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颠覆(2 / 2)

加入书签

在唐朝王画刻意注意了一下,又有许多人是以平厌音韵注音节。比如去与处是六御,来与开是十灰。幕与薄却是十药,冰与凝却是十冰。这能准确标注出音节么?唯独有一门好处,写现在的骈文与律诗时。因为有了这个基础,变得就容易起来。

但对音帮助都不是很大,象小九到现在也因为这个原因,他说话还不敢太快,否则大家还是听不懂。

可是众人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骇然的神情,这件事王画是即兴挥,后果没有怎么想过。但众人明白,要么被世人承认,取得与撰写《说文解字》的作者,五经无双许慎许叔远一样在文坛上的功绩,要么将引起无限争议。

当然了,急议的原因也就是因为王画用了夷人的东西,为汉人的文字作音注。

最让大家啼笑皆非的是,王画举例的四行字,正是包罗了孔夫子所讲的德中所有精华所在,第一行字对待自己的要求与道德标准的,第二行字是对待家族与亲人的要求与道德标准的,第三行字是对待社会与国家的要求与道德标准的,第四行字是讲五伦的。

显然王画对儒家经学,特别是孔夫子的经学无比的熟悉,才精练出来这四行字。

这算是他对传统的尊重,还是对传统的藐视与有意颠覆?王画继续讲解,既然做出来了。他就不考虑后果了。肯定有争议。守旧迂腐的老儒不会少,对他攻击的儒生更不会少。可这些儒生他还会再乎么,难道他们因为生气,拨刀与自己相向?连口水也不愿意与他们喷,图奈我何?

不过他标注得很小心。

与后来的普通话不同,现在唐朝官话音很近于广东话。也不是纯粹的广东话,后来的广东话是随着南宋政权一步步南移遗留下来的产物。但已经是与当地土语结合在一起了,因此变得生硬,更加难懂。又经过几百年演变,早已面目皆非。

但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单论血缘来说,广东话更得到华夏音的真髓。至于普通话是什么产物。是随着金蒙清数次入主中原,游牧民族与汉语的结合体,也就是一个很混种的音。而且是与许多异族混种的。

不过这也不能计较了,就象后来的汉人,能找出几个身上流着纯正血液的汉人?不知道有没有,但肯定有一点,比大熊猫数量还要少。

可就是官话,洛阳音与长安音又有所不同。

王画想了想,还是采取了长安音,毕竟现在李家重新掌权,政治中心已经开始有意向长安转移。

这有很大的区别的,采取长安官话的音,也是一种变向地对李氏政权的承认。自己可以写《虞美人》表达对武则天现在情况的感伤。可要是对李显的地位不承认,那个麻烦就大了。

这堂课就是教授声母韵母以及音节的标准音的,还举了一些字做范例,同时连用这种音简便检字的方式。也大约说了一下。

不过王画可没有编写字典的想法,这个工程太庞大了。

一堂课再次让大家不知不觉就度过。

不管这次王画会造成什么样的争议。可除了小屁孩外,夫家都隐隐感到王画这种新“明”会带来多大的简便,还有可能统一全国语言音,带来的意义。

有的聪明的小屁孩也总识到删江两堂课带来的新风与意义“眼睛里更是闪着小还有两个十来岁的小郡主,眼睛望着王画,都勾了起来。

当然王画不会与她们有什么瓜葛的,不过他看到这种男女混杂的情况,虽然都是一些没有育的少年,可也不能不佩服现在唐朝风气的开放程度。

讲完了,王画向老馆长拱手道:“今天我的任务算是完成了,我还有伤在身,下午就不来了。”

这是走个过场,还真将自己当作老师了?不过馆长还没有从震撼中醒过来,只是连啊了几声,不知道他有没有同惠

上官小婉突然走过来,对王画说道:“王家二郎,请留步。”

然后压低声音说道:“王二郎,可否为我设计一件新衣?”

也就是让王画特别为她设计一件新款衣服,字义上是这样说的,但大有含义在里面。

王画看着她,这是一个很俏丽的少女,而且身体娇别人一番风味,加上他鼻际处阵阵幽香传来,他居然有一点神魂颠到,不假思索地说道:“再说吧。

说完了,后悔起来。心想。看来自己难道身体育到了顶峰,身上雌性激素大涨,才说出这没有脑子的话。如果偷一回腥,王画都不会正经到这地步,也不是很重的,只是她现在是李显的昭容,还与武三思媾姘,与这两个中年猛男抢女人?

王画头上长着几个脑袋?

上官小婉听了脸上露出无限的欢喜,勾魂摄魄地妩媚一笑,说道:“那么我就等待你给我的好消息了。”

说过了话,泼出的水,想收收不回来了,王画只好一笑,告辞。

但这件事很快就传开,连那些公式与声韵母表都流传开来。

很让人觉得怪异,可确实也如王画所说,很简便实用。

但有些人就不这样想了,这不仅仅是一个不伦不类地将异族文字,拿过来对本土文化进行补充的问题。一旦得到世人的承认,普及开来,以后王画在算术与文字音上的地位可想而知。有可能因此他成为一个著名的开坛宗师,甚至会成为孟荀那样的亚圣,至少会在后人心中象孔颖达那样,成为一个举世无双的大宗师。

争议的人有之,思考的人有之,眼红的人有之。

王画后知后觉,或者说是不思不觉。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后果,第二天又来到昭文馆。

可没有想到早就来了许多人,有国子监的,还有一些朝中官员,以及正好来到洛阳的名儒。他还不知道,因为昭文馆的地位,这才进来少数一部分人。更多的人被阻在外面。

这些人一起要旁听。

但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书房能有多大,不要说坐了,就是全部站着也挤不下去。

王画无所谓了,老馆长不同啊,这些名儒,有许多人让他平时仰幕万分的,于是想出了一个主意,反正风和日丽,将教室搬到外面。

王画更无所谓,反正一样,自己只是打算走几个月过场,将差事了了就行。

他开始再次授课,算术还好一点。当他再次授课拼音时,终于许多儒生站起来反驳。

王画用黑板擦在黑板上狠狠敲了几下。然后大声说道:“各位请安静。请大家记好了,我是一名武将。”

还有许多儒生是客观思索王画这几个新式方法的优劣的,他们听了全都笑了起来。以他才试天下的经历。请问天下有几个人将他当作了纯正武将看待的?

王画继续说道:“我这样教授。是我的想法。也可以告诉你们原因。我小时候家里穷,因为想要掌握知识,所以平时里总喜欢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试图用捷径迅掌握。”

能迅让学生接受知识,不可否认,但可不是他想出来的。不过就是孔夫子在世,也不会因为他这句话与他抬扛,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些方法的真正来历。

“现在我无私地传授给我的学生们。如果认为我不好,你们可能请皇上免去我这一职务。但我在职一天,就继续用这种方法教学。可我更不会强求别人接受,也不否认别人的对错。同样,你们认为好,你们也可以将它向世人推广,我不会为自己挟半点扯心反对。如果认为不好,你们可以摒弃,我也不会辨驳。但你们记好了,我同样也不想,更不会,与你们辨驳对与错!请你们立即出去,我也没有那闲功夫!”

喷口水,慢慢喷去,不要与我喷。

“还有一点,也要告诉你们。现在我功名也弃了,大圣皇帝与皇帝对我先后宠爱有加,我不需要培养名声。如果你们想通过我。来达到增加你们的名声,那好,我再说一遍,我是武将,那么请你们披甲上马。我们大战三百回合吧。”

将一些大儒脸都气白了。

但其他的人笑得前仰后合,这讲道理么?让这些白苍苍的老儒上马与他大战三百回合?恐怕披甲都披不动,就是披了甲后,还能够上马么?也不要大战三百回合了,将一套盔甲披上,兵器拿上,就将这些儒生报销了。

有的儒生还真气走了。

李显与韦氏在皇宫也听到这个消息,他们俩人对视,哭笑不得,这个王画还真不省事,连授个课,才两个半天,就闹出这么大风波来。日o8姗旬书晒讥口齐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