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西海变故(2 / 2)

加入书签

什么

赵云吃了一惊,凝声道:消息是否实属

荀彧点头道:谅不致有假。

赵云蹙眉道:眼下冬季提前到来,羌人怎会在这个时候出兵

荀彧道:将军有所不知,今岁八百里羌原大罕,羌族各部秋粮颗粒无收,而冬季又提前到来,可以预料,今岁冬季比去年还要冷的多,也更漫长。羌人对气候最为敏感,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必然要多备冬粮,以确保存粮能渡过冬天。

赵云道:先生是说,羌人出兵,目的是为了劫掠粮草

荀彧点点头,道:不离十了,当是如此。

赵云默然,眼下主公不在,羌人这个时候出兵,挑的可真是时候。

荀彧脸色转为凝重,道:今主公不在前往中原,音讯皆无,金城局势危如累卵,稍有不慎便是城毁人亡的局面,若羌兵大举来犯,不知将军可有击敌之策

赵云沉吟道:有多少羌兵来犯

荀彧道:除去最大的烧当部,兵马集结的尚有哥邻羌参狼羌罕羌等部。保守估计怕是不下五万大军,大致应当在五万到六万之间。

赵云瞳孔一缩,久久不语。

荀彧喟然道:高顺将军的八千大军要镇守榆中。以拒马腾吕布两路强敌。除此之外我军眼下最多只能调动骑兵两万,步卒八千,将军也有把握退敌

赵云想了想,道:入夏击退各路来犯之兵后,为防西海羌兵再卷出重来,主公曾派人查看写谷一带查看地形,绘就地形图一幅。末将也曾仔细看过,写谷地形险要,湟水穿写谷东进。羌兵若渡湟水,唯有横穿写谷,我军或许凭此险要,以拒羌兵。

荀彧点点头。道:将军请细说之。

赵云命军卒取来军事地形图。悬挂在屏风上,指着写谷一带道:先生请看,写谷一带地形险要,从西海到临羌,只有一条大路可走,那就是横穿写谷,渡过湟水西进。我军只需在湟水南岸扎下两座营寨,牢牢扼守住湟水南岸的写谷山口。便可予羌兵以迎头痛击。

荀彧问道:背水扎营,乃兵家大忌。为何不在北岸扎营

赵云朗声道:先生问的好,湟水水量本来就不及河水,眼下正是冬季枯水季节,羌兵数倍于我军,只需从上游截断河道,便过淌过湟水。而且北岸地形较南岸宽阔,一旦没了湟水之险,势不利我军防守;南岸山口地形狭窄,我军只需据险而守,便可阻羌兵。

荀彧道:写谷虽然险要,但不过数里。羌兵数倍于我军,若分兵渡河,又当如何

赵云道:只需埋下一支伏兵,再故布疑阵,虚实并用,便可令羌兵不敢妄动

荀彧沉吟片刻,便断然道:善,就依将军之计。西海离写谷不过百余里,为防边关局势有关,将军宜速速征召大军,务必在西海羌部出兵前赶到写谷。

赵云奋然拱手道:先生放心,某理会得。

荀彧拱手为揖,起身相送。

待赵云离开,才立刻命人调运粮草辎重等一应物资。

圉县。

曹操面罩寒霜,焦躁难平。

已经半个月了,足足半个月了。

罗征就好像躲进了老鼠洞里,无踪可觅。

曹操都快将圉县城中全部掘了一遍,命大军地毡式的搜索,就连一些躲在地洞里的老鼠窝都给掘了出来,然而却依旧没有把罗征和许褚搜捕到。

两个大活人就这么消失不见,不能不让人怀疑,罗征是不是躲到了老鼠洞里。

张邈已经三次入城,表示了对罗征是否进城的置疑。

如果不是曹操亲眼所见,张邈早就撤兵了,哪还会在这里耗上半月之久。

匆匆脚步声中,曹仁大步走了进来。

曹操迎上几步,疾声问道:子孝,可否找到

曹仁摇了摇头,脸色不是很好地道:尚不曾找到。

曹操叹了口气,默然不语。

曹仁嗯了声,极为懊恼地道:罗征这匹夫究竟躲到哪里去了,我军已经将能藏人的地方翻了遍,城中尚存的百姓也被集中起来,排查了好几遍,皆不见其人。这厮藏身的本事到是不小,圉县城就这么大,这厮难道已经逃出了城外

曹操断然道:罗征必定还在城中,不可能逃出城去。

曹仁道:可是,那支劫掠各地的西凉骑兵为何半月没有出现了

曹操默然,这事的确透着蹊跷,以他的智计,也想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按理说,罗征被堵在了圉县,那支西凉骑兵早应该出现了。

然而事与愿违,西凉骑兵却迟迟没有半点消息,不能不让人心生疑惑。

张邈苦守了十五天,连西凉兵的影子也没看到,所以才耐心渐失。

曹操甚至都有些怀疑,那支劫掠各地的西凉骑兵究竟是不是罗征麾下的骑兵。若是罗征麾下的骑兵,如今罗征被堵在圉县,怎么还不前来解救。

就算不知道罗征被困的消息,也应该出来打探消息才是,怎会踪迹全无。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