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灭倭之策(2 / 2)

加入书签

“孔子云: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同样,倭人不灭,安东则永世不平。”敬月如此言一出,则马上震惊在座诸人,不说周围的明月、诃莫佳、敬昭民,就连一向怪异的李瑛都被敬月如这大胆的言论震惊了。

这是个女人的想法还是疯子的想法,还是一个疯女人的想法,李瑛惊讶地想道,不过李瑛也不得不承认,敬月如的提议很正确,如果按照评分标准来看,这个答案应该是满分。

倭人从来就是朝鲜半岛动乱的根源,李瑛从后世的史书中得知,从隋朝起,倭人就妄想登陆,只不过大唐的海军勇猛,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让他们死心了而已。不过在明朝时期,倭人的入侵达到了一个高峰,东南沿海,处处倭寇做乱,把偌大的东南海疆闹得是鸡犬不宁,丰臣秀吉更是狂妄的颁布了迁都北京的政令。在同清政府的甲午海战之后,倭人终于找到了他们入侵大陆的契机,并引发了世界大战。而它每次入侵大陆的跳板,都在高丽一带。

这样一个民族,它的骨子里就是欺软怕硬,当你的拳头比它硬时,你说的话就是真理。但是一旦你有所松懈,它就会毫不犹豫地将你击倒。

“敬姑娘”明月先说话了,在她看来,这样实在是有些太疯狂了,倭国虽然在岛上蜗居,但是毕竟那也是一个国家呀,怎么能说灭就灭掉呢?“倭人虽然残暴,但是其中也必然有许多老弱妇孺,敬姑娘这样将人一棍子打死,是不是有些太武断了?”

“明月姑娘,奴家所说的灭倭,并不是要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从世界上抹杀,而是不断的同化和分化他们,让他们变成我们一样的唐朝人,那样,就和抹杀他们一样,但是手段却要和平得多。”敬月如说道,虽然她没有说明详细的手段,但是李瑛闻弦歌而知雅意,当时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果然是好提议,一针见血”李瑛肯定道:“本王到时会向皇帝进言,将倭人愿意投靠我大唐者在漠北草原为他们划定一块居住地,作为他们的牧场。倭国多山少田,又多地震、台风,实在不是很适合人类居住,再加上成为大唐子民的诱惑,这样我们就能吸引很多倭人前来。通过大唐对他们的文化教育、宗教指引、经济渗透,相信他们久而久之,便会变成真正的大唐子民。这是其一,其二,对于在岛上的大名,我们要将他们一一分化,让他们之间互相征战,消耗他们的实力,最后一举而定之,完成对倭国的占领。将当地的原住民全部改学习我大唐文化,再派大唐的军队在此处驻扎,让当地成为我大唐的后备力量。”

李瑛有些话没说,这些是明矾上的,其实大唐还是会从中得利的。倭国虽然多地震,但是当地金银产量相当丰富,当时的产量可能比大唐的还要多,并且好多都是露天矿,只要有很简单的条件就能开采,这对于提高大唐的综合实力无疑是很大的帮助。

近年来,由于贸易的兴盛,铜钱的使用量开始增大,有些大宗的贸易,铜钱已经不能够满足需要了,虽然人们可以用金银或者珠宝之类的财物充当货款,但是毕竟还是不太方便,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政府虽然禁止民意私铸铜器,但是铜钱还是不够使用,反而使得瓷器的制造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倒是让人始料未及的。

当然如果能够取得倭国的银矿,那么李瑛将会说服皇帝,在全国开始以银本位货币来替代铜本位货币,这样将会使贸易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可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打下倭国,而打下倭国,则非需要强大的水军部队不可。倭国孤悬于海上,其中虽然路途不远,但是天威难测。李瑛知道后世的蒙古人曾想东征倭国,只是三次皆遇上大风浪,故一直未能成行。

现在大唐的水军虽然实力不弱,那也只是相对而言,现在的船只并没有比太宗时厉害多少,基本还是当时的技术。这显然不能满足东征倭国的需要。

“听说安南人善于造船,本王想问一下,你们知道安南哪位造船大师最有名?”李瑛问敬月如等人道。

“不敢当大师之名,奴家这厢有礼了”敬月如一阵行礼,把个李瑛楞住了,居然是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