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三叠(2 / 2)

加入书签

王画绝不是一个老好人,但也算是一个君子,有仇报仇,有恩报恩。自己欠了这个小姑娘的人情。虽然不知道这个小姑娘是王家什么人,但看到翰林斋掌柜对她很恭敬,想必在王家中身份不低。

别看著名诗人王勃,他只是王家的一个嫡系,但无论是他,还是王福畴,在家中都不能算是最直系的嫡系子弟。也就是说,也许外面王勃名声很大,王杨卢驼。虽然杨炯不承认此事,说愧于卢前,耻于王后,但确实王勃在唐初四杰中排在第一位。可在太原王家,如果王勃还活着的话,他在家族中地位还没有王菡尊贵。

但作为一个有影响的世家子弟,不问男女,如果乐声流于靡俗,总是不好的事。现在王画重新弹过《汾沮洳》,也算是给她一个启,以及为她指明了方向。如果她还不改正,那王画也不必过问了。

就象她一样,也只说了小心两字,而怎样防范,却同样是自己的责任。

其实小姑娘早让他感动得一塌糊涂。

如果是一般世家子弟,弹出如此雅正的乐曲,小姑娘还要好一点。可这个少年似乎家境十分寒酸,所谓乐由心生,不知道他怎么弹得出来的?

更让她痴迷的是那《阳关曲》,这简直与狄相公在偃师县遇到的那个神仙少年,所写的《燕歌行》一样出色。这样的诗作可以闪烁千古啊。

不但是她,就连掌柜也在想着心思。

这一下大了。今天这件事传扬出去,这个少年马上就会名动天下。那么他的作品身价就会起翻啊。有可能就是翰林斋出价两百万(顺便提醒一句,两百万相当于人民币六十万左右,不要吓着了),也有人买下去。

小梅也在想着心思。小娘子似乎真有点看上这个少年的味道。但这个少年想来也未必以后不堪,毕竟字是好字,诗是好诗,画是好画,文是好文,会真没有出头之日?

店堂里的客人也在想,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有出息,居然沦落到,这点大靠制作漆器来谋生。这孩子的父母简直该杀!

王画不顾他们有什么想法。这时候天色渐暮,他要回去了。

踏!踏!

所有人全都举目看着这个少年,打开了油伞,他平步鞋走在青石板上,出轻脆的声响。

外面寒雨下得更加密集,可少年步态自若。

众人看着他的背影,如果同望着一个神仙一般。

原来他们听说了狄仁杰在偃师县遇到那个神仙少年之事,心中还忽信忽疑。直到现在,他们才知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样姿质的少年,不正是眼前这个少年?

渐渐地少年背影越行越远,最后消失在一层层灰蒙蒙的雨雾以及晚霭当中。

所有人目光才转了回来。

竟然有一个贵妇人说道:“好可怜的孩子哦。”

一边说着一边还用手帕揩着泪水。

也不知道她究竟指的王画那一点可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