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张绣惨了(2 / 2)

加入书签

什么

张绣大惊失色道:哪里来的骑兵,有多少骑兵

小校疾声道:是高顺的骑兵,有两千骑。

张绣勃然色变。厉声道:胡说,高顺哪里来的两千骑兵

这个,小人也是不知

小校抹了把冷汗。心里实在有些不安。

张绣脸色瞬间变的极为难看,心下更是有些莫名的不安。

高顺只有两万屯田兵。怎么会忽然多出了两千骑兵,这可真是要命。

若换了平时。两千骑兵自然不足为虑,只要八千大军摆开阵型自守,区区两千骑兵又岂能奈何得了自己,然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突然出现,可就真是要命了。

苪乡,徐晃大营。

正在猛攻徐晃大营的高顺军忽然收兵,然后在徐晃的眼皮子底下迅速撤走。

所有的河东兵都松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的喘着粗气。

有小校抹着冷汗骂着娘,该死的高顺,终于撤走了。

还有那该死的张济,河东军是来帮忙的,那厮竟然躲在华阴城里,眼瞪瞪的看着高顺军猛攻己方大营,竟不出兵来救,实在不是个东西。

只要想到这点,所有河东兵心里就气的想骂娘。

然而,徐晃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远处隐隐有喊杀声传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高顺军忽然撤走,这事实在透着蹊跷。

来人,速谴斥侯前往打探

徐晃断喝一声,必须要尽快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之前大营被高顺军围住,就算躲在外面的斥侯也无法将消息传进来。否则的话,也就不至于如此被动了,在没弄清楚高顺有何意图之前,徐晃是断然不冒然追击的。

天知道这是不是高顺的奸计,想要将自己的大军诱出大营。

徐晃带兵多年,深知战场的凶险,又岂会犯下轻敌冒进的错误。

遵命

早有亲兵大声应命,迅速离去。

华阴,张济皱着眉头,焦灼地在城头上踱来踱去。

偶尔停下来往远方张望几眼,心里莫名的有种强烈的不安。

也不知道为何,自从侄子张绣领军出城后,他心里就一直有些不安。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种不安也越来越强烈。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了,还是没有消息传回。

这种情况不正常,肯定是出什么事了。

就在这时,有小校指着远方大叫一声,主公快看

张济连忙顿住脚步扭头望去,就见远方有烟尘扬起,还有骑兵冲锋的巨大声势,一支溃军正漫山遍野溃逃而来,后面还有一支骑兵撵在屁股后面追杀。

只是粗略一扫,张济就看出这支骑兵不下两千。

这是怎么回事

张济吃声道:何处来的骑兵

小校答道:主公和徐晃都没有骑兵,多半是罗征的骑兵。

张济这才反应过来。顿时大惊失色道:不好,锦荣有危险了。

小校也是脸色一变。脸色刹时凝重起来。

很快,漫山遍野狂奔而来的军卒就进入了一里之外。

离的再近些。张济已经可以看到,那溃逃的军卒可不真是自己的大军。

张济难以置信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身边一众将构脸脸相觑,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时候。

派出去的斥侯一骑都没有回来,多半是被这支忽然出现的骑兵给干掉了。

不多时,漫山遍野奔命而来的军卒冲到了城下,大叫着快开城门。

叔父,千万别千城门

城下响起一把凄成的大吼,张济急定睛一看,可不正是侄子张绣。

不过。往日英武不凡,雄姿英发的侄子此刻丢盔卸甲,简直狼狈的没法形容,甚至连战马都丢了,和溃败的军卒混在一起逃了过来,脸上满是憋屈和悲愤。

张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拼命的揉了揉眼睛,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高顺攻打徐晃大营是假。侄子中了埋伏

还有那两千骑兵是怎么回事,之前怎得半点消息都没得到。

走,随某来

张绣吼了一声,立刻带着一群败兵溃卒绕过弘农西门。奔命去了。

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打开城门。

高顺的两千骑兵就吊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追击,一旦城门打开。高顺的两千骑兵必然会趁势夺城,张济不可能会打开城门让溃军入城。张济也同样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追,休要走了张绣

高顺大喝一声。把手一挥,两千骑兵立刻绕过弘农追了下去。

随后而至的八千步卒则迅速将弘农团团围了起来,齐声高喊:打破城池,鸡犬不留。

张济气的脸色铁青,身边的一众军校和城头上的士兵们则心惊胆战。

八千大军前往袭击高顺大军,竟被杀的大败亏输,本就对士气遭成了巨大打击,眼下华阴又只剩下三千步卒,如何还能守得住城池。

不多时,高顺策马而至,驻足城下。

两千骑兵是出兵前,主公派过来听调的,高顺一直藏的很好,没有拿出来亮相,如今终于收到了奇效,就好像主公说的,好钢一定要用在好好上。

有这么一直奇兵,如果不充分的利用起来,那未免太可惜了。

如果只是步兵决战,就算能击破张绣的八千大军,张绣也尽可收拢败兵,从容退回华阴城中,然而这支骑兵的出现,却打破了张绣所有的梦想。

在骑兵的尾随追击之下,溃败的步兵根本就不可能有机会聚拢,更不可能还有机会逃进华阴城中,只能绕过华阴城继续逃命,最终的下场也只会是全军尽没。

张济何在

高顺勒住战马,扬声大喝一声。

张济铁青着脸,勉强压住怒火,扬声道:本将军在此,不知高顺将军有何指教

高顺朗声道:我家主公素来敬重将军为人,不欲与将军兵戎相见,然天下纷乱,我家主公有匡扶社稷之志,将军何不率众归降,吾主与将军曾为袍泽,必不会慢待

张济沉吟不语,实在不愿意投降。

在别人手底下卖命,哪有自己当土帝来的舒坦。

如果有得选择,张济当然不愿意投降。

可问题是,八千大军估计是完了,华阴虽然还有三千兵马,但如何能挡得住高顺的两万大军,而且就算想杀出重围去投奔李傕,估计可能性也不大。

高顺手下既有两千骑兵,想要带着大军突围实在难如登天。

就算自己能跑掉,但没有军队,自己光杆司令一个,就算跑去投靠李傕,估计下场也不会比投靠罗征好上多好,而且李傕那厮也不是什么好鸟。

就算派侄子出兵来助,也只是不想被与他有仇的罗征占了关中。张济可还记得,听说那厮率军赶到洛阳后,第一时间就杀掉了董旻,接管了董旻的三千御林军。

连董旻都敢杀掉,可见那厮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自己若是无兵无权的前往投靠,处境又能好到哪里去。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