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龙凤镯缘】 第十一章:入魔(1)【第二更】(2 / 2)

加入书签

王琳博闻强记,无论是什么人,只要被他见过一面,日后见到,都会记得。</p>

他当年在荆湘之时,手下将官众多。</p>

在他亲览众将的时候,无一人叫错名字,可见其记忆力是何等的惊人。</p>

这个和士开本是西域徙至河北的胡人后裔。</p>

和士开的父亲名叫和安,在东魏官至中书舍人。</p>

和安是一个很善于观察和曲谄的人,从一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他的心计。</p>

东魏孝静帝曾在夜里和大臣们聚会讨论问题,命和安去看一下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p>

众所周知,北斗之柄所指方向代表着皇位。</p>

当时高欢专制朝廷,有自己称帝之意,和安深谙这一点,因此,他故意回答说,他不识北斗星。</p>

很明显,他这是在阿谀高欢。</p>

果然,高欢听说这件事之后,就认为和安是个难得的人才,任命他为黄门侍郎,后来又升他为仪州刺史。</p>

和士开秉承家风,善于逢迎阿谀,比起他的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p>

他年幼时就聪明伶俐,反应机敏,同年龄的孩子都比不过他。</p>

和士开少年时被送到了西域老家,十余年后,回到了邺城,投靠高欢的第九子高湛。</p>

</p>

天保元年,高湛被封为长广王,和士开为高湛的开府行参军。</p>

高湛特别喜好一种名叫握槊的游戏,和士开对此非常擅长,这是他得以被任用的主要原因。</p>

再加上他生性乖巧,善于谄媚,又弹得一手好胡琵琶,因此日益受到高湛的亲宠。</p>

他曾暗地里奉承高湛,赞其不是天人,而是天帝。</p>

高湛表面上诚惶诚恐,实际上却是高兴之极。</p>

趁着左右没有第三人,高湛回答和士开说,他也不是世人,而是世神。</p>

俩人相伴甚久,兴味逐渐相投,到了最后,高湛竟觉得一日不可少了和士开。</p>

北齐文宣帝高洋觉察到和士开这个人太轻薄,不想让高湛与他关系过于密切,因而责怪和士开狎戏过度,把他流放到马城。</p>

王琳是在一次宴饮中,通过高湛的介绍,认识了这位和士开。</p>

王琳本是军伍出身,对于一些靠着献媚谋生的小人,颇为瞧不起,可是碍于高湛的面子,他对和士开并没有给予冷遇。</p>

不过,他对和士开可也没有多少印象。</p>

因为在他心中,和士开只不过是高湛游耍的一个对象罢了,并没看出有什么特异之处。</p>

所以,对于他来说,记不记得和士开都无所谓。</p>

然而,世事就这么巧,偏偏他觉得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竟在这荒郊野外中和他相逢了。</p>

若不是他记忆力颇佳,只怕还真就想不起眼前这位是谁来着。</p>

和士开眼中流露出复杂的神色,指了指身旁拿着厚背砍山刀的大汉,对着他答道:“这是我的亲弟弟和士休,他也在大王手下谋事。我们这次来到河北濮阳,是奉了大王的口谕秘密办事的,至于办什么事,王大将军回到了邺城,不妨去问我家王爷。您也知道,像我们这些当属下的,如果擅自将大王所交代的事情透露出去,后果之惨烈是显而易见的。希望王大将军看在我家大王的面子上,不要与我们为难,此恩此情我们也绝不敢忘。”</p>

王琳心道:你们不说,难道我就不知道了吗?早就听说有些皇亲国戚私养了一批死士,紧要关头,专门负责刺杀之事。平日里便到一些纷乱是非之地,打家劫舍,聚敛财物,以供他们的主人奢侈挥霍。眼下这些人蒙头遮面,半夜三更的在此拦劫,多半是为了做那强抢苟且之事,唉!皇帝的亲叔叔尚是如此不自爱,社稷焉会长久?我终究是一个依附北齐的落拓外人,自保尚且不暇,哪里会管得了这等乱七八糟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且任由他们自处也就是了。</p>

他进而打定主意,便道:“既然是长广王交代你们行事,自有其机密之处,我也就不多问了。”</p>

说完之后,他示意拦住和士开等人的北齐铁骑,闪开一条去路,淡淡的说道:“你们有要事在身,我也就不再耽搁你们,等你们把事情办好之后,请代王琳向大王问好。”</p>

葛玦站在对面,眼睁睁的瞧着人家成了一路人,禁不住大是郁闷,心道:什么事嘛!这不是官匪一家亲了吗?</p>

于是他怪声怪气的说道:“真是世风日下,官匪相互勾结,叫我们这些老百姓可怎么活啊?”(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