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乾(2 / 2)

加入书签

但王画血字营的南移了几百里的事,也回传到了京城。

听到这个消息。京城中有人拍手,有人担心。

李旦更是恼怒,他写了一封信,严厉的责备了王画,本来王画做法很好的,毕竟是六千士兵。几乎将所有道路封锁起来。也许这个凶手绑架了李持盈,是有本事送出了丰州城,但还在丰州一带,再想送出去,他就没有这本事了。应当在这时候,他还继续封锁搜寻,早迟会将李持盈找出来的。

现在大军离开了,等于这张天衣无缝的大网全部松开了,这个凶手一定带着他的女儿离开了丰州。

王画看到信后,也回了一封信,信上说,相王何必贼喊捉贼,大家心知肚明,还是那句话,如果相王不同意这门亲事,他不会强求。

李旦看到后,将信一下撕得粉碎,说道逆畜!

到了这时候,两个人正式反目成仇。

李雪君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感到忧虑。

但她在武延秀的陪伴下,虽然对去年血字营失踪之案,还没有找出线索,可得以出入各个府邸上,而且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先是她在武氏兄弟府上。没有找到那个嫌疑人之后,于是想法进入张府。但张氏兄弟因为知道她是司马承祯的徒,对她一直采取了防范心理,也没有得以深入。

因此她决定深夜潜伏张昌宗府上李,正好听到张易之与张昌宗在说话。张昌宗在说王画,听到这两个字时,李雪君脸上稍微泛起一道红意,也聚精会神听去。

隔着高大的屋顶瓦檐,这两个人说话声音不大,但李雪君耳力甚好,还能听到他们的谈话声。

张昌宗在疑问:“这个王画与那个云秀女道士究竟是什么关系?”

让他感到不解,应当现在王画与李旦反目成仇了,可是李雪君依然与李旦走得很近。

张易之答道:“他们的关系很难说。

这个女道士投入王家,是为一个姓张的道士所逼的,非她意愿。而且这个女道士修道之心十分地坚固,恐不能为凡事所吸引。不然她不会不顾及王画的颜面,与谁阳王走得那么近了。可惜王画的魅力不够,否则得到这个女子的帮助,对王画却有好很大帮助的。”

张昌宗点头。道术之事太过神秘,连他也不太清楚,虽然手下养了许多术士,可有真有假,连他也不能分辨出来。但这个少女的身手了得。孤身一人,前往西域,在突骑施之事上,她也建下了奇功。这一次回到洛阳后,武则天还抱病接见了她。

但也说明了一点,这个冷艳的少女有着一些令人难以想像的本领,无论身手也好,还是道术也好,总有一点在手的。不然她没集本领,完成这

最后这个李雪君的回归,只能说明一件事,王画没出息将她的心俘获。不然王画也不会放任她与武延秀走得很近的。尽管有连张昌宗也怀疑这个冷艳的女道士会有其他的图谋,但这种方式估计也不是王画所能忍受的。

还有,因为李持盈失踪的事,这件事在洛阳也传开了。

不是王画怀念,因为李旦前面做过这样的事,连老百姓也认为是李旦刻意做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李雪君维护王画,那么她更不会为李旦奔波。张易之又说道:“但六弟,你要对淮阳王打声招呼,在这个结骨眼上,千万不要再招惑王画。他现在不但与那个女道士走得很近,而且还与安乐公主来往密切。让他停停手吧。”

对于李裹儿,李雪君与李红是一个态度,不赞成王画与她来往的,不管美丽如何,毕竟言不正。名不顺,一个人妻,这样做有碍王画名声。

张易之说这句话,她同样会意,与二李不同,武家兄弟对二李与二张态度暧昧不清,也不能确定他们是站在那一方的,不过有一点,武家兄弟对李旦是抱着敌意的,对李显态度说是暧昧不清,不如说他们同韦氏暧昧不清。

在现在局面下,二张也不愿意与武家再反目成仇。

不过张易之的话让李雪君狐疑起来,王画在外界来说,一直没有站队,是老武最可靠的忠心大臣。难道他暗中是二张的人?想到二张一直对王画十分地袒护,再加上张易之的话,难免不让她产生这个念头。

可以王画的禀性,虽然不能说真正做到网烈无比,可也不是那种人,居然会与二张走在一起。

她感到不解。

张易之又说了一些话,就离开了。

张昌宗在张易之离开,坐在屋内沉思良久,过了一会儿,招进来一个术士,李雪君认识,就是李弘泰,还与一些术士道人联合起来。与她师父斗过道法的。一个很有本领的人。

张昌宗对弘泰说道:“弘泰大师,帮某占卜一卦吧。”

弘泰于是为张昌宗卜卦,居然是一个“乾”卦!

听到这一卦时,李雪君脸色大变,听了一会儿,立即悄声从屋檐上撤离张府。

回到了李旦府上,没有将二张谈论王画的事汇报给李旦,但后面卜卦之事却说了出来。

听到这里,李旦脸上先是大惊,然后是大喜。

但他没有向武则天禀报,毕竟消息来路不明,他进奏此事也没有说服力。于是想了一会儿,买通了杨元嗣告密,说昌宗在府上召术士李弘泰占相卜卦,得乾卦,李弘泰言昌宗有天子相,劝在定州造佛寺,则天下归心。

在古代,对许多事有避忌的,比如与皇上的名字不能相冲,如果相同,必须改名字。还有黄色,这是皇家的专用颜色,但在唐朝对黄色的忌讳要稍微好一点。另个就是卜卦,乾卦是六十四卦之,大阳之卦,坤卦是皇后之卦,大阴之卦之。

这两卦不能出现在臣民之手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如宋螺与大理寺承封全祯所进奏的,昌宗宠荣如此,复召术士为其相卦,意欲何为?

这一次张氏兄弟做得太过火了一点,做天子是假的,可这个把柄让大臣抓住,老武不好不问了。于是命韦承庆、崔神庆与宋壕将李弘泰抓捕。虽然李弘泰是一个有本领的术士,但在国家强大的武器下,又因为事突然,很快被抓捕归案。

但张昌宗反应敏捷,立即将李弘泰出卖,说是弘泰之语,已经奏明。实际上在杨元嗣进告密奏后,张昌宗主动到老武面前奏明的。又说弘泰妖言,请收行法。实际也是与李弘泰商议好的,善待李弘泰家人,但李弘泰必然做出牺牲。在这种情况下,李弘泰难逃一死,只好主动承担下来。

于是韦承庆与武神庆看到老武的脸色。进奏道:“既然张昌宗袒诚此事,他也没有想到一个术士居然敢说出这样的话来,因此可以原。”

宋壕一听恼了,他辨驳道:“昌宗既然知道弘泰妖妄,为什么不立即执送有司,而是在李元嗣告后才云奏闻,实际上是张昌宗包藏祸心。不立即收押张昌宗,恐天下人众心动摇。

武则天听了后说:“卿不要处理此案了,等到有更多的状供出来,联会处理的。”

然后让宋骡为扬州推按。又让宋骡推叛幽州都督屈突仲翔赃污之案,再让宋骡为李娇副手安抚陇蜀。

但宋螺皆不奉诏,并且说道:“按照惯例,州官有罪,品高则御史,品低则监察御史查按,中承非军国大事,不当出使,今天陇蜀无变,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让臣外出?”

牛气冲天,武则天听到后愣了大半天,但想了想,也没有怪罪宋壕。

可是武则天这次退却,让许多大臣更看到希望,也给了许多大臣胆量,一场大变终于华丽丽地拉开序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