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朔方(1)(2 / 2)

加入书签

月底,胡才召集全军将领议事。</p>

胡才北征大军共八万士兵,虎贲第一军,虎贲第二军,虎贲第六军,虎贲第十军,骁骑军,骠骑军,黑鹰铁骑,三千营,还有一万匈奴铁骑,共四万铁骑,四万步卒。</p>

骑兵军由李蒙为统帅,霍平为副,下辖李蒙的骁骑军,霍平的骠骑军,泰兴的黑鹰铁骑,杜桥的三千营,</p>

步兵军由吴庆统帅,张燕为副,下辖吴庆的虎贲第一军,裴元绍的虎贲第二军,张燕虎贲第六军,周仓的虎贲第十军。</p>

大将军营下辖斥候营,兵曹营,破锋营,近卫军,飞虎卫,从事中郎贾诩,荀攸,主薄朱鹏,战车营司马许浑随军出征。</p>

胡才安排完北征之事后,对留守的各部将领着重了严守军律的事。如果有人贪赃枉法,违法军纪,定斩不饶。</p>

“谢明现在是盐铁都尉,唐云现在是镇北将军府的金曹掾史,你们两个自己注意了,废话我也不多了。”</p>

“明天,我去北征大营。”</p>

清晨,镇北将军胡才带着众将和飞虎卫从走出了龙山大营,徐晃和一帮留守大将军府的将领掾史相送十里。</p>

胡才站在汾水河旁,回头望着远处巍峨的龙山,心情非常沉重。他这几年殚jīng竭虑,rì夜cāo劳,虽然招抚了黄巾大帅张燕和几十万黑山军士兵,安抚了太行山上的百万流民,但同时也给贫瘠的并州和摇摇yù坠的大汉国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一个旦夕之间就会轰然爆发的隐患。</p>

今天的晋阳朝廷内忧外困,的确不是率军北上的最佳时机,但皇命不可违,朔方不能不去,否则朔方被鲜卑人占领,鲜卑人很可能攻打河套,河东,一旦鲜卑人在身份站稳了,实力增强了,再去对付鲜卑人所付出的代价将更大,也许会把整个大汉国拖跨。对付鲜卑人宜早不宜迟。</p>

“大家不要送了,都回去吧。”胡才勒住战马,大声道,“都回营吧。”</p>

在晋阳有他的心腹徐晃在,胡才很放心,他的大将军府就这么几个人,这一次北征,事关重大,他留给徐晃的人少了。王允这些士人可不是一般人能对付的,所以他把徐晃,李肃,韩文留在了大将军府,被张平留在了冀州,再加上他暗中的锦衣卫,相信可以应付晋阳和冀州的事。</p>

………………</p>

朔方郡的西北部为yīn山山脉,穿越yīn山后即进入内蒙古高原。西汉时期,匈奴单于庭设置在朔方郡西北方的漠北地区。汉王朝派兵越过yīn山袭击匈奴,有经由定襄、云中、五原、朔方等几条进军路线。而经由朔方郡出击时,逾越yīn山的主要通道就是鸡鹿塞。</p>

汉王朝在yīn山山脉的南麓,在一些山谷通道及其附近建筑了;系列的障塞和烽隧,鸡鹿塞是yīn山山脉西部的一处重要的军事据。高峻的yīn山,本来就是一条天然屏障,秦汉长城通过这一带崇山峻岭时,只是在一些较为低矮的山岭以及平坦的川地上筑有长城,在陡峻的山峦上只是在岭颠或山麓筑有烽燧,以便瞻望和传递信息;在山谷口外修筑的城,驻兵戍守,管领附近的烽隧。这些规模不大的城,秦代称为“戍”,汉代称做“障”和“塞”都尉治所的城面积较大些,才称做“城”。</p>

鸡鹿塞为朔方郡西部都尉治所窳县西北方的一座军事城,位于窳浑城西北约20公里,在哈隆乃山谷口外西侧的册地上,高出谷底约8米。城全用石块垒砌,用大石块垒砌城墙外侧,外表垒砌整齐,中间填充较的石块和砂子。城墙部厚约3米,基部厚5.3米,一般残高7米左右;最高处为8米,因此非常坚固,至今基本保存完好。城平面呈正方形,正南北向,每面长68.5米,南面城墙正中开设城门,宽约3米,并加筑有方形瓮城,城墙的四角还筑有外向突出的角台。进入城门后,见有一条紧贴南墙东半部内壁砌起的斜坡形蹬道。从哈隆乃山口向北通行约为20公里,与东面分出的另一条名叫大坝沟的山谷相合,再向北行,即可翻越明山,进入高原地带,是从河套地区通往漠北的一条比较捷近的通道。</p>

公元前54年(西汉五凤四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王朝,汉与匈奴间的战争状态从此宣告结束。边塞烽火熄灭,对于两族统治者及广大人民群众都是有利的。公元前51年(甘露三年)正月呼韩邪单于朝汉,受到汉宣帝隆重热烈的款待,赐给空绥、冠带、衣裳、刀剑、弓矢、戟。安车、黄金、锦绣和丝絮等物。二月呼韩邪单于北归。基于呼韩邪单于自己的请求,愿留居漠南光禄塞,汉王朝遂派高昌侯董忠等率领军队护送出朔方郡的鸡鹿塞,并留下军队护卫呼韩邪单于,协助其诛讨不服从者。鸡鹿塞这处边境城的名字,从此记载于史册。呼韩邪单于留居光禄塞长达八年之久,至公元前43年始返回漠北的单于庭。</p>

经过18年之后,公元前33年(竞宁元年)呼韩邪单于又朝汉,受到汉元帝的隆重款待,并厚给赏赐。呼韩邪单于自愿请求和亲,元帝以王昭君赐予单于为阏氏,(匈奴语妻、妄之义,音烟支),匈奴与汉和亲成为历史上的佳话。当呼韩邪经由鸡鹿塞出塞时,汉朝还赠送边塞地方屯垦生产的粮食三万四千斛之多,约合今100余万公斤,也可见当时朔方郡一带屯垦生产的繁荣。呼韩邪单于归附后,直至西汉末年的数十年间,北方边郡是在平静环境中渡过的。</p>

西汉以后,匈奴再度倔起于蒙古高原。东汉和帝永平二年(公元90年);匈奴南单于要求与汉王朝联合进攻北单于,大将军窦宪派遣左谷蠡王师子(谷蠡音鹿黎)等率兵八千骑兵,经鸡鹿塞进入漠北,中郎将耿谭遣兵保护,两军会合,夜袭北单于,北单于大败。</p>

八月初,胡才到达鸡鹿塞。平北中郎将张燕、新匈奴左贤王呼兰盛、并州刺史霍邱、朔方郡太守苏军和其他各部将领出关十里相迎。</p>

左贤王呼兰盛四十多岁,身高体阔,嗓音洪亮,饱经风霜的脸上有一双咄咄逼人的眼睛。这次随汉军出征的都是匈奴左部落和其他一些族骑兵,右部落和屠各族以各种理拒绝出兵。</p>

毕竟在骁骑军中有几千匈奴人,如果杀了他们,其他人怎么看?</p>

匈奴人被胡才打败,但并没有灭亡,匈奴人还有不少的部落,几十万子民,特别是那些投靠他的匈奴人,他不好把他们赶尽杀绝,只能利用各种措施安排他们,这一次调一万匈奴铁骑,就是为了削弱匈奴人的实力。</p>

杜磊是是三千营校尉,心狠手辣,让他统领匈奴人,是最好的人选。</p>

朔方郡太守苏军祖上曾做过大司农,苏家家在太原是名门望族。苏军本人文武双全,学识不凡,在北方赫赫有名。虽然已年届五十,但依旧可开三石弓,闲暇还开堂授学,门下弟子众多。此人在朔方任职多年,为官清廉,政绩彪炳,口碑极佳。</p>

胡才经张燕,霍邱介绍,和左贤王呼兰盛,太守苏军寒暄了一番,随即又和各部将领一一打了招呼。</p>

“这是军司马张坤,假司马许嵩。”张燕指着两个年轻健壮的武将道:“他们本来是朔方郡折冲府的人。”</p>

胡才很高兴,亲切地问了几句之后,转脸对苏军道:“谢谢苏大人给我两员悍将。”</p>

苏军笑道:“大人的征调令一下,我和霍大人就没一天安静rì子,各部将领纷纷吵着要跟你出征北上,都要建功立业,我们做上官的很为难,都不知道让谁去好。后来没办法,我就,这样吧,这几年在鸡鹿塞,谁的战功最多谁就去。算来算去,就张坤和许嵩战功最多。这两人都是我的得意弟子,但因为我这个老师没有门路,所以他们至今还不过就是个军司马,委屈了他们。”</p>

胡才笑笑,很理解。在边军就是这样,朝廷如果没人,你功劳再大,最多不过就是个军司马,那已经到了。</p>

自己的虎贲军中,虎贲第一军,第二军是名副其实的边军,他们长期驻扎在边郡,这几年安邑之战,关西之战,冀州之战都没有他们的身影。</p>

现在打鲜卑人,这些边军自然要一往无前了。</p>

这时站在一旁的霍邱指着张坤和许嵩道:“到了战场上,跟着将军大人好好干,如果不能立功受封做个都尉,就不要回来了。”</p>

胡才大笑,望着笑嘻嘻的霍邱道:“霍大人,你这是威胁我吗?”</p>

霍邱虽然是胡才的岳父,但在众人面前,胡才从来不会叫他岳父。</p>

霍邱毫不避讳地道:“大人看看你的部下,还有几个统军将领是军司马?大人的骑兵军将领几乎清一sè是校尉和都尉,最的官也是别部司马。这鸡鹿塞的军队也是隶属大人的大将军府,大人好歹也要给几个都尉吧?”</p>

胡才笑道:“霍大人,这校尉都尉都是他们一刀一刀砍出来的,不是我给就给的。”</p>

苏军捋须笑道:“大将军大人放心,我这两个手下一定可以砍出两个都尉出来,只是到时候大人可不要亲疏有别,另眼相看啊。”</p>

一行人笑笑,进了鸡鹿塞。</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