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强母弱的家庭,养不出幸福的孩子(2 / 2)

加入书签

席慕容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p>

一个怯弱的母亲,无法为孩子撑下一片晴空,亦不能供给一间暖房。</p>

有一则旧闻,想想就心痛。</p>

16岁的少女杨瑞立,父亲长期家暴,母亲遭到毒打后,总是会妥协于父亲的威胁和保证。</p>

后来,重男轻女的父亲把拳头伸向女儿,无数次家暴让杨瑞立心灰意冷,她离家出走了。</p>

她恨透了母亲的妥协和原谅,冲母亲大吼:“你太愚蠢,太无能了,你保护不了我!”</p>

是的,这个软弱的母亲,最终没能保护好女儿。</p>

她被打怕了,明知丈夫会打女儿,还是躲在娘家,让女儿独自回家帮弟弟拿课本。</p>

这一次,她再也没能等回女儿。</p>

得知丈夫残忍杀害女儿后,她痛心疾首:“我再也不会原谅他了······”</p>

可是,如果她能早一点儿觉悟,早一点儿反抗,何至于让女儿送命?</p>

我们常表白孩子:你是盔甲,亦是软肋!</p>

盔甲是指孩子给了我们对抗生活的勇气,软肋是说孩子是不可触碰的底线。</p>

可一味妥协退让的母亲,无法为孩子托底,甚至会把孩子拖进泥潭,推向深渊。</p>

母弱则子空,内无主心骨,外无支撑点。</p>

软弱的母亲,就如同一块松软的豆腐,立于孩子背后,托不起压不得,还一碰就碎。</p>

被看见,是孩子幸福的开始</p>

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书中写到:</p>

看见,是真正的爱。</p>

可在父强母弱的家庭里,往往会有一个不被看见的孩子。</p>

他在强势的父亲面前得不到温暖,亦在软弱的母亲那里,找不到依托。</p>

知乎上看过一个故事。</p>

父亲非常强势,在家说一不二,对母亲没有包容度,每天找茬吵架。刚开始挑剔母亲,后来挑剔我,不能反抗,不能顶嘴,要不然他就会摔东西或者打我。</p>

母亲从来都是旁观者,并不会维护我,甚至把气撒在我身上。过得不开心,又没地方发泄,一度想自杀。</p>

“他们谁都看不见我,我还不如当一个孤儿。”</p>

武志红说:生命力如果被看见,才是最好的生命力,才能有创造又向上。但如果生命力没被看见,那将衍生出来愤怒等负面情绪。</p>

被父母看见的孩子,内心知足幸福;不被看见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找安全感。</p>

</p>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看见”?</p>

我想,《真爱的发生》这首诗给出了最好的答案。</p>

当你只注意孩子的行为,你没有看见他;</p>

当你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你开始看他;</p>

当你关心孩子意图后面的需要和感受,你看见他了;</p>

透过你的心看见另一颗心,生命与生命相遇了,爱就发生了。</p>

看见,才是爱的前提;看见,才是爱的开始;看见,才有幸福的可能。</p>

如果把家庭比作三脚架,那么一条腿站不住,两条腿立不稳,只有各就各位,势均力敌,家庭才能坚若磐石,美满幸福。</p>

好的家庭关系,应该是父慈母爱,孩子被充分看见。</p>

父亲有威严而不是耍威风,母亲知柔软而不是真软弱,孩子苦乐悲喜,都能被看见,亦能有所依有所托。</p>

父爱应如山,刚中藏点柔;母爱应似水,柔中带点刚。</p>

如此,孩子这棵幼苗才能在山一样厚重、水一样灵动的爱的氛围里,长成一棵参天大树。</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