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2 / 2)

加入书签

到了第二天,除了皇帝与惠妃之外,就只请了岐王李范、宰相张九龄、裴光庭、中书令张说、工部尚书李适之等朝中的股肱重臣。

仪式一开始,在得到皇帝同意之后,由梨园弟子李鹤年穿戏服扮皇帝代行礼节,随着李瑛不断的发号施令,当今圣上的道教皇帝头衔慢慢就要充实起来。

一切都进行的井井有条,包括司马承祯在内的高道们都穿上了法衣,对皇帝的加冕礼行祝福仪式。只见一个个道人都身穿白色八卦乾坤道袍,烟雾缭绕中,恍惚如神仙出世一般。

罗公远、张果、叶法善、吴筠、司马承祯等五位高道,犹如走马灯一般围着皇帝转了几圈,然后各自吟唱一段经文。

最后的仪式在众道人拜伏在地上恭请道君皇帝君临天下的姿势中结束,整个仪式中,皇帝的形象都被高大化了,看得李隆基是喜不自胜。李瑛将在前世看的话剧之类的表现手法全都用在这个仪式上面,突出了皇帝的高、大、全的形象,使整个仪式看得既皇家气派又形象鲜明。

全部结束之后,李瑛问皇帝:“父皇,惠妃娘娘,你们看儿臣设计的这场登基典礼的仪式怎么样?”

皇帝欣然说道:“不错!皇儿呀,你太让父皇高兴了,办得不错,也不枉父皇这么多年对你的疼爱。”

“一切皆是仰仗父皇的栽培,儿臣岂敢贪天之功!”李瑛自己谦虚一下又顺带捧了皇帝一把,把皇帝乐得是直说:“好!好!好!不骄不躁!有人君之气质。”

武惠妃虽然很嫉妒李瑛的成果,但是碍于皇帝就在身边,也不好表露的那么明显,只好也谄媚的说:“陛下,你看太子殿下虽然年纪尚幼,但是英气勃勃,颇有当年陛下的影子!”

“那是当然,朕的儿子嘛!还会差到哪去?”皇帝笑呵呵地说道。

李瑛微笑地看着面前地两人,一切都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退了下去。

四月初八日,宜祭祀、沐浴、修葺。

皇帝在群臣的注视和群道的典礼中,正式加冕为道君皇帝,加冕成功之后,钟鼓之声大作,王维亲自指挥宫廷的梨园弟子们演奏起了宫廷燕乐来为皇帝助兴。

在众梨园弟子敲击钟鼓时,王维却取出一支洞萧吹了起来,让众人惊奇地是,钟鼓的声音中夹杂着几声尖锐的箫笛之声,因为节奏拿捏的准,不但没有打乱钟鼓的声音,反而与钟鼓之声巧妙的溶合到一起,让人听得心旷神怡,犹如天籁之音一般。

自此之后,王维在皇帝面前的表现机会越来越多,并时常随皇帝在梨园表演,有时更是与皇帝互相交流乐理,由于棋逢对手,皇帝时常在谱曲创作上与王维相较量,这样关心政事的时间自然就要少一些。

在王维的巧妙暗示下,皇帝也渐渐将一些事情的决定权力移交给了李瑛,这样以便于他有更多的时间投身自己的音乐事业。而李瑛,则渐渐通过这段时间来扩充自己的实力,将朝中的大部分中立派和少壮派都笼络到了自己的麾下。

忙完皇帝的加冕仪式后,李瑛手头上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准备今年的科举考试了,在召集了诸位考官之后,李瑛便征询了众人的意见,准备考试的命题方向和评判标准等等。

忙活了几天之后,令天下士子们翘首期待的春闱终于到来了,国子监被当做是今年的考场,共计容纳考生一千二百名。本来这场地是够大的,谁知今年人才鼎盛,共有近三千人报名,不得已,沿着国子监的墙根儿拉了一围的布幔做为临时的考点,晚来的士子们只能在室外答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