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大漠之战(1)(2 / 2)

加入书签

“主公让我们立即退回受降城,死守关隘。”张燕略显吃惊地对霍平道,“主公怀疑和连和拓跋武已经赶到了天顺河。”</p>

“这怎么可能?”霍平不相信地笑道,“我们一直密切注视着鲜卑人的大军,怎么没有发现?”</p>

张燕命令手下掏出地图铺到地上,和霍平仔细看了一会。</p>

“如果他们从东狼山的左谷进入天顺河的东岸,我们的确发现不了。”张燕指着天顺河道,“我们一直在天顺河的西岸和敌人对峙,完全忽略了东岸。”</p>

天顺河,是位于受降城北六十里的一条河流。</p>

“那边都是连绵不断的群山,路途难行,和连的大军如果走那边,非常耽误时间。”霍平道。</p>

“但我们为了迟滞鲜卑人的推进速度,走得也很慢。”张燕担心地道,“如果主公的估计是对的,和连突然出现在我们的背后,我们就被包围了。而且,受降城也直接暴露在敌人的攻击之下,以现在的守城力量,旦夕可下。”</p>

两人越想越觉得可怕,焦虑不安。</p>

“我们什么时候撤?”</p>

“现在不行。”张燕思索了一下,道,“现在撤,意图太明显,如果鲜卑人衔尾狂追,我们就麻烦了,还是晚上吧。”</p>

霍平想了想,了头。</p>

………………</p>

天顺河的河水清澈透底,河中的鱼儿zì yóu自在地游动着,轻松写意。</p>

和连蹲在河边,捧起一把冰凉的河水大口大口地喝了下去。</p>

作为鲜卑大王,和连其实过的并不好,特别是在先王死后,他没有足够的威望,以至于庞大的鲜卑帝国分崩离析。</p>

特别是,自从前年中部鲜卑大人慕容恪联合东部鲜卑大人弥加、西部鲜卑大人魁头逼迫和连重新划分了鲜卑国的疆域之后,弹汗山王廷的王权就遭到了很大的削弱。特别是去年,他攻打魁头身边,几万铁骑损失惨重。</p>

和连心中十分痛恨慕容恪等人,一心想找个机会重振弹汗山王廷的绝对权威,重显先王檀石槐当年君临天下的无敌气势。</p>

机会终于给他等来了。去年秋天的旱灾和冬天的大雪灾让西部鲜卑的许多部落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牲畜,西部鲜卑的几个部落迫于生存的压力,重新投到了和连的帐下。有这两个大部落改弦易辙在前,西部鲜卑的其他部落们随即纷纷效仿,大家明里暗里先后脱离了魁头的控制,争先恐后地投奔大王和连和北部鲜卑的拓跋武。</p>

和连得到琐奴和马蒂普的支持后,实力大增,随即开始了他策划已久的入侵行动。只有占据了大汉国的边郡,鲜卑人的生存压力才会得到缓解,鲜卑人的生活才能过得更好,而和连也因此可以为鲜卑人建下千秋功业。</p>

更何况,现在大汉帝国战火纷飞,这个时候的大汉帝国,在和连看来,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大汉帝国内乱。就不可能调动大军对付他们。</p>

如果成功了,和连的个人权威不但可以达到如rì中天的地步,得到鲜卑各部落的礼膜拜,他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回被慕容恪等人抢走的权利,所以他在这件事上倾注了所有的力量和心血,力求一战成功。为此,他不惜低声下气地派人去找慕容恪,请求他的帮助。</p>

慕容恪答应了,但他告诫和连,攻打大汉国,最好是适可而止,不要做出什么疯狂举动,尤其是攻打长安城的这种疯狂举动。但和连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听进去,他认为慕容恪太谨慎微了。</p>

攻打长安城的策略,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和连认为这是他一生当中最得意的经典之作。为了完成这个惊世创举,立下不朽的盖世功勋,他和拓跋武等人rì夜谋划,殚jīng竭虑,考虑了方方面面的得失,最后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定了下来。</p>

如果攻下长安,鲜卑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占领汉人的关中,到时候,他可以在关中建立鲜卑国。</p>

到时候他和连就是鲜卑的第一人了,就是他父王也比不上他。</p>

和连知道,现在大汉帝国内乱,董卓,袁绍,袁术,胡才等在大汉这块土地上大大的出手,关中只有董卓,才几万兵马,如果能占领关中,他还是有很大的希望的。</p>

只是和连没想到的是,胡才在朔方郡安排了大量的兵马,他的军队一南下,胡才就聚集了几万大军来到朔方郡。</p>

在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和连几乎要破口大骂,你胡才用得着这样吗?我只是借路南下而已。</p>

和连自然不知道,朔方郡和朔方郡南面的河套是胡才的战马基地,自然不想落到鲜卑人手中,所以他绝对不会让鲜卑人占领的。</p>

在几年前的时候,他就在朔方郡,河套安排了几万大军和十万屯田兵,哪怕是南方的战事再激烈,他也没有调这兵马南下。现在几万鲜卑铁骑南下,胡才自然不会答应。</p>

和连用冰凉的河水洗了把脸,然后坐在河边出神地看了一会水中的游鱼,脸上挂着一丝孩子般的微笑。</p>

和连大约三十岁左右,个子较高,身材较瘦,皮肤较黑,一张很朴实的脸,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唯独那双眼睛,凌厉而具有灵xìng。</p>

一个侍从沿着河岸匆匆跑来,被站在河堤上的穆赫迟拦住了。穆赫迟是弹汗山莫商部落的豪帅,是这一次和连的远征大军的三大统帅之一。</p>

“什么事?”和连急忙站起来问道。</p>

“回禀大王,琐奴大帅送来消息,汉军昨夜突然跑了。”</p>

和连脸上立即显出怒sè,大声骂道:“这个琐奴的,怎么现在才把消息送来?昨天晚上为什么没有发现?”</p>

那个侍从畏惧地退了一步,低头不语。</p>

穆赫迟拱手道:“大王息怒,我们还是立即赶路吧。”</p>

和连几步走到河堤,看看穆赫迟,挥手道:“快,立即传令各部,连夜赶往虎山谷。”</p>

………………</p>

拓跋聘端坐在战马上,高大威猛的身躯傲然挺立,纹丝不动。</p>

拓跋聘是拓跋武的堂弟,这一次拓跋武出兵雁门关,就安排了拓跋聘跟着和连南下,拓跋聘是拓跋部落的悍将,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p>

鲜卑拓跋部的历史序幕是从西汉后期的拓跋毛开始的,他为“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所谓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大约都是一个氏族部落联盟中的各个氏族部落。拓跋毛之后,五传到了拓跋推寅时候,正值东汉初年,拓跋氏开始从原居地向南方迁徙,“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七传到了拓跋邻,以所在地荒遐,又谋南迁,但因年老,遂传位于子拓跋诘汾,率部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yù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神兽之,是拓跋氏早期的神话传。</p>

</p>

拓跋诘汾逝世后,其子拓跋力微即位。在史籍《魏书?序纪》的记载中,拓跋力微被称为鲜卑拓拔氏的真正始祖,他在位五十八年,活了一百零四岁。在鲜卑拓跋部的发展历史上,拓跋?力微是有巨大贡献的,因此他被称为拓跋氏的始祖。</p>

作为拓跋力微的子孙,拓跋部落一直以来以振兴拓跋部落为己任。</p>

拓跋聘和拓跋武一样,这几十年来一直为拓跋部落而奋斗。</p>

一批批的铁骑士兵从他的眼前纵马而过,卷起的漫天尘土遮蔽了大半个天空。</p>

大战来临前的气氛既紧张又兴奋,让拓跋聘血脉贲张。此番远征作战,受益最大的就是他们拓跋部落了。只有打败了胡才的大军,并州的云中、五原、朔方各郡已经是他们拓跋部落的囊中之物,而河套,北地和安定郡也即将到手,北部鲜卑的疆域将大大的扩大,拓跋部落雄踞大草原的rì子已经很快了。</p>

和连利用他的力量为自己建功立业,而拓跋武却利用和连的大王身份为自己的部落牟取最大的利益。只要占据了大汉国的北疆边郡,占据了这些水草丰茂的土地,即使和连叫他让出一部分贫瘠的荒漠给琐奴他们的部落,他也心甘情愿。</p>

拓跋shè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p>

“病还是没好吗?”拓跋聘皱眉问道,“马上就要打仗了,你这个身体支撑得住吗?”</p>

拓跋shè头,勉强止住咳嗽,担忧地道:“我们的行踪一定暴露了,否则汉军不会趁夜而逃。本来我们打算轻而易举地拿下木峡关,但现在看来已经不行了,我们免不了还是要在关隘打一场恶战。”</p>

拓跋shè,拓跋武的亲卫,心腹。是拓跋部落的嫡系成员。</p>

拓跋武不以为然地道:“我们突然出现在这里,汉军措手不及,肯定无法及时布置兵力。他们知道我们要打哪一个关隘吗?”拓跋武十分自信地笑道,“明天,我们一定可以拿下虎山谷。”</p>

虎山谷,位于受降城北一百二十里,是受降城通往大漠的重要关口。</p>

拓跋shè想想也是,六万大军打一个的虎山谷,即使不能一蹴而就,也不会费太大的事。</p>

“大人,胡才会不会提前赶到了虎山谷?”</p>

“他应该还没到。”拓跋武听到“胡才”两个字,双眼内突然shè出一股暴戾之气,他恨恨地道,“这次,我定要把他煮熟了,一口一口地吃掉。”</p>

上一次,拓跋武秘谋魁头的部落,但胡才在雁门郡杀了步度根,这拓跋武准备利用步度根和中部鲜卑的关系吞并西部鲜卑的计划破产,拓跋聘作为拓跋武的堂弟,对他自然恨之入骨。</p>

ps:求收藏。</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