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零章 八府巡按带来的启示(2 / 2)
王伦也不急,给足了两人消化的时间,等他们都抬起头来时,王伦才道:“这几项算是我山寨日后简化的军法纲领,至于各项细节和惩处条例,我已经请林教头、徐教师两位先撰写一份现行的大宋禁军军法,准备借其为底稿,届时便由两位和闻先生、萧大官人以及朱军师三位共同商讨,最终定个章法出来,还望两位孔目多多提出自己的宝贵见解!”
裴宣和孙定闻言都道:“我俩也没其他本事,既然哥哥这般看重小弟,日后定当尽心竭力,以报哥哥厚恩!”
王伦笑着点点头,又道:“自我山寨挂起替天行道的大旗以来,这水泊周边几县的风气明显好了许多,虽没到路不拾遗的程度,起码也是夜不闭户的光景。只是除却济、郓二州。其他州县却有些鞭长莫及。如今我欲仿悬壶济世的旧例,日后在山寨义诊时,旁边另设一公堂,但有百姓身负冤情,自发前来告状,我梁山便受理他的案子,若查实案情,定要给受冤之人一个交待!这事还要两位多辛劳一些,具体怎么操作,还请二位商量出个可行之法。十日后便付诸实施,如何?”
裴宣闻言又是一阵唏嘘,良久方才拱手道:“朝廷不明,百姓有冤情而不得伸,每每寄托于身边父母官中出个青天,只是这天底下哪里去找那般多的爱民之官?”说到这里裴宣颇有感触的叹了口气,继而又道:“我山寨有此义举,真真当得起替天行道这四个字!如此积德行善之美事,小弟怎敢怠慢?回去这就细化完善军法。以及完善此事细节!”
王伦闻言只觉裴宣说到点子上了,百姓渴望青天的心理千年不衰,这也是为什么后世文艺作品中从上面下来的钦差大臣和八府巡按之类的官员多是正面形象了,因为受众需要这么一个形象。因为他们在身边找不出这样的形象。便是因为百姓的这种需要,促使王伦有了今日的举动。
等裴宣说完,孙定也是在一旁附议。今日王伦给他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顿时对此人的印象又转变了不少,从前只把他当恩人一般感激。哪知经过这一晚的谈话,潜移默化间,已是在心底暗暗将此人往主公的形象上靠了。
常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百姓仗义执言而得罪知府的裴宣,对于王伦此举,看到的是替天行道主张正义;更看到了一位志同道合值得一生追随的哥哥。
在东京官场厮混多年的孙定,却是因此看出了王伦的志向,这位死里逃生的孙佛儿此时也没甚么可害怕的了,拿这残生陪着救命恩人“疯”一回,只当报恩罢。
而为山寨钱粮操碎了心的杜迁,却是看到了仓满囤流的美妙“钱”景,只见他此时满脸是笑,暗喜道:“我这京东路其他州县欺压良善者定是不少,哪知才闲了三月,如今哥哥一回来,俺们山寨看来又要忙碌起来了!妙也!”
“既然如此,我便叫朱贵兄弟在各州县把消息散播出去,十日后准时开堂受理冤情!”王伦开言道。
“哥哥,假若千里之外的百姓过来喊冤,就算他真负有冤情,山寨难道便出一营兵来千里奔袭,对被告之人进行惩戒?”这次上千人从江州回济州,一路上是蒋敬管钱,只见那银钱如流水一般的从他手上花出去,只把黄门山历年的积蓄花了个精光,蒋敬此时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但凡需要山寨出兵之事,都直接报到三位军师处,由他们具体分析处置,即便真有鞭长莫及之时,也要据实告知鸣冤者,给他们一个说法,来换取大家的理解。我想,百姓们是不会那般苛刻并强人所难的。如果真有冤情大过天者,山寨又一时解决不了,还有一个办法,那便是请他留下来,我山寨此时做不到,不代表彼时做不到!待山寨力所能及时,便是他沉冤得雪之日!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只要人不死,账便不消!当然,这得看鸣冤者自己的意愿!”
此时王伦全盘托出此事实施的细节,只听他言语中没有丝毫停顿,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得到的结果。
蒋敬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心中仿佛被人打开一扇窗户似得,顿时敞亮无比。到底是大寨风范呐!看来若不是入伙梁山,自己先前的黄门山若想达到今日梁山的气象,只怕再有十年也是于事无补。只见蒋敬望着同样是落第书生的王伦,满脸感喟。
梁山元老杜迁笑嘻嘻的坐在一旁也不插话,此时他心中欢喜还来不及,哪里会出言质疑王伦?此时他只觉王伦总有些惊人之举,乍然闻之还真有些匪夷所思,但是最终的效果往往出人意料。当初前去西溪村时,自己和宋万对哥哥每户分发十石粮食还满肚子不乐意,哪知一年之后,这山寨便由当初的千人小寨一跃而成人口过了五万的巨寨,真是造化弄人呐。
想今日之盛景哪里是当初的自己能预见的?哥哥结好两州的百姓便有如今的成就,若是凭借这替百姓出头的义举,到时候叫整个京东的民众都感激哥哥的恩德,那种前景……真不敢想象!
一想到未来那种可能性,尝过甜头的杜迁顿时陷入遐思之中。(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