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蜘蛛网(1 / 2)

加入书签

 大部分海军的官员对英国的情报都不太相信,这都是从后世的感觉上来的。(牛文小说~网看小说)海军的军官们都是异时空后世过来的,对英军在二战中的表现实在是不敢恭维,也不敢相信。所以大部分人认为这么危险的一次行动,去相信英国的情报,实在是有点托大。

还有一些参谋认为,英军的情报合情合理,完全可能是真的。如果第一舰队真的完成了拦截日军运输舰的行动,那队日军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没有了补给物资,也失去了海上补给能力后,驻扎在锡兰和科伦坡的日军将不得不撤退。这对盟军和蓝海国控制印度洋是极其有利的。一旦获得锡兰岛和科伦坡的控制权,海运航线将可以直接到缅甸。这将大大缩短陆运的距离,降低运输的成本。

齐之洋也这么认为,尽管英国的战斗力不强,但是英国长期经营印度和东南亚,有着深厚的基础,能打听到这么一个情报,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再说,即便没有这回事,那也没有什么损失,只要预防被日军围攻就可以。退一万步来说,即便被围攻,那按照第一舰队的防空实力,也不会损失。

齐之洋的表态使内部争论得到了停止。而且方想立刻拿出了一个行动方案。方想采取的方案是第一方案,即登陆尼科巴群岛,歼灭日军的运输舰于港湾。这与蓝海国前几次登陆完全胜利有关系,蓝海国上上下下对登陆岛屿这件事全然没有后世的谨慎了。理所当然的认为只要登陆,就会胜利,全军上下都有了这种思想。

不过作为一个完全的作战方案,方想在方案中还是考虑了被日军发现后的撤退方法。也就是说,尼科巴群岛的登陆方案是有被日军陆基战机围攻的对策的。主要对策就是登陆的时间被安排在下午6点,因为晚上9点天黑,日军的战机现在虽然有部分飞机能夜战,但是夜战的效率还是很低下的。舰队一旦被发现,将会在夜色的掩护下,向西面的运输舰队靠近,利用护航运输舰队的驱护舰和1887号上的防空力量一起进行舰队的联防。在大家的潜意识当中,谁也没有意识到这个撤退计划根本就是一个决战计划,拿蓝海国所有舰队和日军的陆基飞机决战的计划。谁也没有异议,那么这项计划就被顺利的通过了。

第一舰队接到转来的情报,日军运输舰队已启航,将在21日中午到达尼科巴群岛,然后将在那停留24小时后,在22日傍晚出发,前往科伦坡。接到具体日期情报的蓝海第一舰队的航母和1170舰缓缓的向预定地点,印度洋东部的正中心,东经87°北纬13°处。准备在第一团登陆尼科巴群岛。1998舰和“苏阿拉啦”号已经前行,不过一直还是在1170舰雷达监控区域内的。

21日清晨,1998舰和苏阿拉啦号已经抵达了尼科巴群岛的最大城市布莱尔港附近250公里隐藏在一处珊瑚岛礁的暗影中。而1170舰已经在方圆500公里范围内进行警戒,防止日军战舰的袭击。航母“商鞅”号上的飞机除了战斗机外,其余的都已经挂好了炸弹,准备到点起飞轰炸布莱尔港内的日军运输舰队和地面部队,支援登陆部队攻击。

蓝海的舰队正在一步一步的掉进日军精心组织的一个圈套中。日军不光是牺牲了多年培养在英军内部的高级间谍,向英军散布了这么一个消息。而且日军还制造机会,让英军的几名被发现的几名间谍“偶尔”得知有一支庞大的运输舰队将被第十二驱逐舰队护送前往科伦坡。这让英方信以为真,从而将这情报传递到蓝海国。

同时日军为了避免这个计划的失密,所有计划相关参与方,都是通过专门信使来传递消息的。知道这个计划全部的人只有3个,三本五十六、南云忠一、和制定这项计划的参谋。新加坡、吉隆坡、科伦坡、仰光基地的指挥官、新加坡的近卫第二师团指挥官久野村桃代、第十二舰队司令官都仅知道各自负责的事情。

其他人员只是接到各自上级的命令行事,像日军的运输舰队的指挥官根本不知道自己舰队拉着去科伦坡干什么。日本近卫第二师团从新加坡秘密调派一个联队前往布莱尔港驻防。并且被告知严防“英军”登陆,在海边修建大量的临时工事。

日军此次为了解决蓝海国舰队,还将南云忠一的第一航空舰队从特鲁克基地秘密调往了新加坡。此时正在尼科巴以东400公里处边搜索,边向布莱尔港航行。第一航空舰队的四艘主力航母均上阵。整个舰队加上日军在四大基地的陆基战机,有超过第一舰队。

现在的日军就等蓝海第一舰队对抛出的诱饵运输舰队进行攻击。只要蓝海舰队攻击,四大基地的侦察机、航母、巡洋舰上的侦察机就会像蜘蛛一样编织一张大网,将蓝海国的舰队牢牢的包住。毫无疑问,那样蓝海第一舰队就像蜘蛛网内的落网昆虫,怎么挣扎也逃脱不了被吃的命运。

不过,日军没有想到的是蓝海国的科技能力。没有想到蓝海国舰队强大的侦查能力和电子侦听能力。

第一航空舰队的一艘巡洋舰在吉隆坡以西洋面附近发出了一个很短的信号,用于回答一艘油轮的补给指挥。这个很简短的信号被蓝海国在心岛基地的侦听站给扑捉到了。而且被迅速报到了向华宇的手中。日军的第一航空舰队的电台信号的特征早就被蓝海国盯的死死的。对于能对自己国家和舰队造成伤害的部队,蓝海情报部门早在1942年底就完成了电台信号的辨识和记录,并且不断的更新。这次这些记录派上了大用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