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囧与雷(八)(2 / 2)

加入书签

果然这些新兵们看到无边无际的吐蕃人扑来,都慌了神。本来一万人就十分可观,加上每人身下还有一匹战马,在黑夜中看得不真切,也不知道多少敌人前来袭击,连反抗都没有,一个个骑上马匹向山谷里逃去。有的连马匹都顾不上了,撒腿就跑。

巴松大笑一声,机会来了,然后下令加快速度追赶,务必将这四千人全奸。不能让他们逃跑,一旦逃跑后,民夫到来,在半路骚扰,会很麻烦。

一下子冲进了山谷,山谷里面果然有许多粮窖,上面铁将军把守。但巴松也没有察看,也没有时间察看,将敌人击垮后,什么锁,也将它撬开了。真不行,将这个木门直接撞碎就是。‘

一直追到东南的通道口。可他却没有注意,追到现在,居然一次交手机会也没有,也没有让他击毙一个血营士兵。但这时候,就是柯赞热在此,也许反应过来,可也来不及了。

这也证明了一个将领的智慧,如果是柯赞热或者坌达延在这里指挥,没有追到另一处谷口,就有可能发现不对,多少还能挽救一些士兵的生命。

可是巴松指挥。那也注定了一个命运!

通过火把的光芒,巴松看到逃兵离他越来越近,主要是慌忙之下,没有骑上马匹的士兵,眼看就要追上,甚至可以看到通道外那个军营里也点燃的火把,但变故产生了。

一道道绊马索拉了起来,不但拉了很远,而且分成上中下三道,不要说战马了,就是下了战马,一个大活人想钻过去都很困难。而且不是一组,巴松来不及数,但匆忙之中目测了一下,最少有六七十组。

因为有火把不象在葫芦岭,砍了半天才知道不是麻绳,一眼看去,就知道是铁的。

就是巴松神经再大条,也知道中了埋伏了。他喝了一下:“撤。”

说完了调头就跑。

往哪里逃,不是说这里地形虽然险恶,可不是藏粮的好地方嘛。能从山顶上射火箭点燃粮仓。火箭就射了下来。

这玩意儿出现的历史比较早,在三国时诸葛亮进攻陈仓时,魏国大将郝昭就利用它将诸葛亮射得没有脾气,二十多天没有将陈仓拿下来。但这种火箭比较原始,后来电影《赤壁》里出现的火箭镜头,那纯粹是编剧不懂历史。三国时还没那技术。

如果有那技术,在周瑜借箭时,就可以利用小船与浓雾,早一把火将曹军打败了,省得让老将黄盖挨一顿大板。

那个火攻成功是有原因的,曹操将所有船舶连在一起,有没有与岸边连在一起,没有办法考证,有可能没有连,供给可以用小船运上大船。就是连在一起,边上也是小船,真正战船因为吃水的原因,想靠岸也不可能,除非曹操不惜人力物力在赤壁造一个深水码头。

士兵在水上寂寞不寂寞?难道曹操还时不时放士兵上岸休假,或者到东吴看看大乔小乔长得什么样子?

黄盖的火攻得逞就是这个原因。

虽然他带过来的船舶少,不可能将每一艘船引燃,况且从自己船上将火势烧到敌人船上还有一段时间,尽管在风力催动之下,蔓延也不会很慢。但曹军怎么办?砍开连船的铁锁是来不及了,想逃,一艘艘船跳过去上岸,来得及吗?或者利用小船上岸,可能有多少小船?而且一旦所有船舶起火,周围的水域产生的高温以及少氧都能让人窒息,就是有小船也逃回岸上。所以才大败的。

但王画这个火箭已经很先进了。

这就是他说的在炸药的基础上研发的新武器。

这类似宋朝的“万人敌”,也就是在箭头附近装上球状炸药包,不但火作用,还能利用炸药杀伤敌人。不过王画对黑火药武器一直不感冒。这种武器只是小试牛刀,并不在他重点计划之类。

这种火箭才是《赤壁》里的那种火箭。

还有一种更先进的火箭,在竹筒里塞上炸药,在炸药背后装成细的“定向棒”点燃引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种火箭杀伤更大,同样也被王画推动,提前出现。

但明朝那种火箭炮,到现在没有研究结果。

王画兴趣也不大,他的兴趣在黄火药与TNT上,不但有军事的作用,在民事也有重要的作用。还有火炮与步枪。只要步枪造出来,那怕自己就是五万人,也可以横着膀子,踩遍这个世界的全球。他想法是好的,也提供了一些原理,武器外表的图纸与思路,可进展几乎没有。

今天晚上是这两种火箭第一次真正用在战争。

但不是放在杀伤敌人上面,是用来射粮窖的。

粮窖里有粮食,不多,王画也拿不准吐蕃人从那条通道进来。尽管他能算出无论从那条通道口进来,都以歼灭自己这四千手下为主,加上粮窖上了锁,也来不及察看,可防止万一,在通道口附近所有粮窖的门口,都放着实打实的粮食。

所以说打仗也在打钱。这一战胜得光彩,可王画前后花费惊人。当然收获也是惊人的。

除了这几千石粮食外,还有什么呢?干草,甚至还有炸药。

火箭射了下来,粮窖起火了。迅速蔓延开来,并且炸药时不时的爆炸着,不但杀伤了吐蕃人,而且爆炸所带来的火焰,使火势蔓延更快。一眨眼的功夫,这个山谷是一片火海。

也有人逃到了西北通道口。

但能进来,却不能出去了。同样几十组雷人的绊马锁拉了起来。就是想下马钻铁链也不可能,两边埋伏的弓箭手这回现身了。有的机灵想顺着陡度不高的山壁爬上去逃命,但能爬上去吗?同样弓箭手老早就准备伺候。

全歼!

只是这一战损耗巨大,却没有收获。

收获最大的是薛嵩,哥舒翰那一边收获也不小。武器盔甲是次要的,虽然吐蕃人扎甲有名,可是还及不上王画偷偷运来的鱼鳞甲,一是防御能力跟不上,第二个比鱼鳞甲更重,第三王画所用的武器几乎是纯钢,吐蕃人于其说是钢,不如说是生铁。

后来藏刀有名,估计多半还要等将金城公主所带去的工匠技术吸纳后,才能出现。然后武器技术进一步提高,才能推动几十年后吐蕃达到巅峰。现在还不行。

吐蕃的弓箭在吐蕃所有武器中,更是最粗糙的。但总是一块肉。

让王画高兴的是战马,这一战坌达延派出最优秀的士兵,同样跨下是最优秀的吐蕃马,前后缴获了一万多匹吐蕃马。这些战马平时就是花上重金,吐蕃人也不会出售。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但这个山谷里几乎所有战马都被烧死了。

这是第一阶段最轻松的战斗。

可没有结束,还有一个扫尾战斗,同样轻松,而且收获还很大。

旺甫大摇大摆地带着两万多民夫出发了,他心中认为山谷肯定会被拿下的,鄯州与河州同样也会被拿下。现在这一片区域也许已经完全被吐蕃控制。对军事他也不大内行,放松了警戒。可没有想到,不是那么一回事。

郭虔瓘结束战斗后,迎头赶上。而血营中另一个关健人物莫贺干不在鄯州,却跑到鄯城去了,他又带着几千士兵从侧面扑来。这些都是民夫,有什么战斗力,结果看到大军到来,一个个仓皇而逃。往哪里逃,就是逃出了这两支军队的魔掌,薛嵩及时从后面包抄而来。

旺甫与所有民夫还有带来的大量牲畜,几乎全部被缴获。

到了这时候,第一阶段的战斗才真正结束,可是达坌达的梦魇并没有惊醒,跟着第二阶段战斗再次拉响。但也引来了吐蕃另一个勇将,这才是真正能进入名将榜前面的将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