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嫁妆(2 / 2)

加入书签

王涵也不知道自己病情,不引以为奇,只是甜甜一笑说:“多谢朱先生。”

但这一等就是近一个时辰过去了,王迤夫妇几次忍不住想到王画房间喊王画,幸好被朱先生拦住,继续与王涵拉着家常。

这时,沐孜李与李红都十分焦急,眼看就在到中午了,如果王画再不回来,有可能就会露馅。还有,也在担心王画安危。

就在这时候,外门下人禀报,说王画要的砚石石料送来了。沐孜李惊喜地站起来说:“快,快开门。”

将门打开,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石头,抬起了王画房间,还有那个大箱子。只是朱全眼中出现了思索的神情。到了房间,李红将箱盖打开,里面两个人衣衫不整,在王画的袍子上还有一滩鲜血与一些污清。王画没有注意,但李雪君站起来一眼看到后,脸就红了,说:“二郎,快换衣服。”

李红与沐孜李捉押地一笑,说:“恭喜二郎,恭喜雪君。”

王画这才反应过来,呵呵乐了一下,换了衣服,李红才说:“王家有一个朱先生在客厅里等了你好长时间。”

朱先生?王画皱了一下眉头,连忙将衣服整理了一下,对李红说道:“让他到我房里说话。

又补了一句,说:“让王涵也进来。”

朱仓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王涵跟在后面,有些忐忑不安,忽得忽失。

王画有些不悦,知道这个人是王家席智囊,因此开门见山地说:“朱先生,来到洛阳多久了?”

一句话将四个女子问得一愣。他来到洛阳既然很长时间,为什么到今天才登门造访?

朱全打了一个哈哈,然后说:“哈哈,在下来到洛阳不久,正好一个月零两天。”

一个月零两天,还不久?

王画也不与他分辨,继续说道:“太原王家乃是大唐金鼎世家,昔日王皇后一川,贵家族继续稳如泰山,为什么众一次行事如此缩头缩化

王涵在一旁听了,十分地尴端

朱全继续打着哈哈说:“不得不小心啊。小候爷,如果我家小娘子光明正大嫁入贵府,就是数天前,府上老爷子也会答应下来。但是小候爷这样安排我家小娘子,老爷子不得不慎重考虑,值与不值。”

数天前正是武三思数次不倒。气势正盛的时候。听到这里,连王涵也听出来了,朱全早到了洛阳,但没有到王画家中原因,就是看武三思的结果。如果这一次不是李重俊谋反,将武三思杀死,以后武三思再度出山,王画有可能有危险。那时候朱企不是联亲,而是有可能将王涵接回太原。现在武三思这棵大树倒下,糊孙一大半散了,特别是纪处讷等人贬到外地。

王画这一次做得也很理智,击抗了武三思,树立了正名,再且也没有做得太过份,对武三思究追猛打,因此韦皇后并不是很生气。加上他的才华,李裹儿的垂青,王画以后就会青云直上。所以朱全立即来到王家造访。

虽然不知道家里人这样做,王画会不会生气,似乎家里面长辈松了口风,王涵暗中抚了一下胸口。

“朱先生,恐怕不仅仅是如此,如果不是王涵病情,贵府依然不会松这口气吧”王画依然话锋犀利,对王家这种观望的态度,王画能理解,但不满,而且不知道一旦联合以后,会出现什么局面。

“那也是一部份。但王家屹立几百年。靠的是风范,名望。为了维护这个名声,家族中的弟子做出牺牲,也是应当的。如果万不得己,我家小娘子也要作出牺牲。当然,如果小候爷对我家小娘子还是同情。没有其他的意思,也可以不必在乎。所以,不但看在我家小娘子的病情上”王涵听到这里有些不明白,她知道自己身体不大好,但不知道实情,朱全却站了起来,指着墙上的画。墙上挂的都是名家的手迹,比如小李将军父子的手迹,还有一些如阎立本兄弟遗留下来的手迹。都是王画用自己的画稿,或者其他东西与他人交换而来的。除了这个房间挂了十几幅外。书房里,以及李裹儿与李雪君几个妻妾房间里也挂了许多。

朱企继续说道:“如果说到书画的优劣,王家府上有许多能人奇士能够鉴别出来。但如果是这砚石呢?”他拿起了两块不同的砚石,说:“因为以前几乎没有人注视,现在让小候爷现。但将王家府上所有能人集中起来,如果小候爷说这块石头是好石头,我们也不敢反驳,如果说它是一块坏石头,我们也只有瞪眼的份。因为看不懂。就象小候爷一样,府上的人一起看不明白,所以一直迟疑未定。只好等事态明朗,才敢下决定。但小候爷放心,与合作无关。合作是双方互惠互利,如果小候爷能给王家带来好处,王家同样也能扶持小候爷。”

亲事是亲事,合作是合作,两码事。虽然对王画与韦家的合作很垂涎,但太原王家一年收益也有几十万维钱,不一定非要冒这个危险。况且王画也没有说出如何合作,只隐隐说会给王家一个惊喜。可惊喜的背后呢?王家也不相信天上会白白掉下来金砖。

况且王画家中不是太原王家,王画家王画一倒什么也就没了。

王家倒下一个两个人,无所谓,就是当年武则天害死了王皇后,王家虽然心痛,但老酒照喝,歌舞照看,在朝廷中依然有子弟做官。

因此这门亲事,与合作无关,而是看王画的本人,能不能有出息到让王涵折节做他的一个腾,甚至只能与王画身边这两个清绾人出身的丫环处于相同的地个。

“当真?”王画嘲讽地问。但朱全这样开门见山说出来,王画反而喜欢,如果再遮遮掩掩的,他就要重新考虑了。

“当真。”

“如果这咋。合作前两年至少会为贵府带来五十万绢钱以上的收益,以后会逐渐过一百万婚钱的收益,那又如何呢?”

“多少?”朱全也是定力高的了,听到这个数量吓碍手中的茶杯都掉在地上。

如果一年十几万维钱的收益,王家也会动心,很动心,但还是慎重地考虑会不会冒这咋,风险。可是王家一年的收益也不会过五十万婚钱,更不要说一百万婚钱了。就是郑家也不行。总财产是一回事,一年收益又是另外一回事。再加上家族子弟庞大,花费巨大。所以象郑家,王画曾经与他研究过书画的外室子弟郑虔,穷到科考时寄住在寺庙里面。

如果一年能给王家带来一百万婚钱的收益,估计让王家跟随王画造反,家族中一半弟子都会举手赞成。

但他心性颇高,立即恢复了正常,并且看了王涵一眼,这么隐秘的事,王画没有避开王涵,这也是一个好现象。至少在滑州时,他还听到风声,王画对自家小娘子只有同情,并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

他立即问道:“条件?”

“因为这些收益来自海外,所以我会每年迁出一万名左右的大唐百姓,但朱先生,这些百姓都是贫困到无法生存下去的穷苦百姓。这些百姓迁到海外,不仅创造财富,也为他们重新创造一个美好的新生活。因此我有不方便的地方。所以一旦将这些百姓分批集中起来,想让贵府帮忙,将他们转移到海船上。”

这个条件对于一般人家来说,有些困难。毕竟现在唐朝不允许百姓出国流动,即使出国经商,因为王画的劝说,老武下了买关令,可也要交纳五万维钱昂贵的费用。因此有许多商人垂涎这份商机,但对这个费冉还是望洋兴叹。也有少数的商人为了子女,也交了十万婚钱的科考费,甚至二十万婚钱的升迁费。

至于后面的买爵费,还真有十几个巨商为子女不惜便卖财产,花了五十万婚钱买了男爵。甚至五个大款花了一百万买了子爵。但后面的二百万的伯爵与五百万的候爵,特别是后面,那是一个笑话。纵观整个唐朝,有几户人家有五百万婚钱财产?

这项政令出来后,许多大臣到现在依然对它非议,但确实每年为唐朝政府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也有一个无形的好处,商

但对于太原王家来说,这个条件依然不难办到。况且太原王家现在也在囤积土地,暗中利用各种手段,运来部曲耕作。可现在一名健壮的奴隶,也只值二十婚钱。

不要说王画将他们准备好,太原王家只负责运送出去,就是没有准备好,一年有这么多收益,王画想要什么奴隶,王家也会想办法为他们送过去。如果真的一年有一百万绢钱收益,就是王画想要一万名士兵,王家恐怕也有这个胆量,将一万名士兵偷偷调出唐朝。反正到了海外,无论王画怎么玩,也不是谋反。

因此朱全将思绪理了一下,又问道:“还有呢?”

“应当还有,比如以后有可能的时候,希望贵府对我适当的帮助,要么希望贵府利用贵府的渠道,销售我家从海外带来的货物。不过那都是无管紧要的。主要就是这一万名左右的百姓。”

比如大洋洲现在缺少的药材,或者会读书写字的人,以及唐朝一些货物,这些王画都能自己解决,王画也不想太原王家参与太多。这反而会让自己有可能让王家知道太多的秘密,以后被王家用来掣肘。

朱全听了后又是一片沉默,销售渠道作为合作者,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王画所提的条件不高,然后付出的却十分巨大。这与天下掉馅饼差不多。这就是价值观的不同。如果王画采购奴隶,不如派兵到海外掳掠,好象小偻国虽然是一个岛国,上面依然有几百万人口南方的真腊、占城等小国家也有不少人口。但这些奴隶放到大洋洲,虽然人数越多,越会创造价值,可如同炸药包,随时都能引爆。因此必须要贴心的国人稀释。这些百姓都是生活不下去的,到了大洋洲后,有了一个美好的新生活,虽然说人心是贪得无厌的,但对王家总会怀着感谢之心。所以这介,价值观不能按照朱全的方法计算。如果太原王家一年帮助自己输出一万多名唐人,再加上自己的渠道,与奴隶,很快自己控制的人口就能达到几十万人。这几十万人每年创造的价值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而且一旦王家得到了这个好处,还有每年帮助自己输出了那么多百姓,王家也等于与自家绑在一起了。这有助于自己单薄家族的展。

朱企抬起了头,还是狐疑地看着王画,因为他想不通,所以不知道王画有什么后着,所以有些担心。

王画不能解释,只好来到王涵身边说道:“朱先生,每一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同的。她们都是优秀的女子,为我付出所有的感情,可我却将一个人的感情分成几小半,还给她们。所以我感到很内疚。她们都是我的无价之宝,因此对于王涵的委屈,所以我也想用这个方式回报。”

这句话王画是自内心的,因此朱企看了半天才说道:“我相信了。”

对王画的儿女情长,朱企只是保留意见,不是很赞成。但对于自家小娘子来说,是一件好消息。

但他站了起来,说道:“不过王家为了表示诚意,也带来了丰厚的嫁妆。”

“那就多谢了”但王画心中有些不解,太原王家同意此门亲事,也在情理之中,如果自己真的一年带给王家一百万维钱收益,估计再向王家讨一个少女来做腾,王家也象一朵玫瑰羞答答地开放,最后半遮半掩地同意。

虽然钱这个东西有好有坏,有褒有贬。可钱多到一定地步,那怕是最清纯的少女,如果在她面前放上一亿美元,对她说,跟我走吧。会不会拒绝,嗯,让人很怀疑,不是怀疑她的动心,而是怀疑她会不会坚持。

或者自己钱多到一定地步,给李旦一千万编钱,说,相王,将李持盈嫁给我小腾吧,同样现在李旦没有做皇帝,他也同样心神摇动,有可能半推半就地动心。

但毕竟是小腾,就是同意了。也不敢光明正大的铺送嫁妆。因此王画不太明白朱全的话。

朱全又说道:“而且嫁妆已经带来了。”

“带来了?”几个人同时问道,他现在只是一个大活人,要么身上装了几件玉器,可如果是嫁妆,以太原王家的地位,也不是那么小气吧。

朱全很满意这个效果,他指着鼻子说道:“这就是嫁妆。”

“不行”王画想也没想就拒绝了。虽然与这个朱先生没有打过什么交道,但听王涵私下里数次提起,这是一个智近似妖的人物。不过在经学上略有欠缺,所以多次科考没有考中,最后心灰意冷,投奔了太原王家。很快因为智慧,得到王家的重用。在王家,就是几位老爷子对他都是十分敬重,象王涵的父亲看到他也只有尊敬的份。

这样的人物,不管王涵出于尊敬,有没有夸张,但盛名之下没有虚士,到了自家后,有可能很快就能让他现许多秘密。因此,王画敢虎胆去营救李重俊,却没有胆量收留这个妖人。

他还没有落间,朱全已经走到箱子前面,趴在箱子上看了一下问:“为什么这个箱子上有许多针眼?”

“因为有些石料必须保持透风”王画立即答道。反正他对石料性质也不懂。

朱全笑了一下,然后轻轻用手抚着箱子,一边抚摸一边说:“好名贵的两块石料,好厉害的两块石料,好聪明的两块石料,好神鬼莫测的两块石料。”

王涵眼里迷茫起来,不知道朱企在说什么。

但李红与李雪君、沐孜李一起色变。

王画更是看着他每抚摸一次箱子,头皮就麻了一次。

险:这几天更得少,主要是不想将前面几章写成武侠,最后成为四不像,因此写得慢。但必须写出来,因为与下一卷有关。李雪君也算水到渠成,虽然前面大家恶评如潮,可侥幸没有写成花痴,让感情一步步地展,这也是自我满意的地方。而且李雪君与公孙大娘将在卷末与王画合唱一出最大的戏。不管怎么说,这个大章节,为了车震门与得到一咋小聪明的谋士,向大家求一下遮丑月票,好象双倍月票就要结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