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重骑兵(2 / 2)

加入书签

两军错马而行,又近在咫尺,明兆火箭连弩发shè出的箭矢,专shè对方没有马甲防护的战马,几乎是百发百中。</p>

明兆火箭几轮发shè后,就有三百名元军骑兵被shè伤战马,元军已经溃不成军。</p>

何宜良高举长枪,招呼身边的汪玲跟紧了,纵马奋力刺杀。</p>

何宜良虽然有手脚配合的问题,但此刻在马上,却没有了任何限制,一双手将那杆长枪舞动起来,灵动而威猛,所过之处元军纷纷倒下。</p>

汪玲也克服了最初的紧张感,手中长剑快速诡异,元军的鲜血,很快染红了汪玲的衣衫。</p>

李恒部将汗穆见败局已定,只得下令撤退,最后剩下的约三百元军骑兵,迅速脱离战场,打马向西退去。</p>

何宜良见元军退去,并不追赶,因为赵普给他的任务,是在西门外阻击元军。</p>

与汗穆部一战,缴获了三百多匹良马,其中有些虽负有轻伤,但简单医治后就可恢复,何宜良的马军扩充到了一千三百人。</p>

-</p>

击退元军骑兵后,赵普仍然不清楚战场的整体状况,他也担心睢庄附近堑壕里的同伴,但不敢贸然派兵支援。</p>

李恒率领一千骑兵,很快也来到郓集西门附近,见汗穆身边只剩下约三百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接着又听汗穆描述了民军的接力火箭和重骑兵,便再也不奢望攻击郓集了,只将部队藏在官道两边的树林里,jǐng戒民军可能的西援。</p>

-</p>

睢庄附近,李恒部将璀厘领三千元军,已经逼近了堑壕。</p>

堑壕里,民军和元军此时的态势如何?</p>

由于杨兴邦发明的披甲战车和披甲运兵车投入使用,民军立刻在堑壕里站了绝对上风,数十条堑壕,只剩下两条还在元军手中。当然民军最新攻陷的几条堑壕里,还有些‘鼹鼠’没有完全肃清。</p>

-</p>

进攻睢庄方向的三千元军骑兵,最初是慢跑行军,为的是不让民军听到大军的马蹄声,等来到近前,便开始快速冲刺,民军的岗哨刚刚发出告jǐng信号,三千骑兵已经来到了第一道堑壕边。</p>

跑在元军骑兵最前面的,是驮着木材的战马,而木材的重量,要略重于一个普通骑兵的体重。这些战马高速冲刺到堑壕前,本能地高高跃起,但只有少部分极为优秀的战马,才可以越过堑壕,那些坠落堑壕的战马颓然倒在堑壕中,成了后续战马的踏脚石。</p>

有了这些充当踏脚石的战马,元军无需在堑壕上架设木板桥,大队人马迅速掠过了那些不设防的堑壕。</p>

牺牲一些宝贵的战马,充当堑壕内的踏脚石,是璀厘所部校尉灰乞儿想出来的办法,李恒一直没舍得投入实用,为的就是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p>

-</p>

“元军从郓集方向包抄过来,难道郓集的总部也被元军包围了?”堑壕中,民军步军第二营指挥官孙湘逸心中暗自惊叹,不过他现在根本无力去支援总部了。</p>

孙湘逸见元军骑兵来势迅猛,调转投石机已经来不及了,便打出旗语,命令硬弩机手们调转方向,猛烈shè击来袭的元军骑兵。</p>

元军骑兵对此早有准备,他们一进入民军硬弩shè程之内,立刻排成一字纵队冲锋,硬弩机对队形分散并且高速移动的元军骑兵,难以构成致命的威胁。</p>

投石机阵地本来是在防线的最后方,现在却变成了最前方,也就首先被元军攻陷,民军投手们拔出刀剑,试图做最后的抵抗,那些围拢过来的元军们非常准确地shè出箭矢,民军投手们纷纷倒地。</p>

元军骑兵继续前进,前面是民军硬弩机阵地,虽然元军的队形分散,但随着距离的拉近,硬弩机的杀伤力开始显现,元军的伤亡直线上升。</p>

但勇敢的元军骑兵,没有丝毫停顿与退缩,一批骑兵倒下去,后续的骑兵很快了上来。这股近乎残忍的杀气,压得民军硬弩机手们有些透不过气来,他们来不及恐惧,屏住呼吸,只管本能机械地shè出一支又一支箭矢。</p>

元军校尉灰乞儿幸运地躲过了民军的箭矢,高速冲刺到民军硬弩机手防守的堑壕边,随即一勒马缰,战马急转九十度,沿着堑壕继续飞奔,他的同伴在身后紧紧跟随。</p>

灰乞儿狂奔了一阵之后,突然一带马缰,战马只略微减速,灰乞儿的身体已经轻巧地滚落在了堑壕边,随着一声狂吼,他跳进了堑壕,挥舞弯刀向民军硬弩机手们砍去。</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