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惨烈的开始(1 / 2)

加入书签

 第七十二章惨烈的开始

王画讨要的这个人就是高仙芝。

实际上王画如果能记得更多历史,早就将他找到了。他的父亲高舍鸡很早就担任了游击将军,在河西多次立功,官至四镇十将。因此少年时高仙芝就跟从父亲到了龟兹,因为高舍鸡有功,可不能再往上封了,于是与王画一样,封赏王画的家人。朝廷封赏了刚刚及冠的高仙芝为游击将军。

但只是一个军职,并没有真正到战场上作战过。就是这一次郭元振前往大非川,都没有将这个青年带上。

可因为这一次封赏,高仙芝开始进入王画视野。

就不知道郭元振这个老狐狸放不放人,高仙芝同不同意?让王画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如果得到了这个小将,血营那真是成了名将集中营。想一想,胡将中有哥舒翰、高仙芝,就是论氏父子同样也是不弱,李楷洛与乌可利都只有黯然失色的份。

汉人大将中更有许多名将,郭知运、王君绰,有名的王郭。封常清更是顶级名将之一。以及张守珪、王晙、郭虔瓘,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甚至就在血营内部,他们自仗其高,有时候还不服对方,但同样不失是名将。萧嵩、张孝嵩正式成长起来,那更是文武双全的名将之一。薛嵩也是可圈可点。而且有一大批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或者提拨出来的,比如孔黑子、公孙云、刘统等人,同样在军事有着很高的天赋。

放在后世,整一个皇马,甚至比皇马还要牛。

还有两人不用人推荐,他一直放在心上,太原王家的王忠嗣,可惜才四岁。这个心思就不打了。对王忠嗣的才华,后人觉得不可思议,认为是李隆基在王海宾惨死后,心中痛疼,将王忠嗣收养在宫中,传授了藏在宫中的李靖兵法,才使王忠嗣有这么高的军事天赋。那是瞎扯。王忠嗣是让李隆基放在宫中一段时间,可根本就没有什么李靖兵书。如果有,而且那么神奇,早就让老武传给了王孝杰等心腹大将,何至于他们的惨败?

兵书还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李靖兵法王画一直没有机会看到过,可是相信它未必就比《孙子兵法》高妙。《孙子兵法》一直没有禁止,连胡人蕃人都得到了,可几个领略到其中的真髓?

但言传身教很重要,李靖的徒弟苏定方有可能就是这样受益的。半个徒弟候君集同样也是这样受益的。

还有一个人王画也耿耿于怀,后人排行唐朝十大胡将之一李忠嗣。这员胡将在史书只记载了他是长安人,这员身长七尺,膂力绝众的将领很早就投入军中,而且前面一到安西军,后面就得到重用。不过说是天宝初年投入军中的,这样算起来,他有可能还没有出世或者刚刚出世。

所以王画目前也只能搜罗这么些人。

当然,就是老郭怀疑,召唤高仙芝前来,也不能让郭元振立即重用他。

名将是一步步培养出来的,就象封常清,后来的顶级名将,虽然在盐州守卫战与夏州守卫战中可圈可点,然而还没能做到更完美。这还是张守珪将他当作了半个徒弟,悉心教导了几个月的情况下,才能取得的。

相信高仙芝亦是如此。不过郭元振可不是旁人,而且就是高仙芝同意了,郭元振同意了,高舍鸡会不会同意?想到此处,王画心中忽得忽失。

想了好一会儿,他才又让士兵带去一句口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团结百姓,打击贵族。

之所以会遇到反抗,而自己军队却顺风顺水,主要还是百姓。

先前自己对百姓的安置,甚至让大非川百姓期盼进入八州之境。就象六胡州某些部族一样,他们反而很想进入突厥,不然默啜这一次不可能将数州境内百姓掳之一空的。正是这些知根知底的部族配合才造成的。

但对郭元振的军队,百姓就充满了疑虑。

可不是百姓动手的,原来自己进入大非川只是带走一些百姓物资与吐蕃人作战,不是占有。因此吐谷浑的贵族在害怕之下,隐忍不敢反抗。这一次赤岭东边的吐谷浑人尽归自己帐下,郭元振再兵出大非常川,只剩下青海西南侧碟子大的地方,而且与吐蕃等于隔绝了联系,随时能被郭元振吃下去。吐谷浑的贵族必然誓死反抗。

如果战局处于纠结状态,吐蕃人再次出兵,郭元振军队有可能大败。如果郭元振退下,吐蕃会再次从紫山与大非川两面反攻积石山。但自己将主力抽回,积石山兵力空虚,积石山将会迅速糜烂。一旦糜烂,同样鄯州河州同样兵力空虚,到时候更加糜烂。自己不得不分兵南下。北方战局再次不利。那就是一场灾难到来。

因此,王画也不希望郭元振失败。

但将百姓与贵族区别开来,对百姓采取一些适当的怀柔政策,贵族将无兵可用。

况且这些贵族也是吐蕃人的走狗,在吐谷浑百姓心目中地位不高。以郭元振的能力,应当能办到这一点。

但王画没有详细说明,以郭元振的狡猾,听到这十六字后,也不需要详细说明。

可随后就接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原来王画计划是召集大量民兵武装,然后抽出一部分军队,与默矩在北河套展开游击战术。尽管默矩加上伊毕利的军队合在一起,达到了八千多人。攻克东受降城,王画现在没有这个把握。可如果派出一支精兵与默矩在野外交战,将他们逼回东受降城,王画还是有胜算的。

这样,北河套野外将成为血营的天下。可得到了仆固青的消息后,王画做了另一个安排。这个安排是对的,但有一点王画疏忽了,或者明知疏忽也不得不这样做。那就是牺牲了野外的优势,也刻意迟迟不将民兵营建立起来。

这个安排导致了这一场牺牲的到来。

随着默啜得知夏州与三角城的消息后,立即召集军队进攻胜州城。

不是他自己的部队,有,只有少数起一个监督与督促的作用,与夏州城血营的安排十分类似。其他的尽是从六胡州征召的胡兵,让他们披上盔甲,拿着武器,连战马也是唐朝朝廷饲养的战马。

原来布下的军队加上后来强行拉进去的青壮年,凑成了七千来人,扑到了胜州城下,开始了猛烈的攻城。

张守珪也不是吃醋的,借据城墙,展开了反击。

这些散兵游勇,在血营的反击下,损失惨重,只攻了一天,士兵就立即低落。然后这时候突厥人十分无耻地使用了一招,用他们的亲人来危胁。如果七天之内攻不破胜州城,突厥将他们家人全部处死。

实际上不要说七天,如果只是这些人,就是攻上一个月也攻下不胜州城。

默啜也没有指望他们攻下胜州,主要是磨光城中的守城武器。能给血营造成一点损失更好。这一点再次与王画安排十分类似。

但没有想到因为牵挂家人,这些杂牌军在担心之下,开始拼命了。而且经过一天的攻防战,渐渐开始有模有样,第二天居然让他们数次登上城头,虽然没有造成大害。可这一天,却给血营造成三百多名士兵受伤。

所以王画增派了五十艘船只前往胜州,不但是武器,还有一千五百名士兵。胜州在战略地位很重要。从东控制了河套南岸的东侧。然后再利用却月阵,在河套南岸西侧驻扎一支军队。这两支军队就如同两鬼拍门一样,牢牢地塞在突厥军队的心口上。

这一千五百名士兵是从公孙云青龙旅与孔黑子的摇光军抽调过来的。领头的两位团长一个是汉人,是从吕宋调回来的一名将士,精通水战,叫梁思泰。一个是胡人将领贺侗馍,也是一个骠勇的将领。

船队浩浩荡荡扑向胜州,但过了中受降城,开始在岸上遇到了反击。如果从一边射箭,还可以将船队往另一边靠拢。就是两边正常放箭,也未必够到河中心。这一段的河面比兰州的河面宽了很多,正常在三百多米,宽的地方多达四百多米,也就是两百步到两百五十步之间。再抛去现在春水到来,水势浩大,河面宽度增加,宽的地方达到近三百步。

但只是对普通的弓箭,力量更强的劲弩,如果从两边发射,还是完全将整片河面笼盖。

可王画放弃有他放弃的原因。如果突厥人架浮桥,也不是一天两天之功,王画完全有能力将他们的计划催垮,甚至再次将兰州火烧黄河的战术搬出来,一把火就烧了。因此腾出野外的空间没有大问题。

至于强弩,突厥人弓箭技术比吐蕃发达得多,他们手中也有劲弩,而且几城被破,又得到唐朝大量的武器,这些武器中就有许多用来守城的强弩。不过问题同样也不大。船只两边还有挡板。除非突厥人现在也有了他手中的新式投石机,巨大的石头从空中落下来,那么对船队才是毁灭性的打击。关健突厥人得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