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一章 国内第七大的汽车公司(2 / 2)

加入书签

做为新技术产业的领军人物,徐腾居然出售了尚德电力的大部分股权,从软银公司公布的2005年财报来看,徐腾至少是以70亿美金的价格,将这家公司出售给日本软银。

有人惊悚,有人激愤。

惊悚者,有泰山会的柳总、冯总、任总,有泛亚的卢总,有锡州市的领导……没想到啊,徐腾赚钱的速度这么飙,这么强势,一转手就赚了70亿美金,真金白银入账。

激愤者,不希望这家国际领先的光伏产业高科技公司,落入小日本的手中。

这一笔交易,很多人都没看懂,虽说70亿美金对徐腾而言,也是一笔巨款,可他卖的这么痛快,到底是缺钱,还是短视,还是软银公司更高瞻远瞩?

谁知道呢?

反正是各种说法都有。

这一次,徐腾就必须站出来做一个回应,不能总是藏在幕后。

吵吵闹闹,一直到了4月底,新闻发酵了一周,已经举国皆知,徐腾才接受新浪网的采访,承认是自己做的决策出售尚德电力,将自己在光伏产业的投资转移向设备制造,向整个光伏产业的上游发展。

这是真的。

徐腾在全球投资了三家光伏设备制造商,华腾公司旗下的华腾新能源技术公司持有两家,一家位于浙省,一家位于德国,通过svb硅银公司,再持有全球技术水平最高两大巨头之一的gt-r公司。

这又是假的。

徐腾确实扩大了在光伏产业的上游投资,但并没有撤离中下游市场,出售尚德电力之余,他又收购了光伏产业的缔造者sunpower公司,并且削减了sunpower公司的旧产能,收缩新产能的扩张计划。

通常来说,一家企业在行业内的产能规模越大,采购和生产成本就越低,话语权就越强。

这个定律在光伏产业并不成立。

对尚德电力这种光伏电池制造商,以及光伏电厂的组装企业,最主要的企业成本是铸锭炉的购买成本,以及硅晶电池的生产成本。

从2005年到2015年,十年内,多晶硅铸锭炉的生产技术从早期的20吨级,逐步提升到50吨级、120吨级、200吨级、300吨级,甚至是500吨级。

这几代技术之间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几乎每隔两年就要升级换代一次,主要引导者就是全球铸锭炉设备制造商的巨头gt-r公司,从2002年的g1标准到2015年的g8标准,出炉规模、自动化率、良品率的差距很明显。

这就导致一个很残酷的逆市场规律,现有生产规模越大的光伏电池制造商,成本越高,越早大量贷款购买g2\g3代的铸锭炉,死的越快。

甚至,你去年刚借了十几亿美金投资新生产线,今年就已经出现了技术上的差距,明年更是落后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而你去年借的钱都没还上,就必须再借钱购置新设备。

年复一年,不死才怪。

从尚德到赛格,都是这么死的。

所以,光伏电池制造商中,后期基本没有大公司,都是小企业。

徐腾继续投资sunpower公司,收缩在美国和其他市场的产能,在东欧投资新生产线,维持在欧盟市场的份额,在中国市场基本不予介入,不参与竞争。

凡此种种,徐腾也不会告诉外界。

他真要说出自己的“预判”,软银公司一定会立刻甩卖手里持有的尚德电力股份,那他最后持有的3400万股怎么脱手?

反正他现在捞了70亿美金,最后的3400万股慢慢脱手,每股80美元至120美元之间,都是合适的脱手时机,如果能抓住机会,继续赚个30亿美金也是有可能的。

关键,市面上没有第二个冤大头了。

手里有钱了,徐腾也就不慌张了,慢慢梳理华腾公司旗下的各家公司,成,很好,不成,价位合适就转让,最老大难的还是汽车和手机两个产业。

当年,黄信洲和老江泰集团也是死在这两个领域。

徐腾有时想想,也是一声叹息,中国的民营汽车业不好混啊,至于手机产业,也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期。

这天下午。

徐腾约了上汽的胡春元董事长打保龄球,本来说是打高尔夫球的,奈何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倾盆大雨,两位董事长临时决定去打保龄球,就在上汽的职工俱乐部。

下午的时间段,这里也没什么人,条件和设备一般般,肯定不能和外面的娱乐场所媲美。

夏莉闷在家里无聊,也跟着过来玩玩,她现在已经是8个多月的身孕,还是挺瘦的,看不出来,因为怕她出事,顾雪骊和花玲玲都一直陪着她。

徐腾和胡董事长,还有华腾汽车公司的ceo陈志辛、中腾集团的董事长李达开,四个人分了两组,一边打球,一边讨论华腾汽车和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

徐腾其实有一万个想不通,华腾汽车为什么卖不动。

他主打的就是suv啊,从设计到生产都很不错啊,华腾瑞虎suv外观大方漂亮,底盘是从路虎套过来的,也很不错,价位更是略微有点亏的8万至12万。

吗的,就是卖不动。

微型两厢车的华腾乐途倒是卖的凑活,定价低,标配48万,高配也不过69万。

要是没有华腾宝马的合资公司,靠着宝马5、宝马x1的生产线混饭吃,徐腾现在基本就能关门大吉了。

现阶段的主要问题还是缺乏口碑,光靠广告营销和各种线下推广,并不能取得太好的业绩,有钱人不会考虑华腾品牌,没钱的人,拿出十万买车,肯定要尽量选择大品牌,比如丰田啊,本田啊,马自达啊。

现代、起亚也很受追捧,毕竟是韩国货,高科技的国家形象在那边呢。

中国?

不行,自己都没自信。

徐腾自己还不是全用德国车和英国车,不是宾利,就是劳斯莱斯,随行团队也是用进口的宝马x5。

所以说,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这天下午,徐腾和胡春元董事长聊着这个话题,彼此都很无奈,老胡是说实话,他现在完全不敢做自主品牌,低端不能做,高端做不了,只能做中端车型。

老胡说来说去,还是希望徐腾将rover的品牌交给上汽集团运作,好歹能保本,不像徐腾现在亏的两眼发黑。

搁在一年前,胡春元要这么说,徐腾真不会理睬他。

现在……徐腾还是很心动的。

rover的中文翻译重新注册成荣威,rover75改称荣威7在国内生产上市之后,既不荣,也不威,凑活卖,远不能和同级的帕萨特、马自达相提并论,二十多万的定价,说起来也真是性价比很高了,就是卖不动。

卖不动也就罢了,徐腾还得投入新的资金开发荣威8,包括荣威9的发动机研制工作。

目前在欧洲,想要开发出一个新车型,没有三四亿欧元的投入是搞不定的。

纯山寨的成本当然是很低廉,但对徐腾和华腾公司而言,这真是太丢脸了,反正现在就是这么尴尬,高不成,低不就。

时间渐渐到了傍晚,职工俱乐部的人渐渐多了,很多职工经常看到胡春元董事长在这里打保龄球,不算是很稀奇,后来听说徐腾也在,忍不住要过来围观。

徐腾看一下时间,决定先回家,人再多下去,也谈不了什么生意上的事。

“小腾,荣威汽车这个品牌的事,你再考虑考虑,反正我们合作搞,总比一家独立支撑要强。”胡春元用热毛巾擦了擦汗,这就起身要送徐腾。

“这个事……?”徐腾仔细想想,最终还是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老胡,我真不是吃独食,反正这个情况呢,你也清楚,亏是肯定要继续亏一段时间的,但我还是决定继续坚持下去。我不是和你们绞尽,而是要和现代、起亚较劲,这不就那么回事……可人家也算是外资洋品牌,天生高贵,随便卖卖都能赚钱,不服啊,也不能服气!”

“是啊,不能服气,那你好好努力,我预祝你的荣威8一炮走红,畅销全国。”胡春元笑呵呵的同徐腾握手再见,顺势拍了拍徐腾的肩膀鼓励一番,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当然是冷笑。

徐腾对华腾汽车公司的业绩是不满意的,可在胡春元看来,这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几家私营车企中,华腾汽车算是异军突起,已经能算是国内第七大的汽车制造商。

华腾汽车目前在国内最大的优势有两点,一是和宝马合资,二是持有荣威rover、名爵g两个英国品牌,这两个都是胡春元想做到的事。

华腾汽车暂时还没有上市,胡春元其实是很想入股,如果上汽能持有1/3以上的股份,将华腾汽车纳入上汽旗下,那可是很大的政绩啊。

今天下午谈一谈,感觉希望不大,胡春元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继续等吧,再等几年,小徐同学亏的脸黑时,他再来试一试。

胡春元相信,这一天不会等太久。

华腾汽车不仅是国内亏,在英国那边也是重亏啊,两边加起来,强如徐腾也未必能扛得住太久。

一年亏20亿r

至于徐腾,徐腾还没想这么近,因为他想的太远,就是想和现代集团较劲,贴身肉搏,不能输给韩国汽车业。只要他能在竞争最激烈,甚至最不利于他的国内市场碾压现代,那就一定能杀出去,在海外市场继续碾压现代。

当然,现在看来,想要碾压韩国人,真是不容易呢!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