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事变解决(二更)(1 / 2)

加入书签

 随着以周副统帅为首的中央代表团到达西安,处于极度惶恐中的张、杨两位将军仿佛有了主心骨,逐渐变得镇定起来。

周副统帅稍事歇息,当晚便和张、杨两位将军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交流,周副统帅了解到张、杨两位将军的“兵谏”并非是处心积虑进行的,而是出于义愤下的临时决定。

同时周副统帅也了解到张、杨两位将军发动“兵谏”的真正目的是逼常抗日,迫使他回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道路上来,以挽救日渐危颓的国势。

周副统帅弄清楚了事变的因由之后,对张、杨两位将军发动事变的出发点大加赞赏,并认为事变此举是正义之举,于国家是有功的。

得到周副统帅的充分肯定,张、杨两位将军大感振奋,这些天来,他们面对国统区民众的千夫所指,压力不可谓不大,而周副统帅对他们的支持和认可,无疑是给他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通过深入的交流后,周副统帅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逼迫常凯申达成抗日协议的主张,这份主张更是说进了两位将军的心里,三人一拍即合,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达成一致意见后,三方对于民党当局有可能对西安发动的军事进攻进行了紧急协商,初步达成了三方联合防御的意向。

经过和张、杨两位将军的初次谈判,心中有数的周副统帅马上把谈判的进展及成果向统帅和中央汇报,统帅和中央对初次谈判的进展表示满意,并认可了三方达成的联合防御的意见,指示军委马上执行。

临时执掌南京当局的何应钦收到工农党介入“西安事变”谈判的消息后,大泼污水,在报纸上大肆诬蔑工农党,说“西安事变”是在工农党的阴谋主使下爆发的。

针对此种情形,中央再次召开第二次政治局会议,统帅在会上特别指出: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当局的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杀常凯申问题上,动员一切力量来对付西安,把张杨一切抗日主张都置而不问,更动员所有部队讨伐张杨,这是西安事变发生后引起的黑暗方面的表现,这是对于抗日不利的。”

统帅提出:“我们应该坚定地站在抗日的立场,对于好的方面发扬,对于黑暗方面给予打击。”

在统帅对事变态势的冷静分析下,最后大家一致赞同统帅的意见。会后,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及工农党中央发表了《对西安事变通电》,对当事双方提出如下建议:

(一)双方军队暂以潼关为界,南京军队勿向潼关进攻,西安抗日军亦暂止陕甘境内,听候和平会议解决。

(二)由南京立即召集和平会议,除南京西安各派代表外,并通知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选派代表参加。本党本政府亦准备派代表参加。

(三)在和平会议前,由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先提抗日救亡草案,并讨论常凯申先生处置问题,但基本纲领,应是团结全国,反对一切内战,一致抗日。

(四)会议地址暂定在南京。

上述建议,实为解决目前紧急关头之合理有效办法,南京诸公,望立即决定国策,以免置此国家混乱中日寇竟乘虚而入也!并望全国人民各党各派,立即督促当局召集和平会议,讨论一定国策,共赴国难!

另一方面,常夫人请端纳到寓所,与孔祥熙等人共商局势,端纳对于西安一行,认为义不容辞,当晚,即随同常夫人乘夜车前往南京。

与此同时,常夫人致电张汉卿,告知将与澳洲顾问端纳拟飞西安进行谈判,曾经做过张汉卿顾问的端纳亦同时电告张。

12月22日,在端纳全力周旋下,常夫人、宋子文等一行人飞抵西安。对常夫人一向尊敬有加的张汉卿亲往机场接机。

随着当事三方的谈判代表接踵到来,关于事变的三方会谈正式开启。然而在正式谈判开启前,周副统帅和常凯申还曾有过一次深入的交流。

当天,周副统帅仍照以前的习惯,称常凯申为“校长”,寒暄道:“我们有十年没见面了,你显得比从前苍老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