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2 / 2)

加入书签

罗征示意贾诩入座,才道:究竟怎么回事,且仔细道来。

贾诩应了声是,事无俱细,原原本本将此次洛阳之行的经过讲了一遍。

罗征听罢后眼神就是一凝,沉声道:如此说来,此番洛阳之变,董卓逼迫天子欲效王葬之事,废帝自立,也全是因为你一手造成的了

贾诩坦然道:董卓早有不臣之心,在下只不过加了把火而已。

罗征死死的盯着贾诩,半晌不语。

这厮可真够狠的,怪不得会被称作乱国毒士。

自董卓乱京以来,大汉江山本就已经风雨飘摇,就如那剥光了的娘们,赤条条的任由飘客们蹂躏,皇权对于天下诸侯的威慑和约束力,已经降到了冰点。

这厮却还在火上浇油,根本就不顾及大汉江山已经快到了崩塌的边缘。

所作所为,简直可以说是大逆不道。

若是让荀彧知道董卓谋朝篡位乃这厮间接促成,必会与贾诩势不两立。

和贾诩这种看透世情,并无多少忠君观念的人相比,荀彧所受的教育纯粹就是儒家的那一套东西,始终心怀汉室,所以在听到董卓欲谋朝篡位时,才失当堂失态。

现在想来,这事说起来简单,实则却是凶险重重。

首先,贾诩的身份就是个巨大的隐患,一旦被李儒等人知道,贾诩已经被自己绑到了金城,后果将不堪设想。特虽是在王允等人和李儒等人之间周旋,一个疏忽就有可能被揭穿身份,纵然换了自己,也不可能做到游刃有余。

至于说动李儒劝说董卓谋朝篡位,就更是难上加难。

李儒身为董卓的首席智囊。素来智计出众,有不凡的战略眼光。

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硬是被贾诩的三寸不烂之舌给说服了。

罗征换位思考了下,若是换了自己。说服李儒的可能性还不到一半。

就在这重重暗流之下,贾诩不但成功瞒过了王允等人,而且还成功的挑唆董卓没能按耐住野心,最终决定废帝自立,而后功成身退,顺利回到了凉州。

说起来简单,然而想要做到这一切,却何其之难。

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立时就时杀头之祸。

其中涉及到的沟心斗角。随机应变,非一般人所能胜任的。

罗征目光灼热,盯着贾诩喟然道:先生大才,当世少有人及

贾诩宠辱不惊,淡然拱手道:将军过誉了。

罗征却沉声道:本将军肺腑之言,你就不要再谦虚了。本将军只问一句,文和如此祸害大汉江山,难道就无半点忠君之念,不怕身后遗臭万年吧

贾诩淡淡道:这大汉天下都快被诸侯瓜分了。天子也成了董卓傀儡,还让在下如何忠君之事。身体地肤,受之父母,只要今朝留得命在。何惜身后虚名。

罗征彻底无语,读书人没节操到这种地步,也算是一种境界了。

幸好这厮被自己绑到了凉州。否则怎也得及早除掉,以免遗祸将来。

次日一早。罗征到公署衙门时,荀彧已经在处理公务了。

主公

看到罗征进来。荀彧起身施礼。

罗征摆手道:文若不必客气,昨夜休息的可好

荀彧喟然道:国运多难,仔细想想,实是积病难医所致。若非百姓没了活路,也就不会有黄巾之乱了;若非益州牧刘焉私心作祟,上表先帝开了州牧之禁,也就不会坐大了天下诸侯,更不会有董卓乱京,归根究底,还是朝廷积病难返

罗征就有些尴尬,这坐大的诸侯里面,他也是其中之一。

荀彧想说什么,嘴皮动了动,却没有说出来,只是长长叹了口气。

罗征道:放心吧,董卓逆贼谋朝篡位,天下诸侯必然会起兵讨伐,无论如何,董卓老贼都不会有好下场的。不过,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文若也要向前看呐

荀彧默然点了点头,道:眼下积雪融化,我军万事皆备,只能出兵了。彧以为董卓为防吕布马腾也起兵勤王,必然会极力拉拢,这样一来还可将主公堵在金城。主公何不谴使邀马腾吕布出兵勤王,以试探吕布和马腾的反应。

罗征点头道:文若所言极是,此事你安排吧

荀彧答应一声,又道:若吕布马腾肯起兵勤王便罢。若不肯,还请主公速速出兵讨灭这两个逆贼,尔后出兵攻略关中,与天下诸侯共伐董贼

罗征欣然道:文若放心,一旦击破马腾和吕布,本将军即刻进兵关中。

荀彧这才露出一点笑容,道:还有一事,在下已经说服钟繇石韬二人,此二人皆为当世大才,足以胜任一州事,不知主公打算如何安排

此话当真

罗征先是一怔,继而大喜。

荀彧道:断无虚言

罗征搓了搓手,来回踱了几步,才道:这二人既为当世大才,干个郡守想必也是绰绰有余了。不过眼下本将军治下地不过两郡,民不过十余万,纵有大才,只怕也难让此二人有发挥的余地,就连助文若处理政务吧,待日后再行安排。

荀彧拱手应下,又说起了春耕的准备情况。

没说几句,又有亲兵来报,铁匠老马求见。

老马

罗征转了几个念头,不知老马见自己干什么。

不过老铁匠没事从来不找自己,既然来找肯定是有什么大事。

罗征就吩咐亲兵将老马带到偏厅,又和荀彧商议了几句,才去了偏厅见老马。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