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寂寞辽祖陵(2 / 2)

加入书签

这里曾经是耶律阿保机家族的发祥地,这里见证过契丹民族由部落而强为国家,从盛及一时到整个民族销声匿迹的全过程。

我的目光顺着莽莽山林向前望去,越过虎踞龙盘的险要谷口,升向苍茫的天空。我想,当年,一个从小就寄人篱下受尽了磨难的少年,也一定多次长久地面对着这片苍茫的天空沉思,并在沉思中渐渐长大,终于,他想明白了,想明白了人在与大自然抗争的同时,还要与同类争斗,想明白了要想不被人欺辱该怎么做,整个家族要不被人欺辱该怎么做,整个部落要不被人欺辱该怎么做,整个民族要不被人欺辱该怎么做,于是,他长长舒了口气,跃上了战马,拉圆了弓箭,渐渐由啜里只变成了大名鼎鼎的耶律阿保机。在征战中他了解到,在南面有一大块肥沃的土地,那里的人民将植物的种子撒在土地里,就可收获到供人果腹的粮食;那里的人们使用着一种叫文字的特殊符号,那是社会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于是,他兴奋了,将手中的战刀指向了那里,将那里的居民虏来,让他们将中原的文明尽快带给还处于奴隶社会的契丹民族。就这样,他开辟出了史无前例的民族大融合国家。他不甘心使用其他民族的文字,在他的大力支持和推广下,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字——契丹文诞生了。但他也并没有屏弃其他民族的文字,辽国是历史上惟一一个使用两种文字发布政文的国家,就连我们现在看到的墓志铭石碑,也同样是用两种文字刻出来的。他大胆起用汉人,所推行的“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制度,很轻易地让我们联想到现在的“一国两制”。

然而,就在他雄心勃勃大展伟业的时候,却倒下了,倒在了征途中。他不是倒在了对手的刀下,而是夸于人人都无法避免的疾病。在与人的争斗中,他是强者,是胜利者;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他败了,含着满腔的未果心愿,离开了他及不愿意离开的人世。

是我脚下的这座山将这位大英雄拥入了自己的怀抱。史载:“太祖陵凿山为殿,曰明殿。”由此可知,他并不像其他帝王那样被深埋在地下,而是长眠在一个人工开凿的洞窟里。他已安安静静地在这里度过了千年之久。

这位帝王是荣幸的,他活着的时候喜欢这里,将这里视为秋猎场,死后亦能在他喜欢的地方埋骨。

然而,这里已空余一片寂寞的树林,已没有他喜欢猎杀的虎狼麋鹿了,他一定很寂寞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