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男儿本自重“横”行!(1 / 2)

加入书签

 响水琤琮,如同琴声清脆悦耳。百鸟丛鸣,已是杂树生花时节。</p>

rì渐和睦,微风略熏,没有燥气,尚只是万物献岁发的初chūn。</p>

李巍站在莫愁湖边,看着杨柳:</p>

“杨柳青荫,偏碍游丝情。诗人也好生意懒,见此游丝便静临比兴。”</p>

李巍叹了叹气。</p>

原因无他。只因为无奈的愁绪在chūn天变得特别昌盛,而他无法掩饰住的欣喜和由特带的jīng神敏感引起的故意伤chūn的心情纠结在了一起。</p>

“文人之道,必须敏感。若无观察力,何以鸣文道?何以成皇帝之道?”</p>

“古来帝王,皆是攻伐谋韬者,深思jīng虑,及凡人所不能想。”</p>

“《战国策》,虽jīng修实际,却无过多理奥,只能算作《鬼谷子》的白话文而已;而《鬼谷子》,晦匿幽曲,凡人难通其径。若无极高的思想境界,无术数奇擘,也不能得其jīng髓。”</p>

“《鬼谷子》是帝王之书。若没有极其坚实的基础也根本无法领悟,也无法从中学到帝王之术。虽先读《战国策》,可以帮助理解《鬼谷子》中的一些我疑杂,但不明《易经》体要,何以审算《鬼谷子》诡奥之心?”</p>

“而《战国策》,只能当做故事,明晓即可。若在《鬼谷子》中遇到相类的事物,《战国策》也只会、也只能成为一种解释,不可相提在同一高度。这样,势必须连类不穷的灵感,方可在时至心融时顿悟《鬼谷子》的部分诡奥!”</p>

“时至心融,所谓顿悟。不是以天才的领悟,而是突破坚实的基础造成的瓶颈,不仅需要推演,而且需要指衍。若是固守陈规,领悟仅有的体要,那是天才,但不得其jīng髓。如同上位者,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的;而若为臣子,虽可以越堑拔擢,但资格不老,底气不深。”</p>

“据典籍而推,五帝三王相为yīn阳变转及更替之道,而三皇为何?”</p>

“皇,是独一无二!”</p>

“商纣、夏桀、秦始皇、隋炀帝虽为暴君,但举历史而观,这四人无疑是以霸道打通了进入皇道的途径。”</p>

“而楚霸王项羽?”李巍笑了笑,“呵~”</p>

“项羽虽然称霸王,但他的霸道无皇者心谋的深远心思,他虽会战谋但不测人心。而皇道者,必负起了巨大责任或者怀着强烈yù望。当他们觉得已不必再‘负责’的时候,他们会厌倦,从而找到一个可以解脱的方式来向世人谢幕。</p>

“如伏羲华山出世,神农药草归心,燧人取火掌控,地证皇道;而商纣、夏桀、秦始皇、隋炀帝,虽只是入皇道不深,但谁不是以为自己一人天下,并且一时一人天下过!虽迷情于yù,但出身决定,心据高傲,身份养气得以假象称皇!”</p>

“虚荣心对于世人或许重要,但对于他们来,更可能是一种对自己和自己命运的不满和反抗,更加可能是世人所谓的称颂。伏羲怒而开龙门,是为仁慈万物;神龙怒而尝百草,折磨己身,是为仁慈世间病痛者;燧人怒而掌控天火,是为权力及惩罚世间百态。</p>

“当然,商纣、夏桀、秦始皇、隋炀帝不可能都被传诵,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有着巨大的yù望,拥有者至极权力的底蕴,拥有纵绝古今的霸道,虽为昏君,但不是怯懦的昏君!</p>

“皇道者,必横,也必纵,是为四极。而人皇伏羲,地皇神农,天皇燧人,为三极之训,第四极众人莫知,故是以为天地制《神纪》,为神极!”</p>

“三极彝训,而《三坟》代表皇世;而第四神极《神纪》。所以,皇道在极!”</p>

“而怒、yù、专横、霸道等皆是一种极端,而不是那些所谓皇帝的制衡之道,因为皇道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极!”</p>

“呵~好像也是与今天人们所的处世圆滑相对的固执之类,人们的是还有人格缺陷吧……”李巍自嘲地笑了。</p>

“但是,商纣、夏桀、秦始皇、隋炀帝,恰好从一个不好的极端进入了皇道!”</p>

“这是一种高傲,是一种自负,一种死也不会承认自己错的倔强!”</p>

“或许搞笑,有单纯,却很纯粹,彻彻底底地将这种不屈服贯彻骨髓!就如同一些文人的固执一般,宁守高洁,与其时代存在的世俗相戾!”</p>

“而皇道,就是一种戾气!如同怒一样果决,即使一时隐忍不发,但实行手段的时候却彻彻底底,纯纯粹粹地完成自己的目的。然后人们对他们的形容又多了一个——心狠手辣!”</p>

“而自古文人,以体现世间最高尚的品格的不屈者居多。如此,也形成了自古文人的巨大悲哀。一些放荡的文人,则抱玉藏冰,戾世藏心!”</p>

“他们消极应世,走极端,根本不会圆滑处世!这便是他们的xìng格!”</p>

“而皇者出世,则挽狂澜之势,扶山河倾颓之危,而杀伐果决只是xìng格其一。如在乱世,则覆灭乱世,再造一个和平时代。若为至尊,如在厌倦之际,则避世或乱世!”</p>

“而五帝为那些人,虽法不一,弥远难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帝道要更圆滑一。”</p>

“如唐尧虞舜,垂拱而治理天下。黄帝开人文之元,衍化文化文明……虽威压震慑周边,但皆是和平居多,故造《五典》让后世追仰。”</p>

“《五典》帝代,更多的是仁慈和治理,而后世的君王也颇知治理之道,但有些却过于人般地保守,于是有了制衡之道!”</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