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蓝海壮大之二(1 / 2)

加入书签

 这是华夏大陆《大公报》的记者蓝田玉。(牛文小说~网看小说)由于蓝海国的强势崛起,华夏子民们对蓝海国很感兴趣,所以《大公报》专门开辟了一版,报到蓝海国相关的内容,蓝海外交部新闻组也很乐意有人帮助自己免费宣传。因此也往往释放一些“秘密新闻”给《大公报》。这也导致了《大公报》发行量大增。蓝田玉就是负责这一版面的记者之一。

这些记者在不断报道蓝海国的战绩和扩张的同时,也对蓝海国的国家领导人生出了兴趣。蓝田玉和另一名记者决定搜集蓝海国领导人的相关成长信息,想必能获得那些读者更好的关注。

蓝田玉从大陆来到马达加斯加岛,对蓝海国的各位领导人近距离接触。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在面对面采访完蓝海国的几位领导人之后。蓝田玉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实:蓝海国的领导人都是单身!蓝田玉又侧面求证,最终肯定,蓝海国的6位领导,全部是单身而且并没有要结婚的意思。只有齐之洋有一个儿子,其他人居然没有子女。

这条消息一经在报纸上披露,不仅华人世界热议,连西方世界的各国都在八卦为何蓝海国领导都不结婚,雪片样的美女照哗哗的寄向蓝海国新京市。这令向华宇在一次会议上郑重其事的向各位领导道歉。不过还是程建中开通,笑呵呵的说:“啊呀,小向,这下要看你的水平了,我们的幸福生活都在你的手中了。”

“以后我们应当吸取此次的教训,避免接受采访,我们的身份不宜做过多的宣扬。另外,小向,设法完善我们的出身。”齐之洋在笑过之后,也给向华宇布置了这项任务。

其实这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艰难的任务。护航舰队有997人,所有人都需要一个比较合适的出身说法。虽然很多人都怀疑蓝海国的这支舰队来源,但是那时候南洋是日军占领区,无法寻根溯源。现在这些地域都归蓝海国了,必然有人会寻找英雄们的足迹。到时候,全部结果都是“查无此人”,那岂不是要了人命。所以齐之洋才这么安排向华宇。

不过,蓝海国政府不做任何解释,这未婚风波,也就随着后期战事紧张,蓝海国大举进攻东南亚而渐渐的平息下去,人们的关注点已经转移到蓝海国的不断登陆和击败日军上面了。虽然某些有心人和有心的组织在继续寻找答案,但是大多数民众已经慢慢淡忘了这件事情。不过向华宇还真的在许多美女们的自我推荐中,挑选了一大批身家清白的,准备给未婚的军官们介绍。安全部差点就成了婚介所。当然这只是战争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不过这也无形当中将蓝海国的名声在世界范围内扩散。蓝海国趁势广做宣传,吸纳各路人才加入蓝海国的建设。

大量的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的加入,反过来也更加促进了蓝海国的工业发展。重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轻工业的发展,蓝海国优势的制药业和食品加工业已经打响了牌子。但是由于缺乏机器设备,其他轻工行业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工业国家。尤其是纺织业、生活品,蓝海国一直在进口。

此时重工业的发展水平已经到了能自行制造绝大多数设备后,蓝海的轻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由于时间上的原因,这些轻工业工厂大部分处于建设阶段,还没有投入生产,但是可以预见,1946年的蓝海轻工业必将带动整个蓝海经济。马达加斯加岛上丰富的棉花资源,莫桑比克的资源、附近的群岛上的资源,都是轻工发展的基础。同时蓝海国拥有13个地区的管理权,目前具有的市场也是非常广阔的。所以蓝海政府在1945年,投入了绝大部分精力进行了工业化建设。不仅加大了对优势行业的资金投入,还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各国的资金投入到蓝海国的工业化进程当中。

在新上海成为工业基地之后,蓝海又准备建立图利亚拉作为轻工业基地,图利亚拉是马达加斯加西南部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也是西部草原和南部平原的交接点,大量的经济作物和人口也是被选作轻工业基地的原因。同时附近有萨卡拉哈煤矿和乌尼拉西河,能源和交通都没有问题。而且前期对图利亚拉港也进行了扩建。完全适合担当工业基地的要求。蓝海国已经完全做好了战后用工业品占领非洲市场额打算。

重工业、轻工业的框架已经基本达成。在1945年,蓝海国还注重发展了军事工业。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目前蓝海国已经完成了护航编队海军陆战队和特战部队武器的当代化,对其中的高强度塑料和高分子材料用铝合金和钛合金来代替。对电子设备和高精度的光学设备,则是采取了必要的降级。

其中主战坦克中最关键的柴油机技术已经攻克,其实说攻克,主要还是仿制,从44年开始对现有欧洲国家的柴油机进行仿制,并且按照维修大队的维修技师的经验进行更改。不过坦克用柴油机驱动,这比现有国家的汽油机坦克,在设计思路上已经提高了一个档次。

其次是钢材质量。由于蓝海国在阿曼有充足的锰矿,所以对44年7月的设计进行了修改。蓝海新京大学,军事装备研究小组采用的主装甲是高锰钢装甲。主要成分是镍铬锰合金钢,对破甲弹防御有很好的效果。并且采用了现代先进的复合装甲的模式,采用的是缝隙装甲。主要参数是参照63A主战坦克的设计,但是其附属设备远远没有达到63A的设计。其实就是去掉了先进科技的63式坦克。到45年4月,已经生产了样车3辆,在阿曼、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各种地形和气候条件下进行了测试。45年8月蓝海国正式开始生产45式坦克。到45年年底,蓝海一共生产了15辆45式坦克,这起始的15辆坦克被编成了军校中的训练车,培训坦克指挥人员,所以并没有投入现役。但是这15辆战车意味着蓝海国已经能独立自主的设计和生产坦克这一大利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