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国际调查组(二)(1 / 2)

加入书签

 在孙毓汶、徐用仪的劝说下,洋人也来了兴趣。</p>

倭人明知调查组要来,却出兵突然袭击平壤,用心险恶,从侧面佐证了倭国的横行霸道,闵总管屡受威胁,不得不奋起反抗,杀倭令完全是合理反击。</p>

此外,大清外战屡败,为洋人所蔑视,现在居然能以少胜多,打得猖狂的倭军死伤近半,甚至于有望全歼,各国公使很好奇,这位于成龙将军到底是什么人?难道倭军名不副实,只是在虚张声势?</p>

积极性最高的是武官与记者。</p>

对于武官来说,探查清日两国的军事实力,是他们的本职,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p>

获得第一手资料,第一时间向报社发出新闻、撰写具有份量的评论文章,属于记者的天然使命,战争更是一大热点,新闻界永远的主题,许多记者都想深入前线,亲眼观察真实战斗,后世便有专门的战地记者。</p>

闵丙奭、王锡祉、沈天成亲自陪同,调查组全体成员转向南岸。</p>

到黑鹰谷尚有十里地,折腾了很久,上午八、九点钟,一行人来到了山脚,于成龙翘首以待,首先跪下,连拜大礼:“卑职于成龙,见过孙中堂、徐中堂。”</p>

“于将军请起,快快请起。”孙毓汶年近七旬,和蔼可亲,迅速将他扶起身,认真的端详着。</p>

既然是作秀,就要做得漂亮一点。</p>

于成龙苦思苦想,经过一番化装,换上了很特别的行头。</p>

一身鲜亮的身袍,明盔明甲,虽然是老古董,但威风凛凛,很符合老学究的味口,让他们想起几百年前,英勇的将军征战沙场的场面。</p>

脸本来就黑,又涂上了点点灰尘,一定程度上掩饰了土匪式的凶悍,棱角分明,刚毅果勇,散发出浓郁的阳刚之气,一看就知道刚从战场上下来的,隐约还能闻到硝烟,炯炯有神的眼睛,令人过目不忘。</p>

“卑职只是区区宣抚使,将军两个字不敢当。”于成龙恭恭敬敬。</p>

来之前,于成龙的大名已传遍朝廷,孙毓汶总算看到了真人,眼前一亮,显然十分满意,点头微笑:“品级不够,但你有名将之风,战绩辉煌,比那些名义上的将军好得多。”</p>

六十八岁的徐用仪精神矍烁,声音宏亮:“于将军乃我大清的顶梁柱,不仅皇上赏识,连老佛爷也曾过问,今天的这一战,更是名扬天下,也为我大清长了气、扬了威。”</p>

于成龙腰一躬:“孙中堂、徐中堂,卑职是一个粗人,没读过圣贤书,只知道一个道理:‘当兵不怕死,心怀报国志,’只要朝廷需要,老佛爷、皇上一声令下,即便是刀山火海,枪林弹雨,卑职也毫不畏惧,竭尽全力保家卫国,随时准备马革裹尸。”</p>

“当兵不怕死,心怀报国志。”</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