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八)复仇之路,龙颜(1 / 2)

加入书签

 安子回到了宫中,只见皇上正差人来寻他,立马去了养心殿。其实这养心殿赵佶是很少来,不知道为什么?赵雅去了北地,刘贵妃走了,自己且想来养心殿。</p>

安子进来时,赵佶正在驻足观看一株茶花,此株茶花长的也是奇特,花瓣尽然是半红半白,俗称“美人羞”,也算是花中的极品。</p>

安子轻步走到赵佶的身边,将一切看在眼里。</p>

“你来了,可有解百rì死的方法了?”</p>

安子心中一惊,没有想到赵佶尽然会问此事,躬身道:“奴才无能,还未寻到。”</p>

赵佶缓缓的转过身,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但也没有一丝愁云,只是太过平静,让安子看的心寒。</p>

“真是一株好茶树,只是可惜,花期就要过了。”</p>

安一听,心中更加害怕,急忙跪了下来,不敢出声。</p>

赵佶看着安子,道:“朕又没有叫你跪着,你且跪着,难道有事瞒着朕?”</p>

安子道:“请皇上饶命,奴才一定可以找到救公主的办法?”</p>

赵佶明白过来,安子如此害怕的原因,微微一笑,但是笑容很快就消失了。</p>

“起来吧!朕话是算数的,在公主回来之前,你能想出解毒的办法就好。”赵佶淡淡道。</p>

安子站起身来,且不敢抬头。</p>

赵佶接着道:“听你刚出了宫,最近京城有什么好玩的,朕也想出去散散心。”</p>

安子一惊,道:“奴才未曾留意,不过奴才给皇上带来了一物,要是皇上看了,定是喜欢。”</p>

赵佶道:“拿来看看。”</p>

安子心的将秦桧给的,装有‘少女唇’的黄花梨木盒拿了出来,双手奉到赵佶的面前。</p>

赵佶接过木盒,轻摇了一下,见盒子里发出沙沙的声音。</p>

然后才打开木盒,见一些茶叶,抬头看着安子道:“这要是普通的茶叶,你定是不会拿来,可要是好茶叶,定是强过宫中的所藏。当然你不会拿普通的茶叶来糊弄朕,可是宫中最好的茶叶,半两也值千金,可不是你买的起的。这是什么茶叶?”</p>

安子的脸上有了一丝细汗,道:“回皇上的话,这是‘少女唇’?”</p>

赵佶心中一惊,脸上且是平静,道:“朕好像还是三年前喝过一次,还是南疆的夷人进贡而来的。要是这真是此茶,可不是你买的起的。”</p>

安子急忙跪下,道:“皇上!这切实不的奴才买的,这只是秦执事叫奴才给皇上送来的。”</p>

“秦桧吗?”赵佶问道。</p>

“正是此人!”安子老实的答道。</p>

“这秦桧倒是个有心人,也是有钱人,能用上如此的好茶,看来比朕还有钱啊!”</p>

安子道:“皇上圣明!秦执事真的有钱,听童家的人,很会生财。”</p>

“很会生财,来听听!”</p>

“是的!不过都是一些不入流的手段,只怕皇上听了会不高兴,现在秦执事好歹也大宋的官员。”安子道。</p>

“来听听,朕不怪你。”</p>

“开盘口。”安子老实的道。</p>

“开盘口,这盘口又是什么?”赵佶问道。</p>

安子道:“这开盘口,就是赌,与皇上在蹴鞠大会上与和亲使大人的赌约相似,像上次皇上的龙队与童家的家队的魁首之争,买皇上龙队赢的赔率是一赔三,而买童家的且是一赔一百。也就是在龙队下注一两银子,要是龙队赢了,就可以等到三两银子,而买童家一两银子且可以等到一百两银子。”</p>

赵佶笑道:“看来京城的人都是看好童家,童家的赔率尽然如此的高。”</p>

安子道:“其实是看好龙队的,赔率低,则明大家看好龙队的实力,对于夺冠且是稳赢,赔率高则是,不被大家看重。它rì听秦执事买龙队的银子不下五十万两,买童家且不过三千两银子。”</p>

赵佶道:“这么来,这开盘口也很有风险了,要是所有的人都买一家,这开盘口的人岂不是要赔的倾家荡产?”</p>

安子一笑,道:“这倒不一定,要看是什么盘口,也有稳赚不赔的盘口。”</p>

赵佶听之一笑,道:“按你所,那做庄家的岂不是稳赚不赔,可真是一本万利。安子!这盘口一次开盘可以分多少银子?”</p>

安子道:“具体的不好,上次蹴鞠大会,秦执事的一成,尽然分得二十万两银子。”</p>

赵佶听之一惊,道:“你的可是真的?”</p>

安子道:“奴才不敢,所句句属实,要是皇上不相信,可以将秦执事招进宫来,亲自问个明白。”</p>

赵佶想起了秦桧这人,叹息道:“秦桧!此人不可用啊!还是过些rì子再吧!”</p>

安子道:“可是皇上,奴才听秦执事的口气,秦执事有意自己开盘口,而且给皇上留了四成。”</p>

赵佶一笑,道:“此人可用千金买半两‘少女唇’,尽然如此的看淡钱财,只怕另有图谋?心机之深,不是朕可比拟的。”</p>

安子道:“可是奴才看他对皇上是忠心的。”</p>

赵佶一笑,“难道你对朕就不是忠心的吗?”</p>

安子一听,急忙道:“奴才对皇上绝对是忠心的,绝不敢二心。”</p>

赵佶一见安子诚惶诚恐,笑道:“安子!蹴鞠队还有几天休整?”</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