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好消息(2 / 2)

加入书签

罗征也不在问,当下把手一挥,朗声道:来呀,速设筵席为张松大人接风。

遵命

早有亲兵领命奔了出去,迅速安排。

张松容貌丑陋,一直不为刘璋所喜,在罗征这里却受到了礼遇,贾诩荀彧法正等人无一不是人精,频频劝酒,将张松捧的心花怒放,竟是酒到杯干,喝了个酩酊大醉。

等次日酒醒,方才感慨人之不人不同,果真是天差地别。

刘璋暗弱无能,不思进取,只想守着西川称王。

罗征气量如海,虽然有些霸道无礼,但却另有一分赤诚,自有其人格魅力,难怪能得到诸多能臣干将的誓死效忠,以寒微之身打下一番基业,果真非是侥幸。

张松在心里将刘璋和罗征一对比,越发觉得刘璋无能,不值得自己卖命。

更重要的是,西川本土士族现在岌岌可危,被庞羲赵韪等东州打压的喘不过气,唯有投靠罗征,才能拿回属于西川士族的一切。

本来想尽快赶回西川,与费诗王连等人商议,看是否要迎罗征入川。

不想却又被罗征拦下,好生款待了三日,观看了长安大营军备钱粮仓廪,才在罗征率心腹文武的相送下,离长安踏上了返回西川的官道。

长安南门。

罗征目送张松远去,这才收回目光,喟然道:做了这么多功夫,也不知能成事否

贾诩道: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张松既然不惜跑一趟长安,探主公态度,就说明西川本土士族已经有了背弃刘璋之意,该做的主公已经做了,就看西川士族如何选择了。

荀彧道:这个张松能代表西川士族前来长安,定然是个有本事的人,彧观此人面貌虽然丑陋了些,且不修礼仪,放荡不羁,但才智却甚是不凡。

法正连连点头道:长史大人说的没错,这张松虽然容貌丑陋,但却极富才智,不然也不会被西川士族推选前来长安直面探询主公的态度了。西川士族能否下定决心,迎奉主公入主西川,几乎全在此人身上。若此人肯投效主公,这事就成了大半。

罗征嗯了声,问道:送的那些财货收了没

法正道:没收,这么张松不是财货能收买之辈。

罗征面露讶色,顿了顿,才道:苏则孟达不惜只身犯险,入川游说西川士族,想来所求不过晋身之功耳,此二人有所求,孝直说说吧

法正忙道:此二人早有出仕之心,因在下食君之禄,却无寸功在心,常自难安,欲为主公取西川千里沃野,故请二人前往西川一行,不若招此二人前来,主公量才适用

罗征点点头,欣然道:也罢,速召此二人前来,只要是人才,本将军自会给他们一个展示才干的机会。能让孝直托以重任的,想必也不会是平庸之辈。

法正道:在下稍后便召此二人前来。

罗征嗯了声,没有再说什么,径自回城去了。

不大会功夫,法正果然引二人前来。

罗征勉励了几句,就命二人为帐下从事,负责和西川本土士族联络,若能得西川士族投效而得益州,再另行封赏,既安了二人之心,又给足了法正脸子。

等法正和二人下去,罗征才问贾诩,文和观此二人如何

贾诩道:孟右可为一郡之守,苏则可大用。

罗征略一思忖,便明白过来,贾诩这是有所保留。

没说能力如何,是因为不了解二人,才干什么的这东西也看不出来。

贾诩只说二人能用到什么程度,是对此二人的人品心性的初步看法,而且对孟达和苏则的评价也有区别,说孟达可为一郡之守,自然是孟达最多只能做到一郡之守。

这种评价,说明贾诩对孟达此人并不看好。

而对苏则的评价则是可大用,就说明苏则可以放心用。

罗征对贾诩看人的眼光还是极为信服的,而且这老狐狸始终群而不党,就算自己从来都没在乎过,这厮也从不跟麾下一众文武走的太近,时刻谨守为臣之道,更不会因为这两人是法正推荐而刻意打压,这也是罗征一直信任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用人之道,防而不疑。

就算一个小人,也有可利用的价值。

再英明的君主,身边也不可能全是忠心耿耿的贤臣,必然也会有小人存在。而这些小人之所以能得到重用,正说明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必然在某一方面有所长。

如果真是个没本事的饭桶,又如何能得到君主的重用。

那些能在历史上留下贤名的明君,更不是傻子,能用一些小人,就说明这些小人能为人所不能,就看你怎么去用。要是用好了,小人同样能办许多事,只要时常敲打一下,让其明白什么念头该有,什么念头不该有,这才是君主要考虑的。

罗征转了一阵念头,问道:曹操和刘表打的怎么样了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