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大撤离(2 / 2)

加入书签

王画有些不愿意,这样一来,时间又要拖上几个月了。虽然李显说二月车驾就要动身,可他的车驾不是自己骑马,如果快两天就可以到达长安,李显的车驾最少得二十天。到了长安后,还要安排布置。这样一来,不到四月份,他们都不能完婚。

然而现在时局变化莫测,天知道三四个月后,又有什么事情生?

但这是嫁公主,不是正常人娶妻,不然怎么有了下嫁一个。“下。字?李显能征求自己意见。就算给足面子。就是李显不同意,自己又能怎么办?

不过让王画感到奇怪,到现在韦氏一言不。

不知道李显正式表决这门婚姻中,韦氏起了什么作用。

但王画还是伏下身来,谢李显与韦氏的恩典。

这时候,李显才谈到他与宗楚客的事:,“王卿,虽然此行让你吃了许多辛苦,宗卿做得也不好,但朝廷以和为贵,联也答应了替你们言和。既然王卿平安归来,可否宽恕宗卿一遭?。

实际上这还不是王画所需要的,至少时间又拖长了。但也不能再要求了,只好作罢。

从皇宫里出来,李裹儿兴高采烈。两个人等于跑步,跑了漫长的好几年时光,终于走到一起。可是不是如此呢?现在只是李显一道口谕,虽然是金嘴玉言,但不等于就没有变故。

不过这个消息传开后,所有清流大臣大失所望。李显用了一门亲事,就将王画嘴堵上了。

但就是这样,在初四上早朝时,看到王画,宗楚客还是躲在寰从一的身后,省怕王画找他麻烦。

王画又开始了不温不火的朝堂生涯,虽然李裹儿碍于名声,或者大婚将要到来,有些害羞,没有搬入王家。但王画也怕惹起风言风语,没有到太平公主与上官小婉家中。

只是公孙大娘留了下来,她留下来的原因,是为了与李雪君切磋。当然,对此,王画是十分欢迎的。

到了初七回来,派出去的人,带来了一条不好的消息。

王画怀疑是正确的,当年邸子巷的刺客,真的在韦家。连名字资料都查了出来。这个人叫史文达小名叫四海子,身手不错,一直是在韦家做护院工作。不过王画派出的人手为了确认,做过更细密的调查,在十年多前,此人确实离开过韦家一段时间,不但他,还有其他几个韦家的护卫。这是当时李显刚回京城不久,有可能是韦氏怕李显势单力薄,从娘家人调来的一批人作为亲信。拱卫她与李显安危的。

但在邸子巷案后不久,这个史文达就提前回到韦家,而且平时深居浅出,很少与人交流。王画派出去的人,刻意与他接近,想套他的话风,都没有套出来,还差点引起这个人的怀疑。

王画听后却苦思良久。

想套他的话风,这个是不想了。想一想,如果不是韦家的亲信,平时嘴风严密,后来自己得势,这个史文达早让韦氏给杀死了。

他只是在心中苦笑。虽然证实了,可让他感到十分郁闷。

当年因为刺杀之事,导七姓十家惹出来这么大的风波。如果不是老武罩着,自己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搞了半天,却是韦氏在中间弄的鬼。但自己呢?一度时间里。还将韦家当作了最亲密的朋友。

这让他感到若大的讥讽。

他抬起头,凝望着皇宫方向,心中想道,虽然说是李显软弱助长了韦氏的凶焰,可韦氏能有今天这个地步。又岂能小觑的?

但不管心中苦涩也好,郁闷也好,这几个月内还必须再忍耐着。

不过朝中笑话接二连三地生。

李显继做了一回媒婆,将一个老太婆嫁给了寰从一之后,再次下诏,扩建圣善寺,扒去了十余户百姓的房屋。这个黑天冤枉是没有法喊了。

然后袁从之弹劾长宁公主放纵家奴劫掠良家百姓为奴,又将这些恶奴亲自抓了起来。长宁公主闹到李显面前,李显亲写诏书,让这些恶奴释放出来。袁从之一听气得一口气都没有喘过来,他怒气冲冲地对李显说:“陛下放纵恶奴抢掠良家子女为奴婢,又怎么依法治理天下呢?。

成了李显指使恶奴抢人。

李显也不责怪袁从之言语错误,可恶奴还是照放不误。

然后李显又来到玄武门前,与亲近的臣子们一同观看宫女们拔河。李显让宫女们扮作市场里的商店伙计,让公卿大臣们扮作行商旅客,与她们作买卖,又假装愤怒争执,彼此言辞不堪入耳。李显夫妇则在一旁观看,以此为乐。

一个皇帝到了这个地步,真正荒谬到了极点。

跟着是崔碗弹劾宗楚客勾结戎秋,导致边疆生叛乱,险些置王画于死地。准备到现在,证据充足。而且按照规矩,大臣受到弹劾时,应弯腰快步走出,站在朝堂中听候治罪,或者为自己辨解。但宗楚客坐在矮椅上,动都没有动。

害怕王画,还能害怕崔碗么?既然知道王画因为李显答应亲事,不准备追究了,他也硬了起来,自述自己忠诚蛟直,受到崔蜿的诬陷。

当然,他的话李显也没有相信。可李显的做法还是和平了事,不追究宗楚客,也不怪罪崔蜿。反而让崔惋与宗楚客结为兄弟。

王画见到这幕后,也是张大了嘴巴。

但也不能说是坏事,如果没有韦氏在后面主持着,呆在这样的皇帝手下做事,到也是一件乐事。至少不会担心因为得罪皇上,被处死。

这样也好,安安心心再呆两三个月吧。可没有想风云就在这时候翻涌起来。

王画从户部回家途中,一个人扔过来一张纸条。纸条上写了一行秀丽的小字,字迹王画认识,是上官小婉写的。上面写道:元宵之夜,十面埋伏,一千虎贲,先鸠后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