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刘豫不是好人(1 / 2)
最新网址: 第132章 刘豫不是好人
孙成财和时迁一起猫在一个漆黑的木桶里,在汴水河道中载沉载浮,顺流就出了汴京。一路上又是高兴,又是互相抱怨,又是担心被人察觉,又是各种难受不舒服。
宽敞厚实的潜艇都要让后世官兵不愿入住呢,何况这个时代里粗制滥造的大木桶?能给你一条活命的机会就该知足了,又去哪儿找舒服的日子去?
本来这事完成的很顺溜,孙成财与时迁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内宫,时迁更是宝刀未老,泥鳅一样翻转到藏宝阁中。心中还要感慨,这附近的守御,当真十分空虚。
“越是危险的地方,往往越安全”,这种“灯下黑”的说法出自状元郎安公子。当时曾经雷倒了一大片人。但在后来的模拟观察中才发现,这简直就是至理名言也。
那么反过来也就是说,“越是安全的地方,漏洞也就越多。”时迁和孙成财都是这句心得的实践高手。朱仝对白虎山村的安全打造,也在时刻注意这些漏洞的产生。
只是这次却是时迁忍不住手痒,拿到太祖皇帝“大宋受命之宝”后,他居然忍不住贪婪心发作,又去偷了太上皇的《大唐十八学士图》?!
可是外面的郭京,却只是按照约定给出的时间,一点都没敢含糊。时迁潜出时就遇到了麻烦,两个内侍刚刚巡夜到此地。
好在只是内侍,不是班直卫,否则时迁的一条老命就要交代进来。如今也只是把两个内侍的小命交代在此处,然后他就匆匆入水。赶紧跑路吧,汴京一刻都不敢停留呢。
宫中很快发现了两个内侍的尸体,这都尸骨未寒呢,说明贼人刚刚下手不久。可是明明没有见到外人进出啊?那就一定是内贼做的事情!
这下子,内宫里瞬间大乱起来,因为谁也不知道究竟谁才是内贼?仔细检索宫中财货后,发现丢失了两枚传国玉玺,一卷太上皇佳作。
自此就彻底打破了此前伪装起来的汴京平静,郭药师身亡的故事,也开始到处疯狂传播出去。无论汴京内外、河东河北、关陕蜀中,还是京东、金国,全都忙碌警备起来。
李似炬以命换命斩杀郭药师,让刘舜仁再也无法保持含糊暧昧。郭大帅死了,那么汴京城里最有权势的人,就只剩下官家赵桓了。
自己既然允了官家,那就要把忠臣良将的身份做全了。当晚,刘舜仁就接手汴京宵禁之事,然后毫不迟疑地逮捕了郭药师的家人。
郭安国、郭安邦都是因父成事的年轻人,遇到这等意外故事,哪里还有什么主见?赵桓倒是不敢一下子就要把人家灭门,因为眼下的局势,那是能缓一点,就要缓一点的。
不但徐处仁继续上位太宰,甚至张帮昌都没有被赶去琼州,而是留在汴京“优待老臣”。耿南仲加中书侍郎,诸金紫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这算平反摘帽子了。
李棁知开封府尹,唐恪加兵部尚书。他们都是赵桓昔日旧臣,此前一直留在汴京,如今局势紧张,所以抓来顶缸,也是理所当然的举动。
比较意外的是沉寂许久的沈晦出任参知政事、同知枢密事。秦桧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官家的谋主不是耿南仲,而是沈晦啊?
沈晦原本是官家做太子时网罗到的俊杰人物,原本想要扶他做状元的。结果那一年安兆铭异军突起,轻松拿走状元名号,留给沈晦一地鸡毛。
宣和六年的科举排名诡异,因为上殿谢君的不是此前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三人,而是加了二甲之首“传胪”四人。甚至若非朱倬打算去海州做事,沈晦连榜眼都拿不到手。
此后的沈晦就老成很多,官家登基以后,沈晦出使过几次,陆续升集英殿修撰,知信州,中书舍人,一步步不显眼地爬了上来。
到了金兵南下时,沈晦知镇江府,两浙西路安抚使。当时意思,不过用他分两浙东路钱伯言的势力而已。但是沈晦却依然惦记河北、汴京局势,行前上言:
“藩帅之西兵可用也,可招入武涉、阳武、卫州、封丘、白马五城守汴京。若敌至,五城各出步兵守黄河关隘,使敌难自渡也。
若女真必渡,则我以五城之军合击,彼女真人虽善战,亦不能一日破诸城也。若女真围五城,则其兵分势弱,使五城各据坚城,两河之兵可衔尾而邀之,女真人安敢深入哉?”
只是当时负责河北的是宗泽,守卫汴京的是李纲,枢密使是吴敏。在这些元老忠臣眼里,沈晦的分量还远远不够看的。
特别沈晦出使金国时,很大概率行了“庭参之礼”,这就更加让人轻视。再估摸沈晦这次去东南,也大概率是要和钱伯言别苗头?
那么此后东南财货的供应,恐怕会就有不少麻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