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匈奴叛(2)(2 / 2)

加入书签

现在大汉帝国内乱,正是他们崛起的时候,为了今天,他们准备了好几年。</p>

今天,终于如愿以偿。</p>

金源泉在回美稷的路上被须卜骨都侯预先埋伏的一万大军包围了,大单于夷然不惧,率军奋战,最后被乱箭shè死。须卜骨都侯看到金源泉的首级之后,随即率领大军杀向美稷。单于庭的大军措手不及,仓促应战,右贤王于水连利用浦水河的有利地形,死守美稷,坚决捍卫单于庭的领地。</p>

吴川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下令大军全速赶往美稷救援。这个时候,能把匈奴单于庭的人救出来一个是一个,否则,如何向大将军交待。</p>

“刘伟,你亲自赶回晋阳,向徐大人讨要援兵。”</p>

“通知长城要塞和雁门关,匈奴人反了,叫他们立即做好应战准备。”</p>

吴川扫视帐内众将一眼,大声吼道:“犯我强汉者,杀无赦!”</p>

屠苏听虎贲军突然急速北上,急忙率军追赶,但吴川根本不予理睬,只顾督军狂奔,大军于第二rì下午赶到美稷。虎贲军沿浦水河西岸列下阵势,和浦水河东岸的单于庭军队互为犄角。须卜骨都侯看到虎贲军赶到,随即停止了攻击。当天晚上,屠苏大军赶到,匈奴叛军将美稷围了个水泄不通。</p>

左贤王呼兰盛是大单于的金源泉,也是“储副”,就是未来的大单于。但他现在不在美稷,无法在大单于死后立即继位,所以现在单于庭的一切事务都由金源泉的从子右贤王于水连主持。右贤王匆匆赶到虎贲军大营和吴川会面。</p>

吴川站在浦水河边,望着远处密密麻麻的匈奴叛军营帐,鼻子里发出了一声轻蔑的冷笑。他转脸望向于水连,问道:“美稷有多少粮草?”</p>

于水连四十多岁,身材健壮,胡须浓密,眼神象雄鹰一样锐利有神。他满脸悲愤,低声回道:“粮草很少,牲畜也不多,能支持十天半月就不错了。”</p>

“有援兵吗?”</p>

“南方的巨藕狼部落还能集结一万人。”于水连道,“他是单于庭的rì逐王(匈奴高官),和大单于情同手足,应该不会背叛大单于。我已经叫我弟弟左大都尉蒲城带人赶往南方找他求救了。”</p>

“什么时候能到?”</p>

于水连摇摇头,道,“最快也要十几天之后。吉朗一旦知道右部落和屠各部落背叛大单于,举兵作乱,一定会先带着自己的部落往长城要塞方向撤。只要部落安全了,他就会北上。”</p>

吴川想了半天,突然道:“撤,今天晚上就撤。”</p>

站在吴川身后的众将和单于庭的官员们惊愣不已,一时间大家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p>

“为什么要撤?”于水连激动地喊道,“大人为什么要撤?十几天后援兵就到了,我们可以里应外合,击败须卜骨都侯和屠苏,把他们赶到黄河以北。”</p>

“大人,并州还有两万大军,右贤王也还有一万援军,我们在实力上并不比叛军差多少,完全可以放手一搏,大人为什么要后撤?”付杰十分不满地问道。</p>

“既然我们可以击败叛军,那为什么须卜骨都侯还敢杀死大单于,攻打美稷?”吴川剑眉倒竖,大声道,“那是因为他们背后有鲜卑人,有和连,有拓跋武。”</p>

“须卜骨都侯和屠苏为什么这个时候举兵叛乱?难道仅仅就是为了大单于这个王位吗?拓跋武有必要为了一个匈奴人的大单于兴师动众吗?”</p>

吴川手指东北方向,厉声道,“他们是为了拖住我们,把并州的所有兵力都诱到西河,诱到吕梁山以西,这样他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攻下雁门关。雁门关一失,胡人就可以长驱直入,一直打到晋阳,肆意烧杀掳掠。”</p>

吴川盯着右贤王于水连,继续道:“你可以为大单于报仇,可以为部落的背叛血腥杀戮,但我不能不要并州,不要晋阳,我要守卫的是大汉国的疆土,我要看护的是大汉国的子民。”</p>

大将军现在从朔方郡北上,如果鲜卑人和匈奴人占领雁门关,断了大将军的粮道。大将军的八万大军有可能全军覆没。</p>

想到这里,吴川心里倒吸一口冷气,如果真是这样,这太可怕了。他们是想消灭大将军。</p>

一旦大将军出事,晋阳朝廷完了,虎贲军也完了。</p>

大将军的八万大军是虎贲军的主力,其中四万铁骑是虎贲军所有的铁骑,是虎贲军立足北方的根本。如果损失了这八万大军,不仅仅需要面对南匈奴和鲜卑人的攻击,冀州也守不住。</p>

关中的董卓,关东的袁绍,幽州的公孙瓒,兖州的曹cāo,他们都会趁火打劫。</p>

晋阳朝廷的那些士人们,更是会发起反扑,大将军辛辛苦苦几年建立的基业就会受到沉重的打击。</p>

于水连咬牙道:“这美稷难道不是大汉的国土?我匈奴人难道不是大汉的子民?”</p>

于水连虽然心向大汉,但他是匈奴人,所以关心匈奴人,在他看来,南匈奴投靠大汉,就是大汉的子民,大汉军队有义务保护他们。</p>

同时,于水连对胡才对南匈奴的铁与血的政策有些不满,如果不是这一次调走了一万铁骑,屠苏他们会反吗?</p>

“正因为你们是大汉国的子民,我才要立即后撤。”</p>

吴川挥手道,“右贤王想过没有,等到叛军全部集结完毕,就是五万人对决十万人,我们还能剩下多少人?你到底是为了替大单于报仇还是想把匈奴灭族?此战过后,即使须卜骨都侯和屠苏被你杀了,但因此战而死的绝不仅仅是匈奴叛逆,还有更多无辜的匈奴人。”</p>

看了于水连一眼,吴川继续道:“撤出美稷,我们迅速南下,在长城要塞的支援下,进可攻,退可守,先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接回左贤王呼兰盛继任大单于。只有我大汉国天子认可的大单于才是匈奴人真正的大单于,这一,几十万匈奴人都知道。只要单于庭重建,大单于举旗高呼,杀死大单于的须卜骨都侯即使自立为大单于,也得不到匈奴人的拥护,到那时,他和屠苏进退失据,败亡也就是早晚之间的事。”</p>

“我们以三万兵力在西河一带拖住叛军,这样并州的两万大军就可以支援雁门关,挡住鲜卑人的入侵。鲜卑人失去了匈奴叛军的支援,攻打要塞又受阻,我看他还怎么玩?只要大将军率军从朔方郡返回,他们就等死吧。”</p>

于水连望着滔滔不绝的吴川,看着他义正言辞,慷慨激昂,一副我都是为了你匈奴人着想的样子,心里一阵阵冒火,肺都气炸了,恨不得和他当场撕破脸。</p>

到底,吴川不是匈奴人,吴川一门心思想的都是如何守住雁门关,如何保住太原上党不受侵扰,他才不管匈奴人的死活,不管单于庭能不能继续存在。</p>

在吴川的眼中,匈奴人就是死绝了也没关系,如果不是没有实力,于水连恨不得现在就杀了吴川。</p>

吴川接着又了一句让于水连气得几乎喷血的话。</p>

“右贤王要是不走,我们走。你死了其实无所谓,无关大局,反正继任大单于的是左贤王,和你没什么关系。”</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