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民军驰援(1 / 2)

加入书签

 借着火把的亮光,宋军看到成群的元军士兵登云梯而上,宋军士兵们急忙冲上城墙,搬起石块、圆木,奋力地向下砸去。</p>

可怜云梯上这些‘替死兵’,纷纷滚落云梯,倒地不起。</p>

见时机已到,郭冉部将珲契迈立刻发令,土台的斜坡上,无数架硬弩一齐垂直向上发shè,然后再垂直落下,shè向城楼、城墙上的宋军官兵。</p>

这也是猛将郭冉的细致之处,如果硬弩距离城墙较远,发shè的箭矢斜着落下,就会被城垛挡住,效果大打折扣。现在元军近距离发shè,不仅让宋军失去了城墙的保护,而且垂直下落的箭矢,力量更大,即使宋军使用盾牌,也会被轻易洞穿。</p>

在硬弩箭矢的垂直打击下,宋军jīng锐死伤惨重。乐钦心疼不已,只得先将部队撤回城内,再做打算。</p>

元军趁机占领了城楼和城墙,并用巨型投石机持续轰击城内民宅。</p>

-</p>

现在宋军的形势有些不妙:宋军大部分的弓箭手和守城弩,都已经后撤到元军投石机的shè程之外;只有少量的弓箭手和守城弩,仍然在投石机shè程之内坚持,以防元军冲下城墙,进入附近的民宅。</p>

如果大量元军进入了城内的民宅,战斗就将进入巷战阶段;乐钦觉得,元军人数占优,单兵格斗能力又明显强于宋军,巷战对宋军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乐钦也力图将元军阻止在城墙之上。</p>

郭冉、帖吾尔又岂能不知乐钦的心思,其实他们正在利用乐钦的这种心理,尽可能多地消耗宋军的有生力量。</p>

天渐渐亮起来,帖吾尔部将赞赫,先命人从城墙上坠下无数绳索,再逼迫‘替死兵’从城墙上援绳滑落城内。</p>

绝不能让元军进城!这根弦在乐钦的脑子里绷得很紧,于是他一看到有元军滑下城墙,便指挥硬弩和弓箭手密集shè击。</p>

但宋军一shè箭,也就暴露自己的兵力分布,元军巨型投石机和城墙上安置的硬弩,立刻调整方向,对宋军藏身之处进行狂轰滥炸。</p>

滑落城内的‘替死兵’被宋军全部shè倒在城墙下,乐钦的硬弩和弓箭手,也在元军投石机和硬弩的攻击下损失了近百人。</p>

在不利的形势下,乐钦咬牙坚持着,时间也在宋军的煎熬中,一地溜走了。</p>

-</p>

终于,严铠率领的三千民军步军,在尚坤的引导下,绕道岳州东门,进入了岳州城内。</p>

严铠先向高世杰报道,知道军情紧急,立刻领兵至城北一带与乐钦会合。</p>

严铠与乐钦是老朋友了,他见乐钦一脸疲倦灰头土脸的,便让他先下去休息。乐钦也没有和严铠讲客气,两人做了简单交流之后,乐钦带着手下硬弩和弓箭手,撤退到了元军巨型投石机的shè程之外。</p>

从宜州招募的一千新兵,近期大部分加入了步军,严铠也借此机会,对步军的编制进行了大改组:现在步军主要由四个步军营、一个强弓营和一个特攻队组成。</p>

与几位军官略作商议,严铠很快下达了一系列命令:</p>

步军第一营指挥官,原宜州六校尉之一的薛勇武,领本部九百步军,沿一条主要东西向街道延市街,构筑第一道防御工事。</p>

步军第四营指挥官丘亦可,领本部七百步军,沿另一条主要东西向街道拓正街,构筑第二道防御工事。</p>

步军强弓营指挥官,原宜州六校尉之一的余晨锋,率领本部巨型投石机大队、型投石机大队和硬弩机大队,在步军第四营身后建立阵地。</p>

步军特攻队指挥官,原宜州六校尉之一的辛铭久,率领手下三百步军特攻队员,迅速进入了战场,消失在已经成为废墟的民宅中。</p>

辛铭久的步军特攻队由原来的哨探组发展而来,专门执行侦查、潜伏、破坏、战术迂回等特种任务,目前总人数已达八百人。</p>

步军第三营指挥官蒋雪敏,领本部七百步军于内城北门外集结待命。第三营是严铠的战役预备队。</p>

-</p>

第一营在薛勇武指挥下,开始沿着延市街,修建工事。延市街位于元军巨型投石机的shè程范围边缘,民军还需要心提防,以免被偶尔袭来的流弹所伤。</p>

第一营迅速拆除了延市街以北的几排民宅,然后挖土堆土墙。元军发现了民军的动静,巨型投石机调整方向,向民军阵地轰击过来,不过由于距离很远,shè击偏差很大,只有少量的石弹可以飞到附近,民军借助新建的土墙,轻易地躲避了元军的轰击。</p>

第四营的防线拓正街,与第一营的防线延世街,中间隔着一条岳城河。第四营沿岳城河修筑工事,重是岳城河上几座石桥的防御。</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