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长弓攻(2 / 2)

加入书签

除了吐谷浑城,其他的数城大多数在乌海以北,大非川上。象王画打了就跑,无疑问题不大,可占领大非川,就必须夺下这些城池。这个难度不小,而且背后还有一个白兰部强大的盟友存在,王后又是吐蕃的公主。

这块肥肉就是没有吐蕃人干涉,也不好吃下去。老郭会十分头痛。当然拿下来,不但这里水草丰美,而且盛产良马,特别是龙种与青海骢,是吐蕃马中的骄骄者。

因此,一旦老郭拿下,不但是开疆柘土,吐谷浑马同样让唐朝朝廷垂涎欲滴。

上兵伐谋,其次伐国伐城。

经过论弓仁以及自己得到的消息,王画订下了策略后,狠心将大非川让给老郭,让老郭替自己解压。当然这也是看重老郭的本领,如果是他人,到了这里只会大败,反而振作吐蕃人士气,送战利品给他们。然后再一次将计划做了调整。

自己虽然亲自对付默啜,可只以驱逐为主,将他们掳获的物资与百姓留下来,当然能给一些沉痛的教训更好。

而对付悉诺逻却要打狠打痛,好使郭元振最后对大非川心动。郭元振大兵一旦跨过祁连山,大事定矣。

然后开始整编部队,这一次虽然取得大捷,可伤亡也不小,八万七千多正规军,抛去牺牲的与受伤的,只剩下六万六千几百战士完好无整。整整减员了两万一千人,就是经过治疗,也不过能使三四千士兵重返战线,其余的要么重伤残疾,要么长眠于地下,永远不能醒来。

不得己,王画从民兵中抽调出来一万五千人,这些都是民兵中的勇士,多少经过一些战事的考验,但就是这样,七军四旅依然不能保持完整。

但战斗力,却更胜过以前,这一回才是真正的百战之兵。

抽调了士兵后,王画让王君绰、哥舒翰、薛嵩、郭虔瓘、郭知运与萧嵩继续带领手下四军二师,对付悉诺逻。这样的安排,是这几员勇将都有与吐蕃对阵的经验,而且也有心理上的优势。特别是前面几人,因为数次大胜,吐蕃士兵现在听到他们名字就产生了害怕。

自己却带了孔黑达、乌可利、张守珪、李楷固、王晙、公孙云、刘统,以及论弓仁父子以及封常清三军四旅对付默啜。这样一调动,八州只剩下张孝嵩率领着一万不到的民兵驻守。

不过朝廷现在什么兵暂时也出不了,秦州等地都是空荡荡一片,唯一可以威胁的只有郭元振的西域兵,但郭元振肯定不会做出这个抽后梯子的事。虽然他是一只老狐狸。

只是为了迷惑默啜,王画先向积石山起了进攻。

这也是很正常的安排,现在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会想到王画是整顿修养,要开战顶多与悉诺逻开战,血营与吐蕃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但两面开战,就是换在老郭角度,他做梦也不会想到王画会这样狂妄。

但这一次战役,又是真真假假。

先是王君绰借着悉诺逻大军在叠岷数州的时候,带着天璇军以及郭知运与萧嵩的两个民兵师,近三万人,浩浩荡荡地向积石山开赴。但后面两师并没有打出民兵师的旗号,打出的是天枢军与天矶军以及天权军的三面大旗。得让吐蕃认为是血营主力到来了。

前面大军在开赴,后面组织劳力修建一些卫星城,一步步地向积石山修去。反正现在八州劳力充足,有大量的俘虏可用。一个一个城池圈去,也将积石山南边的吐蕃地界越圈越少。

大军来到了积石山下,但积石山吐蕃的大本营并不是那么好攻打的,都借助了山势之险,地形比鄯河的州城还要险峻。

守城的是卓基芒日,这是一员很稳的战将。

临行时,悉诺逻就交待他过了,防止王画来袭击积石山。因此命他紧守不出,等候悉诺逻回来。

一旦悉诺逻回来,掳获大量物资,这也是现在吐蕃士兵最头痛的地方。还可以从东边带来大量羌兵,以及可以做苦力的俘虏,战斗力将更上一层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足矣。那么就可以将王画逼回去。

因此看到血营前来,闭门不出。

也不敢应战,血营来的是四个正规军,其中天枢军是血营第一军,天璇军是第三军,天矶军是第四军,天权军是第五军,都是血营中有名的进攻部队。悉诺逻在积石山只留下了一万来人驻守。

这一战是自讨苦吃。

将城门一关,说城不象,一个个山寨,用石头垒成城墙,但居扎在高处。然后用石头往下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王君绰三人也不急。

卓基芒日就看到血营在山脚下扎下大营,然后抬出两个巨大的绞索,将绞索的绞柱深深地钉在地面之下。又将长长的铁索一道道地绕在辎重车上,这些辎重车与寻常辎重车不同,十分高大,比人还要高。

绕完后,一百多个士兵不顾关卡上的石头,牵着铁索的两端不要命地向山上冲去。

不知道血营要做什么,可是卓基芒日意识到如果放任这几十个士兵将铁索带到山上有可能不妙,不但命令士兵放箭,还组织士兵用弓箭向下射箭。不过因为距离有些远,就是居高临下,弓箭杀伤力不大。

但这些往下滚落的石头,还是给血营士兵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当冲到关卡前一百多步时,都倒下了一大半人。但这时候士兵却抄起铁索,向关道两边跑去,两边有一些粗大的树木,从树木后面将绞索兜了过去。虽然返回时再次出现士兵伤亡,然而这道长长的铁索却让士兵带回了地面。

然后几十个士兵开始将铁索绑捆在绞索上,用绞盘绞动。

随着铁索收紧,这两排辎重车慢慢向山道上上升。

还是有点不大明白,虽然这样一来,士兵可以躲藏在辎重车后面,但离关城还有一百多步,这对血营进攻关城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当然不明白,卓基芒日同样不敢松懈。

命令士兵抬起更大的石头,往下砸。可是这一砸却现这些辎重车居然外面镶着铁板。不过石头带来的巨大冲力,还有辎重车阵前越积越多的石头,使得山道两边的三四棵大树承受不了这个份量,轰然倒地。

但绞转绞关的士兵越来越多,这两排车阵还在继续向山道上缓慢升去。

卓基芒日有些着急,他看了看身边的战士,下令两百士兵出击,将那些大树砍断。只要这些大树一断,没有了撬点,车阵与石头哗啦啦,会一起落回山脚下。

不过这时候已经迟了。

萧嵩吹响了号角,两千士兵背着长弓,借着车阵的掩护,冲上了山道。虽然还有石头落在他们的头上,但有着车阵掩护,伤亡大幅度减少。

两百名吐蕃士兵刚一出关卡,就被一阵箭雨压得连头也抬不起来。

卓基芒日一看,又下令撤退,不撤退,这两百手下就丢在这里了。

两千士兵来到车阵后面,推着车阵挺上去,这一推再加上绞关的力量,两道车阵很快就拉直起来,正好形成一个矮小的城墙。

这时候卓基芒日还没有明白,猫儿沟一战,长弓出世的消息,他们还没有听说,只听说了血营现出来一种笨重的床弩。但肯定不是长弓的样子。一百来步,又是从上往上的,卓基芒日一点准备也没有。

但知道事情不大妙,继续下令用石头狠砸,试图用重量将这个车阵压垮,最少将两边的大树一起压倒。如果车阵一垮,连车阵与石头一起滚落下来,连带着后面的两千血营兵都能凶多吉少。

可不是这样的,这些吐蕃士兵正在砸石头,一个个没有防备,身体全露在外面。

两千士兵分作了三批,一个个将长弓拉开,密集的箭雨轻而易举地飞上了关城的城头上,一个个吐蕃士兵同样也象下雨一样,从城头上落下来,有的手中还正举着石头。

三批箭雨射过后,最少击毙了五六百吐蕃士兵。

卓基芒日与当初常元楷反应差不多,都被这种弓箭强大的射程与力量吓呆了。

直到一只箭从他头顶上飞过,将他的头盔都狠狠地掀飞,他才反应过来,大叫道:“趴下,全给我趴下。”

[奉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