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四凤(1 / 2)

加入书签

 因为是驸马,就是魏宋二人也不敢动刑,并没有吃多少苦,只是因为害怕,脸色有些憔悴。

看到李显都亲自来到大理寺,而且脸色不善,武崇更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脸也吓白了,眼泪也流出来了,甚至鼻子里的鼻涕都吓得流出来。立即跪下,喊冤,但他又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说是王画陷害他的。

宋魏二人都懒得理他。

如果王画在血字营做了营督,还能用虚耗的办法,存下这么多武器。但王画离开血字营多久了?或者是王画做营督,因为与李裹儿的私情就想陷害武崇,但那时候留下的武器,埋藏在地里,还能这么新?

王画在赈灾时也动用了军队,最多时在陈州,但总共有多少士兵?能够抹下这么多件武器?

还有,就是王画变出了这么多武器,又怎能埋进他府上的,虽然是马厮下面,但就是他府上的护卫全部有了李雪君的能耐,也没有本事埋下这么多武器,他府上居然一个人都不知道。难不成全是瞎子?

不耍说是魏宋,就是韦氏也不相信他说的话。

甚至李显认为,只有王画神出鬼没,百加上李裹儿的恩怨,武崇不诬陷王画,又能诬陷谁?

其实李显当真不知道榜文的事,与武三思有关?知道,因为妻子韦氏再三说了武三节制李旦的重要性,所以才一直容忍着。但心中怎能不生气?再加上这个兵器大案,因此火上浇油,说了声:“不承认。用刑。”

主动给魏元忠与宋螺刑讯逼供的机会。说完了一扫龙袍。气呼呼地走了。

但武三思现在党羽已丰,大理寺同样也有他的党羽,看到情况不妙。立即通知了武三思。

武三思一听也急了,原来不用刑,通过一些秘密渠道让武崇训熬着,自己在想办法,也在等事情的转机。但大刑之下,多少英雄好汉都倒下了,象周亚夫。那么牛的一个人小最后在狱中受刑不住,自杀了结。象王画所说,别看王画现在威风,如果真将他弄到大牢里面同样也得傻眼。况且自己的儿子。

而且大理寺虽然自己有党羽,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他的党羽,其中还真有不少看不惯他家的狱卒官员,如落在他们手中,真棍实夹下去,武崇什么都得招供,甚至让他说自己这个做老子的谋反,他都有可能会承认。那时候大厦将倾,自己再无回天之力。

当然他也通过关系,询问过武崇为什么要这样做。

武崇答案还是与向李显对话时所说一样,冤枉的,是王画谋害的。

就是他做老子的,都不相信。最后武崇案件了结了,武崇还继续赌咒誓,武三思才慢慢相信起来。于是有聪明的幕僚再次查看了那个坑,想出了有可能从地道搬运进来的。因为哪里土质松软,而且又在后花园,每到深夜,几乎无人经过,只有远处有一些护卫巡逻。同样不会注意下面的挖泥声。但就是这样,武三思也没有认为是王画做下的,因为兵器的来源。相反,他都认为是李重俊做下的,也只有李重俊能得到这些兵器,而且也是李重俊派人告,还亲自带着士兵冲入驸马府的。

这终于使他与李重俊对决起来。

但那还是几天后的事,他现在必须将这件案子了结。想了想。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打悲情牌。不顾伤势严重,天气寒冷,将上身脱光了,背着棘条,学着负荆请罪的典故,来到了皇宫,然后让下人将自己从轮椅上扶下来,同样不顾一条腿不能动弹,伏在地上,大哭。

李显还在生着气,但韦氏开劝了。

李显不乐意地将他喊进皇宫,还别说,悲情牌多少有点效果,特别是针对李显这个性格软弱的人。

这也是王画有时候心存幻想,辅助他的原因。其实李显对老百姓不算太坏,如果没有韦氏这个妖后在后宫兴风作浪,李显也能算一个勉强的守成之君。

但作帝王软弱能成么?有,而且做得很好,宋仁宗,但李显能与他的资质毅力相比?赵祯聪慧节俭仁爱,纵观千古,也是数一数二的。两个人之间的差距就象天与地的差距。就是这样,因为他的软弱与喜欢妥协,有了范仲淹与包拯、韩绮、富弼这些千古名臣相佐,居然庆历新政最后也失败了。说李世民杀臣,不杀能振威臣下么?所以为什么说恩威并用,这才是人主的最佳手段。

李显现在看到武三思因为光着上身时间很长,都冻得牙齿抖,脸都青了,而且后面的棘条实打实地背在后背上,扎得紧紧的。虽然因为冬天的寒风吹得棘刺变僵了,但还是刺儿,一个个扎在皮肤里,后面都流着许多血迹。可能是因为故意为之,头没有系起来,散乱地随着冬天的寒风飘扬。

这逼模样要多凄惨就有多凄惨。

李显眼神终于柔和起来。

事实上王画到现在最不明白的,就是韦氏与武三思以及武延秀叔侄的**,为什么李显视而未见?确实这也是一件千古之谜。

武三思虽然趴着,他的智商比李显高多了,眼角还在偷偷地向上膘着,看到李显的脸色了,知道有转机,于是号淘大哭,一边哭一边说:“陛下,臣的儿子有罪,这是臣的管教无方才造成的。因此,请陛下将臣父子斩示众,以正朝纲。不过臣也有一个疑问,虽然崇刮罪无赦,但崇记资质愚昧,连公主都瞧不上他一眼。他有什么胆量敢谋反?”李裹儿看不起武崇,却成了他的借口。

而且武三思很狡猾,现在不认罪不行。但不能承认谋反之罪。一旦承认了谋反,万事皆休。当然,如果他品行正派,这不叫狡猾,那叫睿智。就象邓公一样,当时逼迫无奈,认罪行,但不能让我脱离党籍。只不过一个因为暂时的忍辱负重,造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开始兴起,一个却是摆脱困境,准备更凶狠的报复。

认罪就好办,李显也不想这件案子无休无止下去。烦也烦死了,于是下诏,将武崇刮流放岭南,家中相关巡逻的侍卫以及下人,流放或者斩。

李显的想法,这一下子将王画所说的五虎中的三虎去掉,李承嘉与榜文案无关,那是不能去,如果去等于承认了五王无罪,既然无罪就得将五王重新召删是不可能楚客似平原来与武;思环有点恩熙泄目对武三思没那么忠心,所以没有大碍。羽林军中也去掉了数人,武崇罢废,贬到岭南,这应当能交待过去了。

但老魏听到后,长叹一声,坐在椅上半天没有说话。然后做了一件事,迅结案。他心中是后悔万分,本来是打算这次回到朝廷。养老得了,世事不关不问,什么人也不得罪,可是“晚节不保”还是让王画拖下水。

其他直臣弈到后,全部捶胸顿足。

经过了滑州大案、谶言大案。还有榜文大案以及兵器大案,王画遇刺那件事,只是毛毛雨,放在那一个帝王手中,都能将武三思一家灭门数次。可居然这样,武三思还能屹然不倒。

也整不垮了。

但接下来将会是什么?

象唐休骡这些聪明的老臣一看不对小咱致仕吧。一个个喊退休,可李显不肯。他们还能退休,可宋骡这些年富益壮的大臣怎么办?就是调放外地任职,也逃不过武三思随之而来的报复。

还有的大臣一看形势不妙,本表达自己“忠心”因此武三思门前不因为李显的处罚门庭冷清,反而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武三思声势更是达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顶峰。

但王画家中也迎来了一什喜事。

四凤回来了,比预计的稍晚一点。也许看到王画朝堂上指出了榜文一案。然后又暴了兵器案,毕竟王申他们只是一群乡下的财主出身的,虽然因为现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比原来有远见,可也不会想得更远,所以认为王画有可能安然无事。于是交换人质的事又拖了几天。但李显最后的判决前面一出来,后面就来了一个中年人,到了王家门口,从门缝里递了信,换人了。

但怕王画利用手中的力量,将四凤换回去,又将王碱重新抓起来,提出要求,王家只能派一个人前来交换。于是王画让李雪君拖着王碱,跟着这个人在洛阳城中兜了几个大圈子,然后出了北城门,一直转到黄河边上。到了黄河边上了一叶扁舟,李雪君艺高人胆大,继续提着王碱上了小船小船载着他们,来到河心一艘大船上。互相交换了人质,这艘大船飞快地扬帆而去。

事实如果没有这一手,王画有可能因为怒,重新将王碱扣留下来。讲信义?那也要看人头的。

李雪君与那个中年人在城中兜着圈子。但始终没有脱离王画布下的眼线。他们在前面兜圈子,后面王画也跟着他们出了城。不但王画来了,李裹儿为了表示亲热,同样也来了。还有李红与沐放李,以及三凤,大着肚子的大凤。王涵始终脸皮薄,主要她写了信给她家里面,但她家到现在没有派人过来。所以放不开。

当然没有拒绝也代表着她家里面似乎在考虑这件事,结果还没有想像的那么坏。不过这样吊着,王涵心里面总有点忐忑不安。

王画都知道原因,主要王家在看,如果武三思倒台了,王家就来人了。如果武三思不倒台,有可能就轮到他倒台,那么王家有可能都能将王涵接走。与名份已经不存在关系了。但王画没有说出来。

王迤夫妇在家主持丰盛的宴席,准备款待数年才回来的四凤。

扁舟驶了回来,渐渐人也看清楚了,几年没有见,四凤成了一个小小大人,只是因为南方天气的酷热。皮肤变得有些黝黑。但长得很丰腴。穿戴也不错。有可能是因为她的母亲缘故,没有受到多少虐待。这要等见面询问才能得知。

上了岸,第一眼就看到了王画,先是相拥而哭,这对兄妹的关系虽然不是同母所生。但好得让外人无法想像。然后询问王画为什么坐到轮椅上,王画说了句是意外,快要好了。

四凤才与大凤三凤抱在一起,痛哭了好久。至于大凤肚子大了。四凤都没有询问,她还以为四凤继续留在郑家。

哭了好久,才停下来,看着李裹儿,虽然这一晃就是四年过去了,看着李裹儿站在哥哥后面,而且也挺着大肚子,好奇地问:“公主殿下,你与二哥成亲了?”

“这事儿说来话长,回去后慢慢对你说。”王画连忙打断她的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