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冀州(6)(2 / 2)

加入书签

胡才一直在大营内巡视,直到看到所有的士兵和战马都得到妥当安置,他才回到中军大帐,这时已经是下半夜了。</p>

大雪下下停停,一直下了三四天。浣水河全部结冰上冻了。</p>

第五天,袁绍给他的安平国的粮草运到了。</p>

胡才看到高览大步走进来,随手丢下手上的书简,笑着道:“今天,你又把谁打下马了?”</p>

高览赶忙道:“今天就和俊乂练了一阵。”</p>

这几天,高览他们这些军中大将无所事事,所以就比武。但张颌,高览,晏明等武艺差不多,谁也不服谁。</p>

“有什么事吗?”胡才问道。这几天,他们这些人天天聚在一起,比武取乐,很少到大帐来。</p>

“安平国的粮草运到了。”高览道,“押粮的是安平国的李孚大人。”</p>

胡才闻言立即站了起来。</p>

“他一定带来了袁绍的消息,我们赶快去接一接吧。”</p>

胡才走了两步随即发现高览站着没动,奇怪地问道:“怎么不走?”</p>

“大人,李大人已经迎上去了。”</p>

“那我们也要去啊。河北到处都是名士,得罪不起的。”胡才笑道。</p>

“这位李大人是冀州名人,他是冀州魏郡的门阀望族子弟,不但学问高深,而且为人慷慨大度,忠烈正直。”高览答道,“不过听他的行为有些浮躁。”</p>

</p>

胡才很惊讶地问道:“你怎么知道?”</p>

高览迟疑了一下,道:“听的。”</p>

李孚可是名人是,兴平中,本郡人民饥困。孚为诸生,当种薤,yù以成计。有从索者,亦不与一茎,亦不自食,故时人谓能行意。后为吏。</p>

建安中,袁尚领冀州,以孚为主簿。曹cāo进攻袁谭,袁谭战死。孚还城,城中虽必降,尚扰乱未安。孚权宜yù得见曹cāo,乃骑诣牙门,称冀州主簿李孚yù口白密事。太祖见之,孚叩头谢。曹cāo问其所白,孚言“今城中强弱相陵,心皆不定,以为宜令新降为内所识信者宣传明教。”公谓孚曰:“卿便还宣之。”孚跪请教,公曰:“便以卿意宣也。”孚还入城,宣教“各安故业,不得相侵陵。”城中以安,乃还报命,公以孚为良足用也。会为所间,裁署冗散。出守解长,名为严能。</p>

稍迁至司隶校尉,时年七十余矣,终於阳平太守。</p>

白波军现在少的就是这种名士,他的军中只有李肃,但李肃根本不能和李孚相比。</p>

胡才心里顿时对名士大感兴趣。</p>

李孚三十多岁,身长八尺,腰悬长剑,衣着华丽。他的面容清秀,留三绺长须,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神态看上去平和稳重。大概因为连续赶路的原因,李孚显得非常疲倦,眉宇间愁云密布。</p>

他对胡才的热情接待并没有表示出什么喜sè,只是淡淡地躬躬手,了几句不痛不痒的客气话,然后就跟着胡才进了大帐,李肃和李青随在胡才左右相陪。</p>

看到大帐里的案几上,地上铺满了冀州地图,记录文字的竹片丢得到处都是,李孚的脸上显出一丝惊讶。</p>

胡才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乱了一,让李大人见笑了。”随即示意站在大帐门口的高览,张郃过来收拾。</p>

李孚立即摇手道:“不用,不用,马上我们就要用到,不用收拾了。大将军对冀州局势如此关注,实在令下官感激。”随即又了几句废话,李孚立即转到了正题上。</p>

“袁大人这次让我来,主要是想听听大将军对冀州战局的看法。”</p>

胡才笑道:“李大人远道而来,路上又遇上下雪,一定十分劳累,还是先歇歇吧。”</p>

“黑山军猖獗难定,前方军情紧急,哪有时间歇息。袁大人心悬战局,迫切想知道大将军可有什么破敌妙计。”李孚一边坐到客席上,一边问道。</p>

胡才拿起身边的地图,一边走到李孚席前,一边道:“既然李大人心急,那我就自己的想法,请李大人指。”</p>

李孚看到他拿着地图径直走到自己面前,吓了一跳。这人是不懂礼节还是礼贤下士,哪有官大的跑到官的席前商讨事情的。</p>

坐在陪席上的李肃和李青对着胡才连打眼sè,可惜胡才没有看到。</p>

李孚慌忙站起来,紧走两步迎上去道:“大将军,我们还是就着火盆吧,天气实在太冷了。”</p>

李肃和李青也先后站起来,随声附和。总不能当众让胡才出丑吧。胡才犹不自觉,连声招呼高览和张郃拿几张牛皮缛子来,铺在火盆旁边。</p>

李孚脸上的表情随着胡才滔滔不绝的分析,推断和阐述,变得越来越凝重,越来越敬佩。虽然几个月来,胡才在并州战场上连战连捷,声名显赫,但李孚一直不以为然,一个私生子,而且还是从贼的私生子,能用兵如神?恐怕其中另有文章吧?现在他亲耳听到胡才对整个冀州战局的准确分析,心里顿时对胡才的才能钦佩不已,印象大为改观。</p>

同时李孚也佩服袁绍,这个胡才这么有才能,难怪在对胡才的时候袁绍这么的心谨慎。今时不同往rì,胡才对冀州的野心昭然若揭。如果不是黑山军和公孙瓒在冀州,胡才不定会与袁绍开战。</p>

“天晴之后,不待雪化,黑山军极有可能主动发起攻击。所以我还是建议袁绍大人再等一等。只要黑山军开始行动,就明他们的主力已经集结完毕,等待我们的将是一场大战。”胡才慎重地道,“袁大人面对的是黑山军的主力,恐怕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p>

李孚良久不语。</p>

“我们和袁大人在一起商议时,也预料到这个情况可能出现。但现在大将军认为中山国的牵制作用已经不大,难道黑山军会主动放弃中山国?”</p>

“黑山军当然不会主动放弃,但他们在中山国不会投入大量防守兵力。黑山军的意图非常明显,一战定胜负。击垮了冀州官军的主力,明年他们的rì子就好过了。”胡才很坚决地道,“所以中山国很快就可以拿下。”</p>

“大将军对夺回中山国这么有信心?”李孚狐疑地问道。</p>

胡才摸着下巴上黑黑的胡渣子,轻轻笑道:“请李大人回禀袁大人,只要黑山军开始攻击行动,我们随时可以拿下中山国。”</p>

“好。”李孚语调平和地道,“既然李大人这么有把握,那就太好了。我这就返回安平国回禀袁大人。”</p>

胡才和李肃、李青三人愣了。</p>

“李大人,你连晚饭都不吃吗?”李肃急忙问道。</p>

“是呀,难得见到李大人,我还有许多问题准备求教……”</p>

李孚立即摇手打断了胡才的话,“大雪已经停了,黑山军随时可能进攻我们,军情紧急,身不由己啊。请几位大人多多谅解。”</p>

胡才脱口赞道:“李大人不辞幸苦,往返奔波,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口,实在令人敬佩。”</p>

李孚无奈地摇摇头,低声道:“黑山军乱我大汉,涂炭生灵,一rì不定,寝食难安啦。”随即望着胡才道,“还好盼到大将军率部东进,总算平贼有望了。”</p>

胡才赶忙摆摆手,谦虚了几句,然后道:“大人既然一定要走,我就不留了。只是有件事麻烦李大人一定要替我转告袁大人。”</p>

“下官一定转达。”</p>

“冀州已经送来两批粮草,但战马的饲料明显偏少。我们的骑兵的后续部队马上就要赶到,饲料的需求量将剧增。”胡才道,“我们为了加快部队的行进速度,粮草辎重一般都是用战马驮载,如果部队全部集结到位,大约有两万多匹战马。所以……”</p>

李孚吃惊地睁大眼睛,想什么,但随即又咽了回去。</p>

“马上解决饲料的事。还有什么需要吗?”李孚想了一下,头问道。</p>

胡才沉吟了一下,继续道:“李大人,你知道去年和今年,并州河东都遭受战祸,州郡国库极度匮乏。以往朝廷每年都是从冀州赋税中调拨两亿钱补充并州财政,但这两年因为打仗也就没有调拨了。我们的士兵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拿到军饷了,不知道这次袁大人能不能临时帮我们解决一?”</p>

李肃和李青立即交换了一个惊喜的眼神。大将军不愧是大将军,这个时候敲诈勒索,袁绍不得不给,否则白波军南下,有袁绍受的。</p>

胡才也是没办法。部队人数虽然没有增加多少,但阵亡的将士都要发放抚恤,部队的开支越来越大,已经入不敷出了。缴获的黑山军战利品一部分给了军幕府,尤其是最值钱的粮食,都给李明送走了。剩下的虽然也不少,但都是武器和贵重物品,一时间也卖不掉,变不出钱来。</p>

为了解决钱财问题,他不得不打袁绍的主意。袁绍不是让他打黑山军吗?那好,这些问题你帮我解决。</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