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玉米终于发芽了(2 / 2)

加入书签

而且菜园子里只有百亩地,就算深挖百丈,也取不了多少土。

换土不是办法,看来还得想其他的办法。

罗征来回踱了几步,道:这样,换土终究不是办法,让本将军再想想,最好能想个万全之计出来。就算组织上万民夫,又能担多少土。

荀彧急道:主公,眼下年关将至,就算金米种的晚,四月也得下地,最多只剩下三个来月的时间了,委实拖不得啊金米能否大规模种植,事关重大,请主公三思。

罗征摆摆手道:再等上几天吧,让本将军好生想想再说

荀彧无奈,只得道:主公可千万别拖的太久,以免误了春耕。

罗征点头道:放心吧,本将军心中有数。

荀彧这才叫来家丁,再三嘱咐,务必要好生照料盆子里的玉米苗。

罗征回到府中后,当即在内院的花盆里种下了一把玉米种子,又从菜园子里取了两碗水出来,一碗水灌进了种下玉米籽的花盆,另一碗水里丢了一把玉米进去,泡了半天才种进了另外一个花盆,最后嘱咐围上来观看的妻妾们好生照料。

甘倩不解地道:夫君,听说这金米产量奇高,亩产能有六百斤,不知是真是假

罗征道:自然是真的,不过这一茬的金米收下来之后,一直无法作种。荀彧为此想遍了办法,今日终于能出苗了。不过为夫还要再试试,才能心中有数。

甘倩笑道:这金米产量如此之高,若百姓都能耕种,则天下再无饥荒矣

罗征道:想要杜绝饥荒,哪有那么容易。就算能大规模种植,为夫也只能让治下的百姓耕种。这些事情你们妇人就不要操心了,照顾好腹中孩子便是。

甘倩叹了口气,不禁为那些吃不饱肚子的百姓神伤。

然而这种事情,又岂是她一个妇人能解决的,只好答应一声。

旁边真保好奇的问道:这金米你从哪弄来的,怎的以前从未听人说过

甘倩任妍吴贞也都好奇的望着罗征,想要听个明白。

需知天下之粮,皆不出五谷。

这金米却不在五谷之内,然而却是地地道道的粮食。

不但是粮食,而且产量还高的吓人。

若真能让天下百姓耕种,又怎会还有百姓饿死。

而第一个发现这金米之人,绝对当得起功在千秋这个评价。

罗征摆摆手,道:这金米乃为夫无意中发现的,你们就不要多问了。

众妇人不敢再问,只好又问起种植金米的细节,待出苗好方便照料。

腊月二十二这天,阴云散尽,天气终于放晴了。

荀彧忙的脚不沾地,亲自到周边查看了一趟农田和河道的情况,若有淤积严重的河道则立刻组织民夫清理河床,修缮水渠,甚至还跑了一趟令居,查看水库修建情况。

岁除一过,天气就会迅速转暖。

今年的惊蛰比较早,到了二月,小麦就要种下去了。

一年之季在于春,农耕乃国之大计,半点都马虎不得。这个时候,天下各地官府的要务都要围绕春种展开,秋上能否大获丰收,春种是关键。

罗征则忙着整编军队,除保留三千旧部外,其余羌胡骑兵全部重新整编。

同时召集一众将领,亲自给手下的所有武将上了一堂现代化的军事课程。

这个年代的军事战争理论太过简单,远不及后世那般精细入微。

就比如两军交锋,一旦己方大将被斩,则会被士气造成致命的打击。

对于一支职业战征的军队来说,这种现象很不正常。

统兵将领固然军队的核心,但并不是一支军队的全部。

要知道,一场战争的胜利,是靠所有的士兵拼命流血换来的,而不是统兵大将一个人的功劳。在完善的战争体系里,就算统兵大将战死,军队也不应该崩溃。

影响绝对会有,但绝不应该兵败如山倒。

就算统兵大将战死,也应该有下级将领按照职务高低顺位临时接掌指挥权,统领军队继续作战,这才是更加完善的军事理论,才能真正养出一支打不垮的铁血之师。

现有的军队也就罢了,烤熟的饼子不好搓,没有多少可塑性。

罗征打算把这些超出这个年代的全新的军事思想应用的即将组织的新军上,培养出一批更加富有军事思想,战争思维更加灵活的底层军官,从而带出一支真正的铁血之师。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