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龙虎长安】 第十一章:镇纸(3)【请随手收藏】(2 / 2)

加入书签

大统初年,文帝宇文泰率军攻打弘农,委派达奚武前去刺探军情,正遇到高欢所部的九名高手。达奚武以一人之力,徒手连毙六名高手,生擒三人回营,一时间传为美谈。</p>

由于达奚武掌力雄劲,可以开碑裂石,故而素有“碎碑手”的绰号。若论武功之刚猛,北周境内能及其项背者实在是少之又少。</p>

今日,达奚武突兀出手,用的又是他的独门“碎碑手”劲力,怎能不叫杨坚为之惊呼。</p>

书案之后的杨忠似乎早就料到达奚武会有此举,眼见着镇纸飞出,竟是毫不变色,非常淡然的看着刘寄北如何应对。</p>

达奚武掷出玉虎钮镇纸之后,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他知道自己已经尽了全力,细数朝野内外能够受得住自己这份力道的人,无外乎寥寥几人而已,也不知眼前这个庄稼汉是不是真如宇文神举所说的那样厉害?如果不是,那么这一下非要了他的命不可,若真如此,可就是滥杀无辜了。</p>

然而,当达奚武看到刘寄北的应对方式后,惊骇之余,眼珠子差点没掉了下来。</p>

不只是他,就连杨忠也情不自禁的揉了揉眼睛,很不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p>

原来,就当镇纸快要飞到刘寄北面门的时候,只见刘寄北伸出大手在空中漫不经意的一抄,已是将镇纸接在了手中。随后,他握着镇纸来到了达奚武面前,淡淡的说道:“在下的牙口不好,对这头老虎一点兴趣都没有,将军还是把它收回去吧!”</p>

达奚武木然的把玉虎钮镇纸接到手中,心头惊愕万分。好在他久经战场,见惯了场面,听到刘寄北的话后,不由得长出一口气,刚想说话,岂料这口气正吹在他手中的玉虎钮镇纸上,接着,就见玉虎钮镇纸立时化作碎屑,就着那口气变成了一团粉雾。</p>

此时就连杨坚也是大受惊骇,他虽与刘寄北交往多时,但也只是在破庙里见过刘寄北出过一次手,尽管赶跑了死魔许常善,救了他一命,可是在他心目中,刘寄北的武功纵是很高,也不过是位超一流的高手而已,比起他的师傅妙月神尼还是要有一段差距的,可如今见到刘寄北露了这一手,他有些迷茫,不知道妙月神尼和刘寄北之间究竟哪一个更加高明了。</p>

达奚武有些呆傻的望着自己的掌心,喃喃自语道:“美玉化为齑粉!这怎么可能?”</p>

刘寄北默然的退回到原处,背负着双手,眼神忽然间变得深邃而幽远,淡然的望着发呆的达奚武,却是没有应答。</p>

达奚武好半天才缓过神来,他抬起头看了看刘寄北,眼神开始变得炙热,忽然转头对着杨忠哈哈大笑,杨忠也随着他一起笑了起来,这一下倒是把刘寄北和杨坚弄得糊涂起来,不知这俩人又发起了什么疯。</p>

达奚武笑罢起身,来到刘寄北面前,伸出大手一把拉住他,郑重其事地说道:“刚才达奚武鲁莽之举,实出无奈,还请刘壮士多多见谅,快和我一起坐下,让我说与你听,免得你一头雾水,不知道个所以然。”</p>

不用达奚武说,刘寄北还真就被他前倨后恭的态度弄得迷迷糊糊。刘寄北轻轻的摆脱了达奚武的大手,径直走到了达奚武所坐的交椅旁边的锦墩上坐下,也不说话,看着坐下后的达奚武,静静地等着他说下去。</p>

杨坚走到书案前,亲自倒了一杯茶递给刘寄北,微笑着说道:“达奚伯父常有惊人之举,大哥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p>

杨忠也道:“我这位义兄向来不拘小节,为人也极是爽快,刘壮士若与他交往久了,保不齐也会成为莫逆之交呢”</p>

刘寄北一边品着茶,一边听着杨氏父子替达奚武圆场的话语,待他俩说完,便放下茶杯,微微一笑,不愠不火的说道:“达奚将军声名卓著,即使我这山野之人也早有耳闻,今日一见确实直截了当,在下很有闻名不如见面之感。刚才全当一场儿戏,达奚将军似乎有话要说,在下这里正洗耳恭听。”</p>

达奚武迈开虎步,回到交椅上坐下,铜铃般的眼睛神采奕奕,盯着刘寄北说道:“刘壮士莫要拿话语敲打老夫,老夫是什么样的人自己最清楚,欺压良善的事情老夫绝对做不出来,但是为了社稷忠良,老夫纵是背上骂名,也在所不惜。”</p>

刘寄北心道:你没理由的便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如何又扯到社稷忠良上来了?且听你如何说辞。</p>

达奚武见到刘寄北没有应声,便长叹一声说道:“想必刘壮士已经知道宇文神举和王轨两位将军,已经带着人马回到了长安城外,但你知道这俩人至今一直驻扎在凤栖原而难以进城吗?”</p>

刘寄北摇了摇头,说道:“自从在下随着杨兄弟来到了他的府中,一直没离开过半步,而这些时日杨兄弟又没露面,在下又怎会知道此事?”</p>

杨忠忽然道:“这是我多有纰漏,除了犬子和伽罗的事情,又被凤栖原上的事情羁绊,一时间我倒把刘壮士给疏忽了。”</p>

刘寄北连忙说道:“杨将军事务繁忙,不知有多少大事等着你去定夺,在下乃是一个闲赋之身,如让杨将军为此牵神,那可真是罪过了。”(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