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1 / 2)

加入书签

 邹林对英子说:"出演苏联的剧本,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是一台大戏。"</p>

英子说:"建国几十年后,前苏共党的领导层中的严重腐败,已发展到了这样的程度,即他们所攫取的特权和社会财富之多,使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外衣已成为他们更放手,更放心地侵占和鲸吞更多的社会财富的障碍,他们已不能满足于能够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的事实制度,他们要的是与腐败的事实制度名符其实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他们实现了在自己政党的葬礼上完成保障自己致富的法律程序的目的。在人民的心目中由于他们早已变质腐败,而不再承认他们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对它的倒塌示以冷漠是自然的。因为这样的党和社会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还有什么关系吗?这些都非常尖锐地提示了前苏共完全违背了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原则。"</p>

邹林说:"我国国内一位民主人士在全国政协会上的发言:谁都知道:"谁能******谁也打不到共产党!只有共产党内部腐败,才能不打自倒。"。谁腐败,谁就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背叛。戈尔巴乔夫当年主政期间所做出的那个最后历史性决策,不论是一场欢快的民主盛宴,还是一剂苦口利病的良药,最终吃到肚中的都是俄罗斯人民。所以唯有俄罗斯人民所下的考语评价,才是历史最乐意接受的结果。除此之外,任何人似乎强加不得。何况戏剧再现那些人物,使我们在第三十一节共同欣赏人类社会中的政治人物。"</p>

书接上回:舞台布景中出现灯光照耀着通宵达旦的克里姆林宫宴会场面,有斯大林、赫鲁晓夫、贝利亚、马林科夫、布尔加宁等人,同时还在播放斯大林最喜欢的美国西部牛仔电影,斯大林将赫鲁晓夫等人灌的酩酊大醉。斯大林还喜欢的叫他们跳舞取乐,赫鲁晓夫不得不为他表演乌克兰的传统舞蹈戈帕克。配乐中的音响狂热起来了。赫鲁晓夫由不甘情愿,到激情四射,最后简直就跳疯了。斯大林一激动中风死了,贝利亚将斯大林拖下了舞台。马林科夫高兴的又和赫鲁晓夫双人跳起戈帕克。</p>

正在这时,勃列日涅夫从幕后转到台上,对舞者亲吻。他一个个都要吻,是那种俄式的三次贴面礼。他的拥抱热烈而又真诚。舞剧表演被干扰了。</p>

赫鲁晓夫脱下皮鞋,敲打桌子,表示抗议。那节奏就是爱尔兰踢踏舞。</p>

勃列日涅夫看来要发动政变把赫鲁晓夫一伙赶下了台,强制"退休"他们,让他们失去在舞台一切权力。</p>

赫鲁晓夫在舞台一角得知后大吃一惊,有人要退场,他当即表示反对:"退场?我们干嘛要退场呢!"于是在赫鲁晓夫的安排下:不退场,而是要搅乱舞台,让演出落幕!</p>

赫鲁晓夫带领一干人按计划行动了...。赫鲁晓夫大声的打断勃列日涅夫,喝问他有什么资格说话,并大声宣称自己按照演出程序也有权发问,其他的人立即大声的喧哗起来,吵成一团。为了增强气势,还用摆在桌子上的名牌来敲击桌面,噼噼啪啪的响个不停...</p>

顿时,舞台上吵闹声、斥责声和哄笑声响成一片,演出再也开不下去了。</p>

就在这个当口,赫鲁晓夫的手表掉在地上了,他于是弯下腰去捡手表...可是,他在桌子底下捣鼓了半天,竟然提了一只皮鞋上来!!他接着就用皮鞋使劲的敲起桌子来,咚咚咚,咚咚咚...俄国人那种敢于搞砸舞台的气魄,真是痛快。</p>

眼看演出要彻底完蛋了,勃列日涅夫略施小计,把背景和道具给换了。赫鲁晓夫被导演请下了台,坐在了观众席上。</p>

赫鲁晓夫很不适应,感觉很痛苦,感觉自己被欺骗了、被抛弃了。他一个人坐在椅子里发呆,老泪纵横...</p>

程华这几个老农壮起胆子对他说:"喂,尼基塔!他们不会在这儿把你干掉吧!"赫鲁晓夫头也不抬答道:"不会的,不会的!"</p>

演出继续,舞台上又上来一位戈尔巴乔夫,他抛出《改革与新思维》,并在舞台上扮演了主角,并宣布苏联将放弃勃列日涅夫教条,允许东欧国家民主化。并将这个政策戏称为"辛那屈教条"。</p>

灰鸽在台下说:"这个政策在东欧于1989年内导致了一系列大多是和平的革命。只有在罗马尼亚发生了暴力事件。这实际上结束了冷战。上述都不重要,最根本的是你的政府人民已经不满意了。西方政府人民不满意可以更迭,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人民不满意一样要更换。这就是人类历史的规律,谁得民心谁就得天下。通俗的说:一群人选出个头来,他要让人满意,就往下当,不满意这群人就要换人。"</p>

接下来的台上的戈尔巴乔夫主张要对经济和整个社会体制实行深刻的改造,彻底否定了勃列日涅夫,把他赶下了舞台。</p>

他发表演说:"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上,新党章中要以"有计划和全面地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取代了建设"发达社会主义"、"成熟社会主义"的等提法。这种改变表明了对过去那种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不切实际的理论的否定。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的关系上,对那种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会"自动相适应"的传统理论进行了批评,明确指出这种理论已被实践证明是站不住脚的。斯大林时期以来,苏共在理论与实践中所创立的一整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无疑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否定,对于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过巨大的历史作用。但实践也证明,这一社会主义模式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弊病,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日益暴露出各种矛盾,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障碍。我们要"公开化、民主化","毫无保留、毫无限制的公开性的改革思维。完全放弃对国家权力机关和管理机关的越权取代,放弃几十年保留下来的由党委承担不属于它的行政管理职能的做法。"</p>

沉寂的舞台,忽然间风潮激荡,电闪雷鸣,知识分子们认为自己的"狂欢时节"到来,各种思想破土而出、交相争鸣,抒发多年积藏内心的压抑。他们在大声的朗诵。那种思想、理论如同解冻的春水,冲击着原有意识形态的堤岸。一时间社会的热点变成思想的交锋与争论,舞台上的政治已幕开乐响,各种流派、各色人等粉墨登场。他们首先是斯大林及相关的历史问题,然后是否定列宁,再后是否定社会制度,否定相应的主义。然后又聚在一起改国名、城名和路名。"</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