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袁术的精明(2 / 2)

加入书签

</p>

袁术头,“立即拟订一份平叛檄文,遍告天下。另外,给袁绍,还有桥瑁、张邈、韩馥等大人急书一份,明我的想法,要求和骠骑大将军议和,立即举兵平叛。我们先把大义的名分拿到手。这次我倒要看看,袁绍还有什么地方比我强。”</p>

“杨弘、你去安邑,面见胡才。”袁术指着其他人道,“我们几个拿着曹cāo的书信,再去见见我的叔叔伯伯舅舅姑爷们,我就不信,我服不了他们。”</p>

袁术、杨弘等人刚刚写好告天下的平叛檄文,待从就来报,征北大将军的手下李肃来了。</p>

袁术等人大喜,匆忙出迎。</p>

几个人都认识李肃。他在董卓手下的时候,他们在雒阳见过,只是没想到李肃投靠了胡才,不过对袁术他们来,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肃代表着胡才。</p>

众人坐下后,杨弘首先把那份檄文给李肃看了。李肃大为高兴,出了自己的目的,这果然和袁术所料不差,胡才以平叛为借口,提出和议,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四方制衡之策。袁绍和袁术为四方权势的其中两方。</p>

杨弘不客气地道:“李兄,将军大人这是何意?这不是明摆要桃起袁家的内讧吗?”</p>

李肃从容笑道:“袁术大人是袁阀的家主,当然要算一位,而袁绍大人手持所谓的‘承制诏书’,勉勉强强也只好算一位。”</p>

袁术脸sè一变。</p>

阎象急忙问道:“此话是何人所?”</p>

“当然是征北大将军了。”李肃从怀内又掏出了一封书信,“这是征北大将军亲笔所书,袁大人请过目。</p>

袁术没有接信,而是问了一句话,“平衡之策是我所提,平叛之议也是我所提,不知征北大将军能否接受?”</p>

李肃大笑,“征北大将军有话在先,只要袁大人同意平衡和平叛,河东可以唯袁大人马首是瞻。”</p>

杨弘陪着李肃到别院休息。</p>

袁术等人仔细看了征北大将军胡才的书信。胡才在这份书信里详细明了自己对当前京畿危机的看法,并提出了平衡之策以及平衡之策对暂时稳定社稷的益处。胡才,如果公路兄同意制衡,愿意合力出兵平叛,我将竭力帮助公路兄铲除jiān侫,报仇雪恨,以戡乱社稷,实现太傅大人未了之愿。</p>

袁术对阎象等人笑道:“怎么样?这胡才在书中只字未提雒阳,其用意非常明显,他不会再让我们进雒阳集结兵力攻打董卓了。哈哈,我就知道胡才对雒阳没意思。”</p>

“只是这样一来,形势对我们非常不利。”</p>

阎象道,“这胡才非常狡猾,他这是为自己创造时间,创造机会,虽然主公可以因为制衡之策暂时平息了京畿危乱而获得盖世功勋,可以因为出兵平叛暂解社稷危机而获得大义名分,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按照胡才的想法,主公和各地州郡需要派出兵力去兖青徐三地平叛。平叛需要时间,需要消耗大量的钱财和兵力,而董卓和胡才则可以趁此机会得到足够的喘息时间恢复元气。一旦他们养好了伤口,我们……”</p>

袁术笑了笑道:“胡才的法是对的,你们未免过虑了。”</p>

顿了顿,袁术道,“现在徐荣打败了我们,我们手中不过两万兵马,面对虎视眈眈的西凉军,我们根本没有什么胜算。况且,我们就是不同意,胡才的目的就不能实现了吗?胡才好手段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我们要想掌控主动权,必须现在答应胡才的制衡之策,主动和他联手平叛,这样的结果就大不一样了。”</p>

“有了白波军大军的参加,平叛自然要迅速容易得多。我们也能因为胡才的支持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胡才也能因为得到我们的帮助而恢复元气。平叛结束后,胡才是继续和我们荣辱与共稳定社稷,还是和董卓狼狈为jiān祸乱朝纲?显而易见,胡才会选择前者。胡才如果要和董卓联手,何必花费这么多心思?”</p>

“如果这一次时候,胡才和董卓联合,攻入冀州,你们觉得会怎么样?西凉军打败了曹cāo,打败了我们,袁绍在河内寸步难行,胡才出兵冀州,谁能抵挡?”</p>

阎象等人想想也是。胡才这么做,虽然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定自己的河东,但对争执各方来,尤其是对岌岌可危的社稷来,何尝不是利大于弊?袁术几人商议了很长时间,反复权衡了其中的利弊,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p>

阎象随即去请李肃议事。</p>

望着阎象匆匆离去的背影,袁术面带冷笑,在年头,实力才是最重要的,董卓和胡才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手中有大军,朝廷?天子?现在算什么?看看董卓和胡才,他们谁把天子和朝廷放在眼里?董卓随意废黜天子攫取权柄,胡才肆意践踏皇权蔑视天威。这两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为所yù为,早就无法无天了。天子现在就是个摆设,朝廷就是个空架子,将来……。</p>

袁术冷笑一声,他本来就不是那种对大汉帝国忠心耿耿的人,现在的大汉帝国已经开始重现战国时代了,他自然要为自己考虑,北方是袁绍的地盘,他的地盘在南方,这个时候,他当然希望北方越乱越好。</p>

胡才想发展,自然在北方,这个时候与胡才合作,可以阻止袁绍的发展,无任以后袁绍和胡才谁胜谁败,对他来有益无害。</p>

袁术对李肃,“征北大将军的意思我明白,所以我将重拟檄文。向天下遍告制衡和平叛之策,以便和征北大将军迅速联手,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平息京畿危机,共讨黑山军黄巾军之乱,稳定社稷。”</p>

“那粮食呢?”李肃问道,“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豫州和荆州等地任意买粮?”</p>

“征北大将军可以,但董卓不行。”袁术道,“如果你们把粮食转手送给董卓,我立即封锁各处要道。我绝不会让董卓得到一粒谷子。”</p>

第二天,李肃拿着袁术的回书,告辞而去。</p>

ps:求收藏</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