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董卓的决定(2 / 2)

加入书签

“如果不这样,岂能便宜主公?”李儒笑道,“这白波军的胡才是个聪明人,在他白波军五大统帅中一步步走到现在,他不可能不知道朝廷的利用他,所以,有合作的可能。”</p>

董卓头:“好吧,你去准备一下,我让李傕率两千飞熊军护送你去闻喜。”</p>

然而李儒最还没来得及去闻喜,雒阳就传来了新的消息。</p>

四月十五rì,天子命令三公大臣和尚书台诸臣开始筹措册封太子的准备工作,催促他们立即草拟废除皇后的话书。同时下旨给长安的皇甫嵩,命令他携旨强行接管西凉军。命令并州刺史丁原率两万并州军南下河内。</p>

天子又给董卓回了一封措辞极为严厉的圣旨,命令他接旨后立即去并州主持军政,假如他再执意不从,当以抗旨之罪予以严惩。同时下旨给大将军何进,让他去西凉,</p>

这一连串的调动,意味着雒阳的皇统之争到了关键时刻。大将军何进支持的刘辩和刘宏喜欢的刘协将在这一次皇统之争分出胜负。</p>

董卓接到消息就紧张起来,他现在不在西凉,万一被皇甫嵩接管了西凉军,他什么也不是。这一刻他没有和白波军纠缠,只想回到西凉。</p>

“天子这是想杀我。”董卓脸sè铁青,口中咆哮。</p>

“主公,放心,西凉稳如泰山。”李儒连忙拉住了董卓。这个时候返回西凉,功亏一篑。哪怕西凉有十几万大军,董卓这个时候就是不能返回西凉。</p>

董卓歇斯底里地咆哮了一会,心中的怒气渐渐消散了不少。他看着李儒,神sè坚决地道:“我绝不进并州。”</p>

李儒:“主公,目前雒阳的形势对大将军和士人都非常不利,天子利用宦官掌控西园兵马和北军,大将军何进手中兵马虽然不多,但他绝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况且何进还有门阀士族支持,这些门阀士族的实力恐怕不单单的军队的实力,这些都不是那些宦官所拥有的,现在看来,皇统的事估计很快就要水落石出了,所以这个时候主公还是顺应时局伺机而动为好。前期我的判断的确有错误,我没想到当今天子竟然这样厉害,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将军的仕途和xìng命。从目前天子对你的使用来看,你对天子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宦官掌兵权,调并州军南下,目的虎视眈眈,对天子忠心耿耿的并州军,大将军何进也不敢轻举妄动,不过,主公不必担心,主公是西凉军的主心骨,天子虽然派皇甫嵩去接管西凉军,但也不敢逼主公太急。否则那些宦官就不会派人来指责我们,更不会要我们忠诚于陛下的话。现在将军虽然不愿意进并州,但也不能返回西凉,西凉虽然有十几万大军,但皇甫嵩人微言轻,想控制十几万西凉军,恐怕办不到。”</p>

“更何况,皇甫嵩虽然是大汉帝国的战神,但皇甫嵩那脾气,只需要主公暗中控制就行。皇甫嵩打仗有些能力,但是在争权夺利这方面,恐怕不如一个儿。”</p>

“就是比不得,时间一长,恐怕也……?”董卓无奈地叹了口气,“我们现在怎么办?白波军在前,你南下是不可能了。唉,如果不是我意气之争,现在也不会进退两难。”</p>

如果不是董卓想打白波军,现在他的军队就在长安附近,那时他无任返回西凉还是进入雒阳,都比现在好,现在他有些进退两难了。</p>

“我们到弘农。”李儒,“弘农距离雒阳只有一百多里,旦夕即至,所以我们待在弘农最安全,甚至要远远好过待在西凉这个偏远闭塞之地。”</p>

“到弘农?”董卓想了一下问道,“滞留弘农总要有个理由,我们有什么理由?”</p>

“和白波军合作,白波军的李乐不是在弘农吗?我们可以利用他和白波军合作,甚至让白波军攻打弘农,到时候我们在弘农和他打,打上几个月,然后进入雒阳。“</p>

“进京?”董卓蓦然醒悟,脸显惊喜之sè,“天子如今把何进逼上了绝路,他要么束手就缚引颈待死,要么秘密回京发动兵变,皇统之争必然要演变为一场血雨腥风。如果何进发动兵变,那我们的机会就来了。”</p>

“对。”李儒冷笑道,“何进要发动兵变,必然在朝中要取得门阀士族的支持,这些门阀士族的实力大部分不在雒阳,他们军队数量少,实力不足,而天子手握皇权,内有北军外有西园军,实力要远胜何进。所以何进的兵变能否成功,雒阳局势如何发展,我们无法估猜。但我们离雒阳近,主公手上又有军队,只要将军在弘农静待时机,无论是天子胜出还是何进胜出,又或者是士人胜出,我们都能从中得益。”</p>

董卓笑了起来,“如此看来,天子待我不薄啊,给了我这么一个绝好的机会,一个铲除jiān佞报效国家的机会。此举一旦成功,皇统继立,洛阳稳定,社稷安宁,我董卓可就是大汉国的第一功臣了。”</p>

“正是。”李儒捻须笑道,“这西凉,将军是无论如何都要离开了,何况你就是不离开,皇甫嵩也要把你赶走。但那并州,将军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进。不过话也回来,那并州,将军也未必能进。我就不相信丁原会把自己苦心经营了数年的并州交给你。哪怕是天子的命令。”</p>

“这丁原真的对天子忠心耿耿?我看未必,否则天子调并州军进入雒阳,而不是进入河内,现在看来,这天子也在防备他们。”</p>

董卓哈哈大笑:“不错,不错,我们去弘农,李儒,你马上去闻喜,和白波军借道。”</p>

</p>

“是,”李儒信心十足。</p>

…………</p>

闻喜,白波军大营。</p>

此时的胡才也在看雒阳的情报,不过秘兵建立时间不久,在雒阳得到的情报有限,但即使如此,胡才在几份任命中看出了不同寻常。</p>

当然,相对于朝廷的皇统之争不感兴趣,但天子调两万并州军进入河内,这引起了他的jǐng惕,两万并州军,这可不是数目,胡才没有董卓那样对雒阳的详细情报,所以还以为这两万并州军是对付他。</p>

虽然胡才知道历史上丁原带兵进雒阳,但这毕竟是历史,现在历史已经改变,谁也不清。胡才也不能凭自己的先知先觉解决问题。</p>

至少,历史上汉灵帝没有封胡才为河东太守。</p>

河内朝廷兵马猛增,徐晃压力大增,但如果从闻喜调兵的话,临汾的董卓军就是个麻烦。没有压制xìng的兵马,让这五千董卓军在河东来去自如,会影响河东的发展的。</p>

“主公,”</p>

这个时候,李肃走了进来。</p>

胡才抬头看了一眼,问道:“什么事?”</p>

“李儒来了。”李肃严肃的道。在西凉军中,李肃除了董卓,就怕一个人,那就是李儒。他没想到这个时候李儒会出现在他面前。</p>

李儒到了这里,这明什么,明在临汾的这支军队是董卓手下至关重要的一支,加上他上一次看到的李傕,李肃突然觉得,这支董卓军也不是真心和白波军打。</p>

“李儒?”胡才眼中闪过一抹jīng芒。“让他进来。”</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