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朝堂议事,物资出发(1 / 2)
次日朝会,太子监国之下,文武百官商议前线之事。</p>
朝堂之上,一位位饱学之士旁征博引,朝议的氛围相当热烈。</p>
几位重臣虽然昨天在私下议论起来,都是一副昌平即将沦陷,大明绝难抵御等态度,但是在早朝上,表现出来的却都是为皇上的大胜而无比愉悦激动。</p>
为皇上这场大胜歌功颂德的有之,侧面烘托彰表功绩的有之,总之氛围是相当融洽欢快。</p>
“老臣以为,陛下此战之胜,必能大大震慑闯贼!得皇上如此,大明幸矣!”</p>
“陛下此胜,应当传令天下,广而告之,必能震慑不臣维稳国情!”</p>
......</p>
太子监国,听着这些对自己父皇的溢赞,也是相当愉悦,毕竟若是崇祯挡不住闯贼,那坐镇京师的他也必然难保。</p>
不过,见半个时辰下来,朝臣们仍然在说着这些溢美之词,正事儿半点不讨论,不由得主动开口。</p>
“诸位所言甚是,不过,当前前线战况紧急,父皇在捷报中的要求众卿家不妨商议如何达成?”</p>
崇祯的诉求,归总来说其实也就两点,守城物资和四十万两现银。</p>
如果国库充足,那甚至都不需要太多商议,户部尚书商讨一下数量金额就可以直接安排运输了。</p>
但若是国库充足,又怎么可能此前代州守关总兵周遇吉那般抵抗的时候,不为他提供足够的物资和军粮?</p>
事实上,崇祯此行带去的兵马,已经把整个京畿地区能挤出来的兵力都榨干了,守城物资甚至不少都是从周围城池城防上硬调集过来的。</p>
故而,前线所需的物资,才需要在朝议上好好讨论,看看如何再想办法凑出一些,运给皇上。</p>
“太子所言甚是。不过,当下若是不理清陛下之损耗,摸清实际所需,一味挖空其他城池,若是闯贼遣一偏师从他路进攻,皇上一人不能守两地,岂不是坏了大事了?”</p>
首辅上前应奏。</p>
虽然崇祯挡住了李自成的部队,但是进犯京师显然不止有昌平这一条路线,只不过其他路线所需的时间更多,而且不好攻打。</p>
太子听了这话,自然只能应是。</p>
所谓理清情况,在这些积年老臣的口中,自然可虚可实,几番套话一过,话题很自然就又落回到了称赞皇帝的路子上。</p>
其间太子数次试图掌控朝政,但是全都被轻易应付。</p>
十多岁,而且还只是监国的身份,太子朱慈烺想强行压制都不行。</p>
称赞完陛下的战绩之后,文武百官又在首辅的引导之下,讨论起了当今形势下应该如何防守。</p>
“陛下凭借小小昌平城,硬生生将数万闯军主力拖延在原地,当真是用兵如神。不过,昌平毕竟只是一介小城,只凭一座小小昌平,怕是难以守到最后啊。”</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