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平定西羌(2 / 2)

加入书签

又是一年过去了。凉州治下十郡情况都不错。

各郡太守重要谋臣将领都赶到陇县,准备参加一年一度的军议。

议事厅,数十人济济一堂,气氛十分热烈。

荀彧正在讲钱粮赋税情况,今年主公治下十郡皆大获丰收,因主公裁减军队,大量的青壮卸甲归田,官府组织广开农田,兴修水利。秋上小麦和金米都大获丰收,特别是金米的大规模种植,彻底消除了主公治下人口不足,粮食难以高产的难题,除去一应开支和必要的存粮,府库中有近八十万石军粮可供调用。而种植金米的家户,官府也只收了三成的米税,平均每家农户产量所得,相当于朝廷免掉所有赋税。收入还翻了倍,可以说短短一年时间,主公治下种植金米的百姓之富裕就达到了前汉最强盛时期,真是奇迹。

罗征连连点头道:不错。形势的确喜人。

其余众文武也是听的容光焕发,现在的形势的确让人无比振奋。

能让荀彧这样中规中矩的人说是奇迹,可见现在的形势有多么好了。

在座的所有人也都知道金米的重要性。说是超越时代的一场改变也不为过。

种植麦子年成好的话,每亩地也不过产粮两百来斤。而且留种就得四十斤。而种金米产量却能达到六百斤,几乎是麦子的三倍。并且只需要十斤种子。

如此巨大的差距,也只能用奇迹来形容了。

百姓就算要上缴三成粮税,每亩地也能得粮四百余斤。而种植小麦的话,如果粮税收的稍微高点,除去留种所用,每亩地能得七八十斤粮就不错了。

每亩地产粮四百余斤,就等于收入翻了至少五倍。

如此巨大的优势,百姓只要勤劳耕作,想不富裕起来都难。

最终的结果,就是百姓富了,官府的府库也充实了。

荀彧继续道:秋粮下地后,主公治下还没有种植金米的百姓差点暴动,全都挤到官府请求发下金米种子,金米产量如此之高,百姓都不愿意再种小麦了。

罗征感慨道:百姓还真是最务实的一群人,刚种金米的时候,没人愿意种,都是官府强行推行政令。现在到好,全都抢着要种金米。不过金米产量虽高,但小麦不能丢,还是要种的,具体如何耕种,文若召集一众干吏讨论吧,本将军就不瞎指挥了

主公英明

荀彧难得地恭维了一声,又道:眼下府库中军粮充足,唯钱银略有不足,主公从中原带来的钱银虽然数以万计,但这两年供养大军和各种开销,治理凉州内政,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而主公又一再下令减免百姓赋税,所以今年府库中没有多少钱银,只够勉强维持官府日常开销和军队饷银,若实在不行,可以府库中的军粮折算钱银。

罗征道:本将军征破西羌,抢来的众多牛羊和钱粮呢

荀彧道:主公有所不知,为了鼓励百姓圈养家畜,丰富主公治下物资,主公从西羌缴获的三百余万头牛羊牲畜和钱银除供养大军和一应开支的消耗外,剩下的全都按照主公的要求发放给了百姓。现在百姓是富了,人心也安定了,官府却没有多少钱银

罗征欣然道:这个不急,只要百姓能富起来就行。民富则国强,先贤总结出来的道理还是很正确的,只要百姓富起来,官府自然不会缺少钱粮

还有一句话忍了忍没说出来,猪也要养肥了再杀,才能杀到肉不是。

荀彧点点头,道:眼下官府已经在与各地边境开设了许多粥场,无尝为各地逃难过来的是姓提供口粮,只要是愿意在凉州安家的,官府也会分给农田,发放一应口粮,口口相传之下,关中有不少百姓都举家逃来了凉州,仅开春到现在,汉阳北地安定三郡安置的流民就不下三十万,秋上征收上来的粮草大部分都用来安置流民了。

罗征问道:关中呢,局势如何了

贾诩接上答道:郭汜引军攻占了三辅地区。兵围长安,打了一年也没打下。不过徐荣也好不到哪里去。两多万大军死伤惨重,而且长安无粮。已经快守不住了。

罗征道:关中的百姓呢,还剩几何

荀彧道:关中已经快被郭汜打废了,数万西凉乱军四处劫掠,关中的百余万百姓死于兵灾的不知凡几,举家逃亡的差不多有一半,其中有七成逃来凉州,三成逃往河东汉中和弘农等地。眼下已经入深冬,关中百姓还不知道有多少要死于饥寒

罗征问道:张济呢,有什么动静

成英答道:张济分兵把守住了函谷关武关华阴等要隘。并未介入关中战事。

罗征缓缓敲着桌案,道:看来张济也就是守成一犬,不足为虑,李傕呢,那厮占据了洛阳,这一年来就没有对外扩张吗

成英道:李傕曾引军出陈留寇掠兖州,但被曹操击退了。

罗征一听曹操,立刻就问道:曹阿瞒呢,那厮可有什么动静

成英道:曹操这一年来没什么动静。一直在收拢人心,治理内政,扩充兵马,暂时并未对四邻用兵。到是袁术打下了丹阳。实力逾发强大了。

罗征哂道:袁术不过是只纸老虎,能蹦跶多久。不过说起袁术,本将军到是想起了孙坚那厮。孙坚不是去了吴郡吗。现在袁术都占了大半个扬州,孙坚那厮没动静吗

成英答道:孙坚设计击破王朗大军。平定了会稽。袁术恐孙坚坐大,欲迁孙坚为庐江太守。孙坚不从,袁术怒而举兵,却不知为何刘表突然陈兵江夏,这才逼退了袁术。

贾诩道:多半是孙坚和刘表暗中联合,欲联手抗衡袁术

罗征道:戏平不是在颍川吗,什么时候投到了孙坚帐下

荀彧苦笑道:在下接到消息时,曾谴家将前往江东,送书信予戏平,方知道乃昔日孙坚奉袁术之命前往颍川募兵时,偶遇戏平,遂邀为帐下军师。

罗征不无遗憾的道:孙坚那厮可真是好命,为何本将军运气就如此之差,亲自跑了一趟颍川,文若举荐的一众大才也只碰到了三两个

钟繇和石韬对望一眼,脸色就有些异样。

荀彧再次苦笑,看了看钟繇和石韬,嘴皮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

罗征随即反应过来,哈哈一笑道:不过能寻到元常和广元,也算是大幸。元常和广元都乃当世大才,治理二郡颇有政绩,这一年来也辛苦了,本将军此番出征西羌,带回了不少美貌的羌女,回头命人送几位美姬到二位府上,让元常和广元享尽齐人之福

钟繇和石韬脸色如常,齐拱手致谢,多谢主公

罗征正了正脸色,又问,河北呢,袁绍和公孙瓒没开战吗

成英答道:今年幽州大罕,公孙瓒治下军粮短缺,暂时无力举兵南下。

罗征忽然又想起刘备,问道:刘备呢,那厮现在在哪

主公说的是平原相刘备吧

成英看了看罗征,见罗征点头,才笑道:主公何以会记得此人,这刘备也不知从哪里弄来了汉室宗亲的身份,整日以汉室宗亲自居,不过这刘备只是一草根

忽然想起罗征也是草根出身,发觉失言连忙闭上嘴巴。

罗征脸色如常,敲着桌案道:无妨,继续说

成英这才松了口气,续道:刘备出身寒微,虽为平原相,却得不到青州士族门阀的鼎力支持,手下也只有三千部曲,根本成不了气候

罗征心说那可不一定,但却没说出来。

毕竟刘备现在确实混的不怎么样,说出来也没人信。

除了自己,又有谁会想到刘备那厮能成为乱世中笑到最后的几人之一。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