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章 水道惊魂(1 / 2)
“我怀疑有人监视。”张本福看着身后关上的石门,连自己不相信的话,都说出口。
“你觉得这里会有监控摄像头?”李炳光苦笑道。
“不然它怎么会自动关上。”张本福不理解的地方在于,当他们从那个布满机关的走廊走出来以后,石门就是自动感应,在身后关上了。就如同他们初入地宫时那样。
“然后你会觉得有人通过监视器,看到我们走过,马上就把门关上?”李炳光说。
“我是这么认为。”张本福走到石门前,用力拍了两下。结实的回馈感让他知道,年前这堵石门,非人可以推动。
“别看电影太多了,好吧。如果真这样,里面也不会有什么皇帝罗盘,要特么被人拿走了,”李炳光说,“谁会费这么大的劲在这里面拉光缆,就为了控制这堵门?”
不止是李炳光,就连沈燕也觉得张本福的话过于科幻。
“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沈燕终止了这种毫无意义的讨论,他们要做的是,休息片刻,继续赶路。他们到地宫里,可不是为了查证是否有人在里面操控,而是为了黄帝罗盘。
李炳光走到另一条路的出口,那里的石门同样被关上。先前李炳光是认定,石门的开关是被触发了,但就两边都关上的情况来看,不管他们走的是哪一边,石门都会关上。
休息片刻,又吃了点东西,便继续赶路。路上,张本福不断地观察四周,目的是为了找出他心里面的人工痕迹,企图找到自己认为有人在监视他们的证明。
在过道里,灯具是挂在墙壁上,走出过道以后,灯具从壁挂式换成了落地式。那些石制的灯柱看上去非常漂亮,做工精细。
李炳光不禁想起那些装饰公司,这么一根石柱,得卖多少钱,而且做工还未必有这些古代的能工巧匠厉害。
可惜的是,由于洞穴里面湿气大,石柱或多或少的都长了苔藓,斑驳陆离。
过道变得宽敞起来,从原来的三人并肩行走略显窄小,最后变成一条双车道般。而且其仍旧是经过修整,李炳光深感这些古代人的在做过道时的用心。
从刚才离开紧闭的石门,一行人向前走了约摸十分钟,便听到前方不远处,传来的水声,让张本福有些发慌。他希望前面只是一天河流,或者是边上岩石,从外面流进来的河流。
他不希望眼前的地方,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水塘,或者说是一天宽敞的水渠,里面水流湍急。
很多时候,越不想见到的东西,它就越容易出现。李炳光对比同样深有体会,拿打的来说便是如此。在迫切需求的时候,走了两条街口,也看不到一辆的士。而在完全不需要的时候,却总能遇到,甚至觉得满大街都是的士。
现在面前的景象正是如此,一行三人,没有人愿意有湖泊或者水塘,甚至说,连水他们也不想见到。
眼前是的局面呈下坡状,但有阶梯,而在阶梯第三级开始,底下便全部是水淹的地方。
而水紧贴着天花板,显然,他们要下水的话,必须憋死一段时间,直到前方有露头的地方可以换气。李炳光蹲下来,拿着手电仔细观察,发现水有流动,只是因为光线不足,不能马上看得出来。
“我们只能游过去了。”李炳光看着深不见的水面。
“游过去?没搞错吧!”张本福本能地向后退了两步,他在害怕,不仅是因为水底黑暗无比,让人浮想联翩。在刚才水渠那里,他还简单那个恐怖的东西,万一它在水下,他也许就活不过今天了。
“怎么,你不会游泳?还是不会憋气?”李炳光笑着问他,其实他知道张本福害怕的是什么。
“我会,不可能不会,”张本福说,“没在这么黑的水下游过,我会看不见东西,游错方向。”
“这电筒是防水的,我们开着它前进。”沈燕说。
“就这么说定了。”李炳光说着,开始收拾东西。他把背包里的东西取出来,选了几样轻便的带在身上。
沈燕对比也清楚,背着背包下水,会对前进速度造成很大的影响。搞不好还会被水下的东西缠住。
但她的背包里,很大一部分都是食物,如果全扔掉,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于是,他们就坐在水渠旁,又吃了一些,剩下的便各自带在身上。
他们把背包有序的排列在墙边,李炳光还刻意把拉链拉好。他在想如果这些背包放在这里,直到某年,有一帮考古学家来到洞穴里,会不会也把这些背包当做文物来收藏。
或者说有的专家,甚至会发表言论说,这些背包在清朝就存在,是我国的又一重大发展或者说是一大发明。
沈燕提醒他们,下水前要热身,要不很容易抽筋,尤其是这种不了解水下情况的时候,热身是更加有必要。
“你确定可以一口气游过去吗?”张本福还是不放心。
“水是流动的,不仅可以省力,还可以帮我们主推一把。”李炳光边做热身边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