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武将与士族(2 / 2)

加入书签

张奂学问大,功勋彪炳,好不容易进了朝堂做了个官,但他稀里糊涂地掉进了陷阱,成了宦官镇压太傅陈蕃和大将军窦武的爪牙,最后为豪门士族所不齿,“扬戈以断忠烈”,声名毁于一旦。</p>

段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盘结权贵,投靠宦官了,他为了进入权力中心,甘愿为宦官卖命,甚至和豪门士族为敌缉捕太学诸生。他虽然最后花钱买了个太尉,位列三公,但为豪门士族所不容,后受宦官王甫之事牵连,被酷吏阳球抓入牢狱,饮鸠而死,落了个人财两空,身败名裂。</p>

今rì的皇甫嵩早就看透了,哪怕的朝廷的命令,他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是董卓认为皇甫嵩掌控不了西凉军的原因,天子和豪门士族想利用他,可是他就是出功不出力。</p>

由此可见,本朝的武人要想得到豪门士族认可,出将入相,进入权力核心,不仅仅是不容易,而是根本不可能。特别是张奂和段颎带给豪门士族的伤害太大了,武人就是武人,蛮夫就是蛮夫,豪门士族要利用你的时候你就是士子,就是他们的一员,你没有作用的时候,回家养老算是好的,弄不好要身败名裂。</p>

董卓认为自己如果跟在这些门阀豪门士族后面,给他们做工具利用,最后的结局最多不过就是象皇甫嵩一样,要用的时候拿出来用一下,不用的时候就扔到一边理都不理。</p>

董卓是个骄傲的人,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觉得自己为什么要给这些人利用?为什么要像奴仆一样看他们的脸sè过rì子?</p>

他进入雒阳是为了独揽大权,是为了有朝一rì改朝换代,如果成为了豪门士族利用的对象,他还能成功吗?就像现在的大将军一样,这些豪门士族利用大将军对付宦官,但如果宦官一灭,这些豪门士族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大将军。</p>

如果在进入雒阳后,投靠豪门士族,那么,在消灭大将军后,豪门士族岂不是要对付他?哪怕他有十几万大军,那些豪门士族也不会放过他。</p>

在董卓看来。如果进入雒阳是为了投靠豪门士族,利用豪门士族对付大将军,这还不如不去雒阳。</p>

李儒不得不重新思考,他用了十几年时间,殚jīng竭虑帮助董卓有了今天的地位,有了一个千载难逢进入洛阳的机会,怎么能轻易放弃?但董卓如果执意放弃这个机会不进洛阳,董卓也就丧失了掌控权力的机会,而没有董卓,自己怎么报仇?怎么报复带给自己深重灾难的大汉帝国?</p>

李儒想了一下,道,“主公还是跟在豪门士族后面好。宦官一死,豪门士族为了除掉大将军,必须要倚仗大人。等到主公进京后,帮助豪门士族除掉了大将军,雒阳稳了,天子就要利用主公来威慑豪门士族,这就是机会,主公只需要左右逢源,必能手握重权,再加上有西凉大军和雒阳的西园军为后盾,主公权势之大,恐怕天下再无比肩之人。到那时,豪门士族是死是活还不是看主公的脸sè?主公帮助新天子巩固了皇位,功高盖世,从此后,大人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汉重臣了。</p>

董卓怦然心动,和李儒定下了左右逢源,掌控兵权的计划。</p>

…………</p>

碧天云,无定处。</p>

绿槐yīn里黄莺语,深院人悄画帘垂。</p>

檀香一炷袅袅,胡才却没有午倦抛书睡梦长的悠闲,这会子正与税务司的张平议事。</p>

午后,照例是胡才批复公事的时间,今儿个公事不算多,很快就完事了。</p>

有军幕府诸多的幕僚部属分担繁杂,各司其职,尤其是让民政司综理纠结缠绕纷纭繁剧的内政事务,倒省了胡才许多事儿。</p>

除此之外,胡才还成立了内记司,这内记司相当于后世的秘书,主要任务是将各处报转呈递上来的文牍分门别类,经过登记簿注、誉录备查、摘要备忘、哪些文牍需要过目圈阅、哪些文牍需要审核比对、哪些文牍需要裁决批示、哪些文牍需要照准签发,等等,都要按事务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和签注,加以初步的处置,以便胡才最后裁决示下。</p>

正因为有了内记司,胡才才可以好整以暇,轻松闲适许多,否则就算他有三头六臂,从早忙到晚也休想安歇片刻了,</p>

一帘之隔,胡才与张平在内间书房促膝议事,两个侍女在外面候着,再远处是亲卫营的侍卫。</p>

税务司是军幕府最重要的部门,白波军的地盘扩充的太快,以至于这一段时间张平忙得天昏地暗,新衙署的人人事事,均需立制定例,定编定员,且各项税收,等等,也很重要。</p>

税务司掌控着白波军的财政收入,而白波军的收入直接决定了白波军的发展。</p>

这一阵子忙碌下来,至少税务司已经似模似样略具了雏形,开始正常办理公事。</p>

张平自然也明了胡才的意图,税务司职掌上虽然与朝廷的治粟内史有些近似,但绝对不是想要搞成朝廷治粟内史的翻版,税务司是相当对dú lì的,是朝廷的治粟内史和少府的结合体。</p>

而这税收的制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p>

胡才与张平议事的声音,并没有蓄意放低,外间的近身护卫是绝对可以听清的,其实如果耳力比较好,再远一也都可以听清。</p>

胡才对这个时代的税收不是很清楚,但他会看账,总的来,张平还是做的不错的,虽然河东历经战火,但收入还是可以的,当然,胡才也明白,如果想利用河东的商收想养白波军是不可能的,胡才只需要利用这河东的商收发展地方就行,至于养活军队,必须另外想办法。</p>

不过,在河东胡才实行的是轻徭薄赋,他需要河东尽快的恢复,只有恢复了河东的经济,他才能更好的发展。</p>

“张平,城外的大市场建设的怎么样了?”胡才问道。</p>

“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现在已经有不少商家来了安邑,不过都是想卖战马和盐。”张平回答道。</p>

“这是好事,战马咱们有,我打算在短时间内买掉一万匹战马。”胡才毫不在意的道。</p>

“什么,一万匹?”张平大吃一惊,“我们手中的战马也不多,前些时候李肃带走了一部分,后来与邹家交易的一部分,我们哪来那么多战马?”</p>

“我们没有,但南匈奴有,我已经派人去北屈的南匈奴收购了,那些投靠我们的南匈奴部落中不少战马,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他们与其他南匈奴部落交易,现在我需要的是钱,是粮食。”胡才回答道。</p>

在今年年底前,胡才打算在安邑筹集一百万石粮食,二十亿钱。只有如此,他才能在明年安心用兵。况且董卓一入雒阳,以后想买粮食恐怕不容易了,他这是未雨绸缪。</p>

至于战马问题,一万匹战马而已,他又不是卖给一个人,就是卖给一个人,最多装备五千骑兵而已,对白波军印象不大。</p>

而他因为与匈奴人鲜卑人近,随时可以组建大量的骑兵,加上大量的招募胡骑,胡才相信在骑兵方向,他有先天xìng的优势。</p>

“张平,这城外的大市场你就多费一心,这几天李蒙会把陕县的人口迁移过来,需要大量的钱按置。”胡才道。</p>

“属下明白。”</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