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孙坚战败(2 / 2)

加入书签

孔伷又楞了很长时间,然后道:“急报阳城李旻大人,鲁阳桥蕤大人,宛城袁术大人,还有正在攻打伊阙关的孙坚大人,请他们速速来援。”</p>

那从事答应一声,惊惶退出。</p>

孔伷坐在那里想了一下,转身对侍立身后的童道:“焚香,取琴,我要再抚一曲。”</p>

…………</p>

阳翟城以北一百里就是阳城,由阳城再往北五十里就是轘辕关。</p>

颖川太守李旻领五千兵进驻阳城后就停了下来。五千人马攻打轘辕关肯定不可能,但威胁轘辕关,牵制守将的兵力,以配合孙坚和纪灵在另外两个方向的进攻,那还是绰绰有余。</p>

最近几个月由于北军士兵在这方圆数百里大肆掳掠,此处已经空无人迹。李旻到了阳城后,一边修缮城墙,一边招抚流民。他想把滞留在附近山上的流民全部迁走,让缺少食物的北军士兵连人都吃不到。这时,李旻接到了快马报信,阳翟城被徐荣包围了。李旻大惊失sè,急忙命令大军连夜撤退回援。阳翟城一旦失陷,自己连家都回不了了。</p>

李旻率大军顺着颖水河疾行,走到距离阳翟城大约六十里处的山时,中伏了。</p>

西凉军突然杀了出来。徐荣的两个军司马各带三千兵马,从东、南两个方向狂攻。这一下遭袭,颖川兵又惊又怕,加上又连续飞奔了四十里路,早已累得站不住了,大军顿时溃不成军,一哄而散。西面是颖水河,只有掉头往阳城逃跑。李旻一马当先,向阳城狂奔。颖川兵很惨,被北疆兵杀死了一部分,自己跳进河里淹死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投降了。</p>

入夜之后,李旻和张安带着数百人总算狼狈不堪地逃了阳城。还没等李旻等人叫门,城楼上突然燃起了冲天火光,城门也霍然洞开。</p>

校尉王方驻马立于城下,大笑道:“太守大人,下官恭候多时了。”</p>

…………</p>

河南尹,阳人城</p>

孙坚接到纪灵的急报后,匆忙后撤。大军狂奔一百二十里赶到广成关,却发现关隘已经被候成抢先一步攻占了。</p>

孙坚破口大骂。纪灵只顾自己逃跑,竟然连广成关都不要了。广成关一失,前有汝水河,后有追兵,孙坚已经无路可逃,只能退入阳人城,死守待援了。</p>

胡轸和吕布随后领军赶到,团团围住了城。同一时间,徐荣的大军正从阳城方向飞速赶来。</p>

孙坚连忙带人突围,但徐荣早有埋伏,一万孙坚军损失惨重,只有一千多人杀出重围,大将祖茂战死,</p>

南阳郡,宛城。</p>

袁术咆哮如雷,孙坚的战败给了他当头棒喝,让他所有的计划功亏一篑。</p>

袁术本来以为自己有袁阀的一些族老的支持,可以成为袁阀的家主,而攻击雒阳,就是他提高自己的声望的时候,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孙坚军战败了,孙坚军的战败让他的愿望落空了。</p>

袁术甚至可以想到,袁绍在知道这件事后会有什么反应。</p>

袁阀是这一次是讨伐董卓的急先锋,是主力军,而袁阀家主的继承已经不仅仅关系到袁阀的荣辱兴衰,而且关系着讨董大业。</p>

在大汉帝国,诸多门阀的家主也不一定都是传嫡不传庶,更多的时候还是看才能,以贤者为家主也是帝国家主继承的重要选择。没有百年的帝国,只有千年的家族,这就是大汉帝国乃至整个华夏的家族状况。</p>

古往今来,家族是华夏有重要的组成部分。</p>

而袁阀是大汉帝国的第一大门阀,其家主的人选关系着大汉帝国的命运,特别在现在大汉帝国内忧外患的时候。</p>

在很多人看来,袁阀的两个继承人中,现在袁绍无许是哪一个方面都比袁术强,这是不争的事实。袁逢年老淡出朝堂之后,就把家主的位子让给了袁隗,其意思很明显,他并不看好自己的两个嫡出儿子。由谁继承家主是件头痛的事,还是让袁隗去处理吧。</p>

袁隗明白袁逢的心思,他把袁绍过继给早亡的大哥为嗣子,其心中实已有所属,只是碍于亲情,无法出口而已。袁隗着力培养袁绍,在宗族朋友面前,不遗余力地夸奖他,甚至多次在公开场合,袁家的兴旺这一代就要看袁绍的了,其意思很明白,而袁绍也隐隐约约成了袁阀下一代家主的当然人选。</p>

这种事情,袁术不可能不知道,但他知道这种事就是出来都没有意义,所以他选择隐忍,暗中积累实力。</p>

此次袁隗暗中谋划起兵讨董的时候,在给所有亲朋的书信中,都特意注明让他们遵从袁绍之令,以袁绍马首是瞻。言下之意就是我要是死了,袁绍就是袁阀家主。但袁隗算漏了一件事,袁术出京了。</p>

其实袁术是知道了袁隗的打算后才离开雒阳的,他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否则袁绍成为了袁阀的家主,他袁术岂不是要看袁绍脸sè?这是他绝不愿意看到的。</p>

袁术出京后,袁隗随即就失去了立袁绍为家主的最好机会,他想亡羊补牢都来不及了。兄弟两人如果为这事闹起来。讨董的事势必要大受影响,所以袁隗绝口不提家主继承地事。结果到了现在,他死了,兄弟两人还是不可避免地闹了起来。</p>

袁隗恐怕没有想到,正是他的犹豫不决,袁阀有分裂的危险。</p>

袁阀家主必须要有人立即继承。现在讨董的事就是以袁阀的力量为主,袁阀家主没有了,讨董的事也就失去了背后地指挥和支持。因此此事显得非常急迫,但袁阀一系的人面对袁绍和袁术这两只雄虎,谁都无法开口。</p>

就像皇统之争一样,袁绍,袁术的家主之争也充满了血腥。</p>

选择袁绍是最好的结果,既符合袁阀上一代人的心愿,也符合当前形势的需要,更对袁阀的将来有莫大的好处,但支持袁术的人很多,占据了袁阀很大一部分势力。特别是前些时候,袁术在南阳大展雄风,让很多袁阀的人看到了希望。</p>

那个时候,袁绍被胡才、董卓、黑山军弄的不可开交,袁术却势如破竹,让袁阀的大部分势力纷纷投靠袁术。</p>

而袁绍和袁绍势如水火,现在选择谁都能引起袁阀内部的分裂,而袁阀分裂的直接后果就是讨董失败,袁阀被董卓彻底铲除。</p>

袁阀的宗族亲戚在争吵。想到选择错误的可怕后果,没有人敢随意做出决断。一个错误的决定,很可能家破人亡。</p>

袁术自家知道自家的事,他在得知京中族人尽数被诛后,一方面大张旗鼓的出兵攻击,一方面派出亲信到各地游以求得到更多人地支持,他对这个家主之位是势在必得。</p>

在袁术看来,只要占领雒阳,袁绍想反对,恐怕已经不可能了,所以他对孙坚委以重任,袁术明白,在自己的那么多手下中,只有孙坚才是最会打仗的,只要孙坚占领雒阳,就是他袁术占领雒阳。</p>

但是袁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时候孙坚败了,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这沉重的打击差一让袁术气的吐血。</p>

失去了率先攻占雒阳的机会,也就等于失去了继承家主之位的可能。如果袁绍坚决反对自己继承家主,袁阀有一大半势力都要转投袁绍,那时自己能不能在南阳继续待下去就很难了。</p>

袁术方寸大乱。几万大军连续打了败仗,徐荣不但占据了阳翟城,还把鲁阳洗劫一空,这明自己不但已经无力北上,而且还有可能被徐荣击败南下逃命,但荆州南部此时出现了叛乱,自己如果要南下,也存在着很多危险。</p>

因为孙坚在杀王睿后,董卓就任命了刘表为荆州刺史。这意味着什么,袁术自然清楚,而且刘表是刘氏宗族中比较是一个有能耐的人,他单枪匹马下荆州,得到了荆州豪门的支持,开始掌控荆州。</p>

袁术和刘表见过,不过两人的关系并不好,甚至可以矛盾重重,袁术知道,这是刘表看好袁绍的原因,刘表是袁绍的朋友,所以刘表希望袁绍成为袁阀的家主。</p>

现在刘表成为了荆州刺史,很可能与袁绍联合起来,这让袁术看到了自己的危机,后方不稳,他在南阳恐怕也呆不下去。</p>

没有战略纵深,他怎么和西凉军打,怎么和袁绍争夺家主之位?以南阳郡一郡之地是坚持不了多久的。</p>

所以,袁术立即命令封锁前方兵败的消息,防止聚集在南阳议事的门阀宗族中人闻讯而走。同时召集从事中郎杨弘、主薄阎象等人商议对策。</p>

</p>

ps:求收藏</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