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大同联盟(1 / 2)

加入书签

 () 黑夜降临,先锋官洪先觉率领两万先锋军及时登陆兵库海滩,蒋迁心里算是彻底安定下来。</p>

同时,武士军锋将高岛真显指挥着六千多人,趁着夜黑风高,悄悄地摸向了环晶台。</p>

远征军暗哨很快发现了偷袭的武士军,远征军士兵开始向山坡上投掷浸了火油的火把,武士军的行踪暴露后,硬弩机和投石机就开始了准确的‘清理’工作。</p>

-</p>

高岛真显自然不能容忍这种不利局面继续下去,他派出股武士军,用长矛将山坡上的火把挑下山坡。</p>

这一招虽然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因为山坡十分陡峭,武士军用长矛轻轻一挑,就能将一个浸了火油的火把挑落山下,很快山坡上重新陷入了黑暗。</p>

远征军只得再次扔出浸了火油的火把,武士军自然可以故伎重演。只是火油是很宝贵的,远征军手中的浸油火把慢慢地就用光了。</p>

-</p>

没有了浸油火把照明,投石机和硬弩机的效用就大打了折扣,武士军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终于冲进了环晶台端的远征军堑壕。</p>

近战是武士军的强项,此刻战局似乎已经进入了他们喜欢的模式。</p>

虽然远征军在近战搏击中损失很大,但由于环晶台的地位特殊,蒋迁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阵地,于是他不断给负责一线防御的牙将范军毅增兵。</p>

-</p>

天边微微现出了一丝光亮,蒋迁也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这时高级参议薛永平来到了环晶台,给蒋迁提了一个新的建议。</p>

薛永平认为,有了洪先觉的两万先锋军加入,我方守住兵库不难,但被阻挡在兵库西南的武士军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应该会考虑使用战船绕过兵库,那时候不仅无法阻止武士军回撤,而且因为敌人的登陆地无法预测,反而给远征军的排兵布阵增添了许多变数,因此最好是引导武士军,让他们按照我方预设的路线行动。</p>

薛永平讲了一番他的初步设想,蒋迁又叫来先锋官洪先觉和另外几名参议一起商量,大家最终取得了一致意见。</p>

-</p>

武士军锋将高岛真显一直呆在第一线,看着堑壕内外堆积起来的双方士兵的尸体,他不知前途到底会是什么?</p>

</p>

天边已经现出了一丝微光,高岛真显决定将自己属下最后的五千人预备队投入战斗,如果不能在天亮前解决战斗,怕是再没有什么好机会了。</p>

高岛真显亲自带队冲向了环晶台的最高处,环晶台上残余的远征军将士们仍然在做最后的抵抗,但因寡不敌众,他们只得不断地向山坡后退去。</p>

-</p>

这时山后出现了远征军的增援部队,高岛真显急忙指挥士兵们捡起地上的石块和投枪,向山下扔去,远征军的援兵狼狈地退下去了。</p>

环晶台已经被武士军完全控制,大将北条宗盛也来到了环晶台,他先是对高岛真显大加赞赏,又调拨了更多队伍归他指挥,然后命令继续进攻北面的几个关隘,务必在今天打通回撤的道路。</p>

高岛真显乘胜攻击环晶台北面的仓孝山和云岑岩两处关隘,激烈的战斗很快再次打响。</p>

-</p>

再忽必烈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开始了激烈的帝位争夺,禁卫军也因此分成了两派。</p>

即使是在民军大军环伺的情况下,两派禁卫军仍然在元大都城里大打出手,最终的结果是,支持长子真金的禁卫军被打败,这一派别的领军将领抚远将军策丁尔,只得仓皇中拥着太子从元大都南门出逃。</p>

山东民军指挥官曹捷领兵驻扎在元大都北门外,他的部将卫生力看到这一奇怪的场景,来不及请示曹捷,径直率领属下一万多民军偷袭元大都南门。</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