上油灯干枯,而他整个人则借着朦胧的光线,痴迷地看着那,连她靠近都没察觉。

那时王丁是亢奋,只有真正用心读过,才能感受到这的魔力,随着不断深入的,王丁心中越发笃定这才是他想要见到的国家,也越笃定会有越来越多人为此前仆后继地死去。

“依法治国,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王丁当时兴奋地喊道,眼神中充满了少年时的激情。在那一刻王夫人仿佛看到十几年前的那个朝气蓬勃,令她倾慕的少年。

“我倒要看看那几本就多大的魔力,竟然能让阿丁有那么大的变化。”王夫人转身朝着书房走去。

王丁带着几十名账房先生穿过闹市区,来到他今天准备查得宁家,此时宁家家主站在门口仿佛早已等候王丁多时,王丁上前抱拳打招呼道:“本府,一路查来,还是第一次有这么隆重的排场,宁兄真是客气了。”

王丁的招呼换来只是宁家家主不屑的眼神,:“王大人,你还不配我亲自出门相迎。”

“哦,那不知道有谁能让宁兄如此劳驾专门出来相迎?”王丁不卑不亢地问道。

“自然是长公主殿下!”宁家家主颇为得意地仰起头。

王丁脸上的笑意一闪而过,然后说道:“既然宁兄还有事,那本府就不再耽误你事了,请问宁家安排了谁带本府等人前去查收检验粮食?”

王丁的话给了宁家家主当头一棒,之前的嚣张得意顿时消失得一干二净,他不乐意地对着身后大喊道:“老狗,带他们去查,给我盯紧点,要是少了一点,第一个没饭吃得就是你。”

“明白,老爷。”叫老狗的三十来岁仆人应道。

老狗领着王丁向府内走去,同时,李明曦则骑着胖达招摇地朝这走来,至于盗有道则钻入了宇文炎的书房,毕竟今天李明曦中午不回来了,所以要早点去蹭饭的地方候着。

李明曦从胖达的身上下来,对着宁家家主抱拳道:“宁家主,冒然来访,还请恕罪。”

“长公主何出此言,您能来府上,是我扶蓬荜生辉啊!”宁家家主奉承道。

“这次我来,是想找宁夫人了解一下沧西的婚嫁习俗,毕竟”李明曦对着宁家家主羞涩一笑。

“明白,明白,公主有心了。”宁家家主毫无防备地选择了相信,做出请的动作,“那请公主随我来,在下早已备好了茶水招待公主。”

“有劳,宁家主了。”李明曦回道。

走进府中,李明曦转头看向远去的王丁一伙人,疑惑地向宁家主问道:“贵府上还有其他客人吗?”

宁家主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他们是王丁王府主和他的一帮手下,这次专门来收一个月后献给公主伴手礼的。”

“宁家主,这件事,我以后那位公公肯定会补偿你们的。”李明曦善解人意地说道。

宁家主受宠若惊,急忙摆手说道:“哪里的话,只是一点粮食罢了,能为王爷和公主打倒朱玉、救出陛下作出贡献,这点粮食算什么。”如果脸上的心疼表情能再少点的话,李明曦有可能就信了。

李明曦强忍着上涌的恶心,笑道:“多谢,宁家主理解。如果人人都像宁家主一样忠心的话,又岂能让朱玉那等奸臣夺权。”

“公主过奖了,请!”宁家主继续带着李明曦向府内走去。

王丁在转角之处余光瞄向李明曦和宁家主,嘴角扬起不屑的笑容,暗骂道“蠢货,宁家迟早完蛋。”

宁家主显然忘记了李明曦除了是长公主殿下这一个身份外,还是一位反叛军的领导者,这样的人怎会在宁家家主面前表现得如此谦卑。

如果有原因那只有一个,她有所求,而她想干嘛?只要用脑子想想就知道了,她是想通过接触这些人引起宇文炎对他们的猜疑达到分裂他们的目的。

只是没想到,旗开得胜,第一个就是个笨蛋。

“前方就是粮仓,按照规矩,请王府主更衣。”领路老狗转身走向一旁,用戏谑的语气解释道:“家主为了防备我们这些下人私藏粮食,定下了一个规矩,那就是任何进粮仓的人,都只能穿这样的裤子进去,家主自己也不例外。”说着,他拿起笼子里泛黄的短裤向他们展示着:这是一件宽松到一个裤脚就能当裙子的短裤。

老狗当然知道王丁是绝对不可能穿上这个的,他只是想恶心恶心他替自家老爷出一口恶气,但是他怎么敢。

当他正视王丁的时候,他立马慌了。

王丁用看死人一样的眼神看着他,低声说道:“你可知连宁城都不敢这么跟本府开这玩笑。我可立马按照藐视官员之罪将你就地格杀,可知?”

砰!!

“大人,饶命,小的有眼无珠。”说着,怒扇起自己的脸。

“滚回去,接下来的路不用你带了。”王丁朝着粮仓大步走去,而身后跟随他而来的人则纷纷不屑地冲他吐着口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