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猜忌(2 / 2)

加入书签

诸将你眼望我眼,都有些吃不准董卓地心思,遂不置一言。

李儒看了看董卓,拱手道:有功不赏,不足以激励三军。儒以为,罗征将军即立下如此大功,主公需当重赏,方能激励三军将士拼死杀敌。

众将见李儒开声,只好纷纷附议。

唯有牛辅李傕等少数几个统兵大将没有开声。

董卓欣然道:文优所言甚合吾意。

又商议了具体封赏的细节,才结束了军议。

待诸将退下,李儒却被留了下来。

董卓面有异色,意味深长地道:罗征此子能征善战,实乃大将之才呐

李儒立刻敏锐的捕捉到了董卓心思,心知西凉局势的突然变化,使董卓对罗征隐隐有了猜忌之心,罗征小儿初到凉州,尚未战稳脚跟,就以雷霆手段镇服羌胡各部,尽征羌胡各部之兵,又以弱势兵力,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灭掉了盘踞西凉数年之久的韩遂。

谁也不敢保证,这厮能不能再一口气灭掉马腾。

如此危险的人物,换了谁都不可能放心。

李儒心中一动,道:罗征将军能征善战,的确是大将之才。眼下韩遂即灭,凉州局势不足为虑,唯并州毫强并起,不服王化,主公何不以罗征将军出镇并州,教服王化。

董卓目露欣然,道:文优此计甚好,然凉州尚有马腾,何人可镇羌胡

李儒道:段煨将军智勇兼备,可镇羌胡。

董卓略一思忖,便断然道:善,就依文优之言。

次日早朝,百官肃立,天子临朝。

董卓当廷上奏天子,俱言凉州之事,为罗征请功。

天子龙颜大悦,大赞护羌中郎将罗征有勇有谋,为朝廷立下大功。

董卓又奏请天子,下旨加封罗征为平狄将军,增邑千户。

天子无有不允,还不等董卓说完,就不停地连点其头准其所奏。

百官皆侧目以视,面露异色。

董卓再次奏请罗征为并州刺史,出镇并州;段煨为护羌中郎将,出镇西羌。

天子一并准奏,当即拟好圣旨,加盖金印,快马送往西凉。

司徒府。

早朝结束后,王允刚刚回到府中,就将黄琬请了过来。

两人相对坐定,待仆佣奉上茶典后,王允就将所有人都挥退了出去。

黄琬品了口茶,才开声问道:不知子师相召,有何要事相商

王允沉吟道:不知子琰对早朝之事有何看法

黄琬道:子师是说,董卓奏请罗征出镇并州一事吧

王允点了点头,正是此事。

黄琬思索了一阵,道:罗征初到凉州,尚不及半年,就先后镇服羌胡各部,一举将韩遂击破,实与虎狼无异。若放之在外,无异猛虎归林,无人可制。

王允眼神一凝,深以为然道:子琰所言极是,吾也没有料到,罗征此人领兵打仗竟是如厮了得。若其肯为朝廷效力,扫平奸妄,振兴皇纲又有何难。

黄琬道:子师的意思是

王允道:吾观此人非是甘于人下之辈,今即已镇服羌胡,讨灭韩遂,刚刚在凉州站稳脚跟,必不甘再受董卓摆布,轻易交出兵权。若能结此人为外援,则吾等铲除董卓老贼的把握便大上许多,吾意谴心腹前往凉州,子琰以为如何

黄琬凛然道:此计虽妙,却恐走漏风声。

王允点点头,道:正因如此,吾才请子琰过府相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