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诡谲京华】 第五章:鸣冤(5)【真心求收藏】(2 / 2)

加入书签

韩雄的确不愧是军中第一高手,一杆大枪挥洒自如,后劲无穷无尽,尽管强练也是武功卓绝,可是在韩雄厚重如山的攻势面前,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不仅鼻洼鬓角沁出汗渍,口中也显得有点气喘,宇文护看得出来,他已经是强弩之末,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了。</p>

</p>

至于蒙面人和何泉之间,倒是斗了个旗鼓相当,俩人你来我往各有守攻,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出谁会取胜,不过,对于蒙面人的心性宇文护很是清楚,此人之所以肯为自己办事,实质上是有所图谋,一旦自己陷入到了危机之中,没了可供他图取的价值,这个人定然会一走了之,正因如此,在如今这等大为不利的关头上,绝对不能单纯的指望他,否则,很可能到头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p>

在宇文护的亲信之中,尹常风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人,他虽然居住在大冢宰府,但平日里深居浅出,言语也颇少,进而和宇文护沟通的机会并不多,总是显得很神秘,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宇文护对他又是提防又是倚重。</p>

今日见他奋力迎战刘寄北,初始之时尚是占得一丝上风,可是辗转攻防之后,原先的一点优势已逐渐的失去,二人来往之间,优劣之势正在悄然的扭转。</p>

宇文护虽不是什么绝顶高手,但他身边高手如云,眼光绝对是第一流的,他看得出,一开始尹常风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势,完全是凭着出其不意的开局以及怪异的武功路数。</p>

然而,刘寄北同尹常风斗得久了,已然逐渐的适应了他的武功路数,凭着其娴熟的刀法以及强悍的内力,稳扎稳打,渐渐地搬回了先机。</p>

由于看明了尹常风和刘寄北争斗中隐藏的后续故事,宇文护清醒的知道,恐怕过不了多久,尹常风便会处于被动的局面,他自顾尚且不暇,更甭说指望他来保护自己了,所以要想渡过眼下的难关,还得靠自己事先做下的安排。</p>

宇文护心下透明,他一边应对着宇文邕和小宁子,一边悄然拿出藏在袖子里的响箭,趁着宇文邕等人不注意的机会,一下子甩向了高空,随着一声爆响,空中燃起了一捧火花。</p>

宇文邕料不到宇文护还有这么一手,微微错愕之后,顿时明白宇文护这很可能是在求救,于是再不犹豫,急疾向着小宁子使了个眼色,喝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请堂兄到殿内喝茶,太后恐怕都等得不耐烦了。”</p>

宇文邕话音还没落,猛然间就听到含仁殿顶之上“咚”的传过来一声震耳欲聋的鼓响,大吃一惊之下,连忙在羽林军的簇拥下步下殿基向殿顶瞧看,一看之下,禁不住又惊又怒。</p>

那面登闻鼓本是特殊制作,平日里安置在宫门外,有专人看守,一旦什么人有特别的冤屈,则可通过有司准许,槌鼓鸣冤。</p>

皇帝一旦听到有人叩响登闻鼓,定然召会群臣,升起朝堂,为鸣鼓之人审理冤屈。</p>

由于登闻鼓事关朝廷威严,所以制作的十分巨大,就算是没有专人看守,平常之人也是无从挪动,更不要说随身携带,简直就是不能想象的事情。</p>

然而,今天却偏偏出现了这种想象不到的情形,登闻鼓不但被人擅自拿走,而且更是像玩具一样被人随便槌打,这怎能不让宇文邕又惊又怒。</p>

宇文护看到了巨汉之后,心中大喜,暗道:此人来的倒是及时,有他在此则万事不惧了。</p>

刘寄北自从和尹常风接上手之后,便开始心无旁骛的从容应战。自从他离开嵩山,连番奇遇之下,也是接连遇到不少绝顶高手,每一次都是有惊无险的应对了过去,正是如此,现在的他已是对自己的武功很有信心。</p>

一开始的时候,面对尹常风毒辣的手段以及阴诡的武功,刘寄北很是不适应,为了先求自保,不得已采取了守势,在尹常风幻影丛丛的爪影之间,宁心静气,稳扎应对。</p>

刘寄北的“安明刀法”传自于少林奇僧慧光禅师,这套刀法讲究的是以佛门“安明神功”为根基,着意于禅的妙境,无欲无求,安明清澈,同时刀法中玄机潜藏,招式奇幻,处处料敌机先,却又不露痕迹,要领便是步快手疾,劲沉势猛,身心合一,无牵无碍。</p>

刘寄北习练这套刀法多年,早就将其中诀窍烂熟于胸,俗语说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在经过反复的推敲习练之下,他还自创出不少如“碎虚存真”这等颇具新意的刀法。尤其是在最近这一段时光中,由于体内多了两种通灵神物的精气,经由安明真气的调和下,他的身体之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心灵头脑已是步升到了一个玄之又玄的境界,不但内家真气无以匹敌,而且在刀法修为上更是灵悟非常,已然登堂入室,步入到了大家之列。(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