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我叫沐孜李是良(2 / 2)

加入书签

这件公案如果说起来,朝中所有大臣都有过失。不是不知道,主要一方是郑家,另一方是一个平民百姓,也得了好处。不敢追究下去。于是大家一起息事宁人。但讲公正,这样做是不行的。

“奴再问几句,当年邓子巷,二郎遇刺,奴好象听说了,除了皇上外,朝中好象也没有几全忠臣在为二郎讨还公道。相反,奴却听说了张裳监在朝堂上说了公道话。难道这些道反了?忠臣讲歪理,而忠臣眼里的所谓奸臣却在讲正理?二郎。奴不懂哎,能不能教我?”

“咳,咳”宋壕再次低头闷笑。这个小姑娘也在讲歪理,当年那件事牵涉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有可能会使皇上打击七姓,有可能引国家动荡,所以大臣们才苦劝,将案件大事化小事化了,况且王画也只是受了惊吓,并没有受伤。

但今天两个人说话很僵,也有张柬之的原因。王画六干手下死生未卜,心情恶劣可想而知,可以劝说王画顾及一下朝堂大势,但张束之语气太咄咄逼人。当王画说了一句,你知道我在张震监府上自称了什么时,那时候张束之应当表示一下关心,有可能那天王画受了折辱。可是张束之就当没有听到一样,他知道事情要糟。

“好,就算我家二郎是一条贱命。不值得某些忠臣关心。可为什么突厥人奇怪地攻打繁畴,战后二郎又奇怪地砸了太原王家的门匾?这可是成千上万繁特百姓的死亡。难道张侍郎没有听说过?没有产生过疑问?或者这么多百姓不是人,或者六千血营士兵不是人?”对于繁睹一战内幕,她同样不清楚。但想过,觉得此事隐隐与王家有关,可不能理解为什么王画没有说。今天索性一下子翻出来。

“不但如此,我感到我家二郎在你们这些忠臣眼里也不是一个人。遇刺没有人过问,在青山沟遭人打压挟迫也没有人过问,家人被掳更没有人过问。

奴常想一件事。如果不是皇上维持着二郎,靠你们这些忠臣,我家二郎现在还会不会在这些上。恐怕早被一些人用手段铲除了吧?如果那样,不知道张侍郎今天又要找那个大臣做替死鬼,来撞圣上的愤怒当口?”说完后,脸上露出深深的讥讽。

过问了,讲了公道话了,可那只有秋仁杰一个人。

因此到现在,王画还经常到秋府看望秋老夫人,正同时听说秋夫人生病,特地骑马从长安赶到洛阳。看望了她,这件事同样被传为美谈。但除了秋仁杰外,似乎还真没有其他的大臣,要有,只有张氏兄弟在暗中帮了许多忙。所以沐救李这句话再次刺得张束之哑口无言。

“再说忠臣,奴只是一个民女。但也听说了一些事情。上次二郎为了朝政,不惜怒斥圣上,进献务实、精兵、简政、进纳直谏、使用人才、善待贱民几条忠言,就凭这一点,也不会弱过张侍郎吧?还有”说到这里她很激动,将王画身上的袍子拉开,指着一刀刀或明或暗的伤疤。忽然哭泣道:“我不知道这需要怎样的战斗,才会留下这么多的伤疤。”

张束之也没有话说讣活头颅,洒热血了。办不叫对国家忠心耿耿,环有国家集心的?

沐技李又跑到房中,现在李红去了江南,香驾去了洛阳,公孙大娘不管事。家中的经济事务,全交给她掌管。她将帐本拿过来。说道:“这是这几年来王家的收入与支出,你们看看,为了使士兵有更好的武器与抚恤,为了使更多百姓摆脱穷困的生活,前后贴补了多少钱进去?”

张束之没看,王画贴了许多钱进去。大家都知道,可造成一种情况。那就是好象王画贴补救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个反驳张柬之的证据。

沐技李又说道:“奴再问你,张侍郎,二郎对圣上忠不忠心?难道一定听你的话,参与什么皇位之争,才算忠心?连圣上都有时候承认她做错了。难道你比圣上还要英明?”

张束之终于呆不下去,他站了起来。拱手道:“这位沐娘子,某有此地方也做得不好,多谢赐教。”

说完狼狈地离开了王家,回头看了看王家敞开的大门,张柬之还在皱着眉头,说道:“王家要兴旺了。”

司马翟,问道:“为什么?”

虽然王画有前途,可王家门丁太单薄,因此王家离兴旺这一词还很遥远。

“一个婢女,都有这样的见识与口才,王家的将来可想而知。”但他脸色更忧都起来,又说道:“这也是我正担心的地方。

如果王画走向极端。后果比张氏兄弟更糟糕,特别是他调教人才的手段。”

宋螺在一旁摇了摇头,都咙了一句:“最糟糕的不是这个,而是你们苦苦相逼。”

“宋舍人,你说什么?”张柬之没有听清楚。

“没什么”宋臻答道。与张束之认识不是一天两天了,知道他为人品性不坏,可是脾气太倔强,自己就是劝解,也未必听得进去,不如不说。

但王画反感的原因,他还是大致上清楚的,其实从相王将去年那次大婚,利用手段变向阻止。这件事的走向已经在改变。这还是王画比较清楚事理,否则面对张易之兄弟屡次伸出的橄榄枝,有可能早投奔他们的门下。加上这次六千士兵的不知生死,这时候只能劝,不能逼。不过与张束之这个倔人说没有用。改天自己再找王画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吧。

看到他们离开,王画冷哼一声。然后转过脸来,今天沐孜李给了他太多的惊喜。

沐放李羞涩地低下头去,忸怩地说道:“今天奴说错了吗?”

“没有事,说得很好,大功告成。亲个嘴儿”王画说着将沐孜李抱了起来,在她的香唇上狠狠亲了一下。

这还是王画第一次对她做出如此亲密的动作。沐技李又是害羞又是高兴。脸上红霞直飞。

“以后你也要为我养十个八个儿子。”王画说完了,大笑地离开。

十个八个儿子?过了半天,沐救李才反应过来,高兴地叫了一声,跑到房中偷偷乐去了。

王画来到皇宫,要见武则天。一会儿太监将王画带到武则天的御书房,老武的脸色有点不乐,她沉声问道:“王难道你也是来做说客的吗?”

王画摇了摇头,说道:“不是。陛下如何处理大臣,臣不敢进谏。臣要说只说两句话,依律法而行。依人才品德而升贬,不能因为进谏,就动辄处罚。但臣来是为了另一件事。”

“什么事?”

“陛下以前说过过一段时间去神都,臣想说的就是这件事。”

“哦?”武则天感到很诧异,奇怪地抬起头来,看着王画:“说说原因。”

“臣是想起了另一件事,陛下离开神都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上次陛下也拿了一份奏折给臣看,说有几个亲卫将校失踪。臣今天突然想起来这件事,觉得其中另人跷蹊。如果陛下一定前往,亲卫重要将领,羽特军大将军,一定要任用陛下的心腹。以免祸起萧墙,突起不测。”

“这个,只要联还活着,他们都没有这个胆子”武则天冷厉地说道。

王画一听知道糟糕了,一年多后。恐怕就是武则天这种自信心,造成疏于防范,让太平公主与李旦指使张束之等人碍手的。虽然史书没有记载,可张柬之前面兵变,后面李旦就立即与袁恕己带兵配合,这太过于巧合。解释不通。但这件事他不能说出口,只好再次说道:“陛下,还是小心一点为妙。”

“联知道了,还有其他事吗?”

王画看着老武的表情,知道她根本没有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不由一阵失望,可怎样才能将李旦他们阻止?或者需不需要阻止?他摇了摇头道:“没有其他的事。圣上还是小心一点好。”

比。比万

武则天笑了起来,说道:“不过你来了,联也有一件事,与你商议一下。”

“不敢,请圣上赐教。”

“就是联这几天处置许多大臣的真正原因。”

王画茫然不解,难道还有其他的原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