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幽燕非故国(九)(2 / 2)

加入书签

现在整个中原局势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乱。简直太乱了,真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清敌我,敌人随时可能变成盟友,而盟友又随时可能变成敌人。</p>

有的参谋不禁唏嘘,如果吴上将知道自己死后,他的军队沦落到这个程度,又不知该做何感想?</p>

“关炳炎此人是由绥东过来的人,根基在绥东对吴又很是忠心,断然不会做出毁掉山东军的举动,他唯一能扮演的角色就是救火队长。”</p>

何应钦分析道,他曾经对吴孝良和他的每一个部下都做过细致的调查,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p>

“湖北方面,此前撤回来的几个旅,又可以派用场了,让他们伺机而动,争取连河南也一举拿下。”</p>

老蒋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同时他又点头赞同了何应钦的分析。</p>

“几乎可以肯定,那个关炳炎必然要帮助李又廷的。不过就算他不帮,局势对咱们也一样有利,现在只等果子熟了。”</p>

老蒋突然发现,有了吴孝良这两年在中原搅局,他竟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占领鲁豫两省。而冯玉祥的命运几乎已经可以确定了,就只剩下下野,出国一途。张汉卿在上海被扣,他的东北军群龙无首,不足为惧。倒是阎锡山有些棘手,可所有人都已经倒掉,他没有多少闪转腾挪的空间了,只要能先给他压制在山西,不出来给自己捣乱就行。</p>

到时候就可以集中全力,围剿江西溃围而出的赤匪,除恶务尽,否则春风吹又搜生的例子也不是没发生过。</p>

“辞修的十一师到哪了?”</p>

立即有参谋将此前整理的战场信息文件递了过来,老蒋接过一看,有些难以置信。在固镇一战,十一师损失过半,可他就硬是带着这支残师,一路从安徽追着董海滨的脚步进了江苏,重新夺回徐州,又马不停蹄的直奔山东而去。这表现可算是生猛的不得了呢。</p>

于是,老蒋对陈诚那已经失去的信心又渐渐回来了,如果辞修真的能拿下山东,就让他做山东的省主席,老蒋终于不再犹豫,确定了战后控制各省的人选。</p>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蒋中正对胜利后的憧憬。侍从慌慌张张的推门进了来。</p>

“委座,日军突袭平津,东北军一部于北平南部卢沟桥与其大战,至今战况不明。”</p>

哗啦一声瓷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老蒋只觉得头皮阵阵发麻,千算万算还是漏了日本人这个搅局者,如果东北军不堪一击被占了北平,国民政府的威信必然受到残酷的打击,夺取鲁豫两省的大业,事毕将受到影响。</p>

何应钦有些慌张,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反倒是老蒋沉声问道:</p>

“消息确实?是何时开战的?”</p>

侍从立即答道:“消息确实,夜里凌晨一点开战,到现在还没有那面的消息,只不知胜负如何!”</p>

“如果败了怎么办?”</p>

问话的是一直都默不作声的汪精卫,汪精卫是搞党务出身,对于军事一窍不通,所以与其说其是默不作声,莫不如说他是插不上嘴。听到日本人不宣而战,便脱口而出。</p>

老蒋瞪了汪精卫一眼,又看看何应钦。</p>

“敬之有何看法?”</p>

“卑职之见,当依畅卿先生之言,攘外必先安内。对日本人应是秉持着和战两字。”</p>

“和便和,战便战,又和又战不等于没说吗?”</p>

汪精卫语调甚怪,似在有意挑刺。</p>

面对如此攻击,何应钦面不改色微微一笑,“自然是以和谈为主,战争为辅,以战促合。”</p>

如此说的在明白不过,首先定的调子就是要与日本人和谈,这其中所隐含的一层意思就是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换取两国间的平衡,以为中央争取时间来安内。</p>

当即就有年轻参谋提出质疑,“日本人万一提出过分要求,咱们答应不答应?如果答应了,万一民众要闹事怎么办?”话虽说的委婉,可老蒋还是一皱眉头。他内心是属意何应钦的意见的,但现在有人提的问题很尖锐,所以他也不好贸然间出声赞同。</p>

又有侍从推门而入。</p>

“不…..不不……不……好了……”(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