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两军对垒(2 / 2)

加入书签

犹豫了好几天,柳昭钧正准备化妆成行脚商人到富宁城去打探消息,前方的探子传来消息,大唐的军队已经开拨,约有近十万人,杀奔安德州方向而来。

柳昭钧大惊,虽然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但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安德州多是山地,土地贫瘠,人民生活不是很富裕,人口也不是太多,合全州境内,可能也就是不足十万人。能够作战的男子大概也就是三万人左右,但是由于以前的形势并不危急,加之地势险要,所以安德州正常的守卫只在一万二千人左右,其他的人力都投入到生产建设上去了。

这一万多人,若是应付梅叔鸾的部队或者是小股的流匪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唐军,纵然是守城,柳昭钧也没有必胜的信心。

没办法,都走到一步了,也只好硬着头皮上阵吧。

安德州的州治设在那坡,与富宁一样,那坡城也是矮墙小城,其城防难度与雄城不可同日而语,在李瑛眼里顶多算是个军事要塞而已。

好在城北有片大空地,正好适合三军列阵,李瑛大手一挥,左中右三军依势而出,在离那坡城约有两里地的地方停了下来。一队队士兵将在富宁城造好的各种攻城器械往前运送,准备攻城。

站在那坡城矮小的城上,柳昭钧极目望去,只见一只只攻城怪兽被推了出来。有攻城车、云楼、冲车、巨木、投石车,等等,那是什么?!柳昭钧瞪大了双眼,他竟然看到了床弩。

也许热兵器时代床弩算不上什么,但是在冷兵器时代,它是真正的器械王者。床弩说白了就是个大型的弩箭,但是它的机括更巧妙,能够发射到大约一千步以外的地方仍有杀伤力,要知道,当时最强的手弩不过三百步的射程,纵使是天生神力的射手,最多也只能有五百步的射程,而且它们之间的杀伤力不可相比较,床弩多应用在守城和攻城当中,相当于后世的大炮作用一般。

天哪!唐军然有十台床弩,柳昭钧哭的心都有了,就是宋平那样安南最大的城池也经不起十台床弩的折磨,更不要说自己所处的这个小城了。不用再犹豫了,柳昭钧一咬牙,决意归降,纵使自己身陷L+,也愿让那坡城遭受灭顶之灾。

例来式交战,两军对垒的,便有骂阵一说。李>这边也是先礼后兵,先派了几个嗓门大的,上前去喊起话来,高声强调李瑛的减免三年钱粮和只要他们弃械投降,大唐既往不咎的宽大政策。

城内的柳昭钧听到消息,神色一动,便要开城门,与唐军谈判。他的参军叶如海,是他的私塾先生,与柳昭钧情谊甚深,直比父子,他是赞成柳昭钧归降大唐的,毕竟读书人心中,还有些天地君亲师的概念。

但是城门守将杨慕羽就不同意,他是个主战派,是柳昭钧的幼时好友,不喜读书,只愿舞刀弄枪。他的意思是,投靠谁不如自己干,什么梅叔鸾、大唐朝廷,哪个我也不稀罕,老子自己单干。谁也不理,有能耐手底下见真章。人多怎么了,人多要是肯定赢的话大家还打什么仗呀,直接两边列队点人数不就结了嘛!他自认熟读兵法,羡慕曾经“万人敌”的项羽,所以改名杨慕羽。

柳昭钧斥责他道:“笑话!你以为大唐军队那么不堪一击吗?咱们只有一万二千人,怎么与近十万之敌对抗。若是坚城倒也行,就这土垛子一般的城防,经得起人家攻城器械一轮的折腾吗?你自己想逞英雄不要紧,可别连累了全城的百姓!”

杨慕羽低头不语,沉思半晌,说道:“柳城主,你既然已经决定了,那你就出去谈吧!不过千万不要走太远,若是有什么不妙的情况,我还能救你回来。”

“放心吧!我省得了,唐军也不是妖魔怪兽,他们不是那么不讲理的。

若是他们一心要攻城,也不会现在还在喊话了。”柳昭钧微笑着拍了拍杨慕羽的肩膀。

柳昭钧命人打开城门,杨慕羽牵来一匹全身雪白的骏马,交到柳昭钧手中,眼中充满了关切之情,柳昭钧接过马缰,对着杨慕羽点头示意一下,翻身上马,从那坡城缓缓而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